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的疗效对照分析

2014-12-31郭俊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隐匿性结扎术内环

仲 宇,李 昌,汪 峰,周 巍,郭俊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1)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腹腔镜辅助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式不断涌现并逐渐完善,趋向于不作疝囊解剖、不遗留缝隙的疝内环缺损外结扎术[1]。鉴于此,对腹股沟疝患儿采取了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8例,男89例,女9例;年龄 9个月~6岁,平均(3.61±1.18)岁;病程0.5~4.5年,平均(1.50±0.56)年。所有患儿均不伴嵌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方法:于脐轮上缘作横行约1.0 cm小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直视下置入Trocar,冲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0 mm Hg(1 mm Hg=0.1333 kPa)人工气腹。置入腔镜,常规探查双侧腹股沟区明确诊断;后于中腹部引入一枚3 mm Trocar以及操作钳,并在患侧腹股沟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开2 mm,由此用穿刺针引入2-0丝线沿疝囊口两个半环环行一周,还纳疝内容物后行疝囊高位双重结扎;双侧疝患儿采用同样方法处理对侧。检查确认无副损伤、结扎确切无遗漏,术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退出手术器械,撤气腹,逐层缝合切口,检查皮肤完全对合后应用医用胶粘合。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费用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2014年7月,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性疝8例,均同时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表1 两组患儿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即出生后腹膜鞘状突未闭锁,腹膜滑液或腹腔内容物疝入鞘突内所致。手术治疗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适于<6岁的小儿,术中需要游离、剥离疝囊,术后男性可有不同程度的阴囊肿胀,可能因损伤输精管或精索血管而造成睾丸炎、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膀胱与腹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着腹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该技术逐渐应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可从腹内直接显露内环并可清楚地识别内环各重要结构,从而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不易损伤神经、精索血管等,其在内环口周围缝扎疝囊,真正符合手术“高位”的原则,因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极少[2]。此外,对于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区,有利于发现隐匿性疝,发现后可同步行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避免因开放性手术无法探查对侧而行二次手术。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治疗49例腹股沟疝患儿,结果显示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隐匿性疝8例。可见,与传统术式相比,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易于发现隐匿性疝等诸多优点,因此可推荐作为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方法。

[1] Ozgediz D,Roayaie K,Lee H,et a1.Subcutaneous endoscopically assisted ligation(SEAL) of the internal ring for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s in children:report of a new technique and early results[J].Surg Endosc,2007,21(8):1327.

[2] 王俊伟,石 竹.腹腔镜在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J].西南军医,2012,14(6):815.

猜你喜欢

隐匿性结扎术内环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基于弓状下缘的腹腔镜内环网塞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