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鼻饲流程对预防昏迷鼻饲患者误吸效果的探讨

2014-12-31陈曼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广东揭阳52200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胃管气管脑出血

陈曼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广东 揭阳 522000)

昏迷患者不能自行进食,而机体却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胃肠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鼻饲管插管喂养。但鼻饲易引起误吸,误吸是鼻饲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因误吸所致的吸人性肺炎死亡率高达40%~50%,甚至可直接引起窒息和死亡[1]。误吸可以是毫无知觉地发生或有先兆,但大约有50%~70%的患者多是在无症状的情况下发生的,鼻饲患者的误吸率高达5.7%,特别是传统的鼻饲方法[2-3]。为了预防昏迷鼻饲患者误吸的发生,对鼻饲流程进行优化并加强层级管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3月昏迷患者(GCS计分为3~8分)25例,鼻饲1 092例次为对照组。2011年4月~2011年6月昏迷患者(GCS计分为3~8分)34例,鼻饲1 386例次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3~82岁,平均(63±1)岁。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9例,额叶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重型颅脑外伤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平均(62±1)岁。其中颞叶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干出血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15例,重型颅脑外伤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采取传统鼻饲护理流程,即护士按医嘱进行告知、留置胃管(硅胶胃管)、鼻饲、宣教。

1.2.2 观察组:采用优化后鼻饲护理流程(即在传统鼻饲护理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方法如下: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即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调整工作流程,责任护士合理安排操作时间:雾化吸入、电动排痰、更换床单等安排在鼻饲后2 h或鼻饲前进行。选用胃十二指肠营养管,插入长度根据常规插胃管长度延长插入深度10~15 cm;同时对胃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标识,记录插入长度。①鼻饲前吸净痰液,鼻饲时及鼻饲后30 min尽量避免吸痰。②气管切开者应每4小时及鼻饲前检查气囊压力情况,如有漏气或破损,应及时充气,根据需要更换气管套管。③床头抬高30°~45°,维持至鼻饲后60 min[4];操作后:①对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②鼻饲后进行腹部按摩,4次/d,20 min/次。加强管理:①责任护士每天检查负压吸引装置。②实施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长三级查房,每天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查房。③发生误吸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请专家会诊。

1.3 护理质量考评:护理质量考评涉及鼻饲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护长每天对误吸情况进行登记,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在实施鼻饲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助理护士、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立即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4 评价标准:①误吸阳性判断指标:鼻饲前无呕吐、呛咳、咳嗽症状,鼻饲过程中发生呛咳、憋喘、呼吸加快、口唇紫绀、口腔或鼻腔中有鼻饲液残留物,鼻饲后2 h吸痰发现痰液中有鼻饲液残留物,排除痰堵等呼吸系统的病情变化。②如出现误吸,由责任护士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P<0.01),详见表1。

3 讨论

与传统鼻饲流程相比,优化鼻饲流程能更有效的减少昏迷患者误吸的发生。误吸是由于吞咽动作无力,食物吞咽不完全,残留于咽部的食物随呼吸进入气管,或由于吞咽反射动作失调,气管不锁不全所致。昏迷患者因其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使口咽分泌物及反流的胃内容物误入气管。邵翠霞等报道: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意识障碍、胃管插入长度过短、进食体位不当、输注速度过快、量过多等[5]。也有文献报道:所用鼻饲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段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相应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6-7]。本优化流程将传统留置胃管改为小直径的胃十二指肠营养管,其末端到达胃十二指肠,鼻饲后食物能刺激十二指肠近段黏膜的G细胞释放大量胃肠激素,配合腹部按摩,能增强胃肠运动,减少营养液在胃内储留导致的反流误吸。同时又可有效防止因鼻饲管插入过短,使营养液从鼻饲管末端侧孔流出后反流,引起误吸。注重体位护理,床头抬高30°~45°,维持鼻饲完60 min能有效地减少误吸。

表1 两组患者误吸发生情况比较

本优化流程注重细节护理。选择鼻饲后2 h或鼻饲前行雾化吸入、电动排痰、更换床单等,避免鼻饲时及饱餐后对患者进行不良刺激诱发误吸发生。通过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重整了护理工作流程,理顺各项工作,使责任护士能更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操作顺序,鼻饲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优化鼻饲流程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三级质控体系的落实,从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层层监控,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持续质量改进讨论会上,护士共同分析误吸发生的原因,把从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相关预防鼻饲患者误吸护理的方法、预防措施进行交流,共同进步。护理人员从单纯的执行者,变成了善于思考者[8]。同时对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促进了护患合作。

[1] 常 红,帅冬梅.鼻饲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护理研究杂志,2006,20(2):472.

[2] 秦环龙.管饲喂养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及防治[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4):244.

[3] 朱 萍,杨丽娜.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41.

[4] 郭福霞,钟德福,陈淑敏,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鼻饲后取半卧位持续时间对误吸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8):65.

[5] 邵翠霞,刘艳云.鼻饲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60.

[6] 大西章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班[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

[7] Neora P,Anne M,Nancy B,et al.Pulmonary aspiration in a longterm care setting:Clinical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and 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1996,44(3):763.

[8] 胡庆华,王 佩.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效途径的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1):11.

猜你喜欢

胃管气管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