APP下载

护理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影响的探讨

2014-12-31黄锡琴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手术室满意度标准

黄锡琴(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手术室护理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护理流程管理措施和制度,因此对手术室患者实施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39名,手术间20间,正常运行16间左右,年手术量18 000台以上。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12月以来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和文件体系,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80例手术患者,男36例,女44例,年龄22~72岁,平均(44.8±11.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住院时间>7 d,意识清楚,愿意参加调查并合作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不进行质量控制,只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试验组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质量管理(QC)小组:QC小组是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在工作或生产岗位上,依据单位的经营战略和方针,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以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人的素质为目的,将质量管理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的小组[2]。在手术室成立QC小组,其职责为全面监管控制手术室护理质量[3]。以正副护士长为领导,五个专科组长为质控组长,其余成员皆为质控组员。分别设立专科配合组、消毒隔离组、贵重仪器组、护理文件组、环境质量五个组,各个成员明确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②制定详细质控标准并不断完善:专科配合组根据各科各类手术配合要求分别制定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考核标准;消毒隔离组制定出无菌物品使用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外科手消毒标准、手、无菌物品和空气检测等一系列标准;贵重仪器组则对手术室内各种仪器制定出标准化流程,严格规范了仪器的使用、清洁、维护和保养;护理文件组对手术核查表、术中护理记录、植入性材料登记、内镜使用登记、交接班记录等一系列护理文件制定出书写标准;环境质量组制定了更衣室、餐厅、护士站、仓库、手术间、体位间等管理标准。③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各项标准制定完成汇总后,护士长通过网络发至每个人邮箱,使组员随时可通过电脑学习,逐步提高质量意识,规范护理行为。④强调过程管理,基于记录做过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一理念,我们建立了手术间使用登记本、手术标本送检登记本、各项监测登记本、内镜灭菌使用登记本、手术器械及贵值耗材出入库登记本等一系列本子,做到事事有登记,物物能溯源。⑤定期检查,不断改进:质控组员每天督查,组长每周不定期查,护士长抽查,形成考核记录,每个月汇总,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将考核分值作为个人考评依据,直接影响个人评优、评先及职称聘任。

1.3 观察指标:对手术患者术后5~10 d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手术室服务质量调查(患者)问卷》,统计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主动性,沟通与理解,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积极性等五项指标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手术后两组患者五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五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满意度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满意度比较(± s ,分)

组别 时间 服务态度与主动性 沟通与理解 环境管理 健康教育 工作能力与积极性试验组 手术前 11.77±3.01 10.86±2.50 12.72±2.76 10.86±2.01 10.56±3.89手术后 19.35±4.77 18.88±2.77 19.55±2.33 17.86±2.46 18.63±3.59对照组 手术前 13.83±2.56 11.56±2.66 13.45±2.78 10.26±1.77 11.15±3.25手术后 16.76±2.20 15.46±1.72 16.52±3.88 12.99±2.56 15.56±2.96

3 讨论

护理质量已成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和标准,护理质控是保证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内容,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作用[5]。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反馈、评价,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最直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检查者和实施者,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非常繁忙,尤其在手术高峰期常存在工作超负荷和护士缺编现象,专科性特别强别的护理单元又不能给与任何帮助,导致手术室护士疲于完成基本的手术配合而不能有效的保证优质的手术护理质量,为确保优质的手术护理质量就必须标准的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6]。

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控制,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通过培训,我们建立的手术室质量控制体系被所有人员理解,从组长到每一位组员都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以管理者检查为主、实施者被动接受检查的现象,转变成实施者主动、自觉按质量文件标准和程序工作,使质量管理过程标准化、制度化。

本研究中护理后所有患者对五项指标满意度均优于手术前(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常规的护理质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强调过程控制,使手术室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如手术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之间的环节原来无明确的交接程序,而在目前的文件里就规定了接送患者的规范用语、交接查对程序和安全规范等。在质控体系运行过程中也能随时纠正标准执行的偏差,使服务质量处于动态监控中,加强过程控制,使原来的一些易疏忽环节得到了规范管理。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7]。通过我科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使手术室管理逐步走向了高效率、高质量的良性循环;同时护理部对我科成员考评分值的提升,也为每一名护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 崔丽娟,王宝珠.过程管理方法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91.

[2] 刘婕婷,陆燕弟,张兰梅,等.开展QC活动减少手术窄无菌物品返消毒率[J].现代医院,2010,10(1):168.

[3] 刘秀丽.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09,16(1):45.

[4] Barnett NP,Apodaca TR,Magill M,et al.Moderators and mediators of two brief interventions for alcohol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ddiction,2010,105(3):452.

[5] 魏亚莉.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质控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1,32(34):7411.

[6] Trinks A,Festin K,Bendsen P,et al.Reach and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alcohol intervention in aSwedish emergency room[J].IntEmerg Nurs,2010,18(3):138.

[7] 刘卓慧.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7.

猜你喜欢

手术室满意度标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