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 T与MR诊断对比分析

2014-12-31徐国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病患颈动脉硬化

徐国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便为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其中不稳定粥样斑块是引发脑梗死的最常见致病原因。当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检查方案较多,以往研究表示CT与MRI均可有效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进一步证实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针对病例分别开展了不同的检查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CT组与MR组,每组25例。CT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1~73岁,平均(61.4±5.2)岁;MR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2~74岁,平均(61.9±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CT组病例给予颈动脉血管造影,采用GE 64排螺旋CT机。首先自主动脉弓至颅底行横断面扫描,再复制平扫序列。应用配套软件准确设置相关数据,静脉推注碘海醇后再给予生理盐水,开展实时扫描并在造影剂浓度上升至阈值后进行增强扫描。获得影像学图像后在工作站完成重建并开展相应分析。MR组病例给予磁共振颈动脉血管造影,采用Philips 3T 磁共振成像系统,以颈动脉分叉周围2 cm部位为具体扫描范围。首先行3D重建扫描,层厚为1 mm,视野为20 cm×17.5 cm,矩阵为384×175。然后再予以黑血技术进行斑块内部评估,层厚为2 mm,矩阵为256×256。

1.3 评判标准:临床检查内容主要为颈动脉狭窄程度、板块内有无钙化与出血表现等,其狭窄程度采用NASCET标准进行判定[1]。主要测量数据包括远端正常动脉直径、狭窄部位直径与长度等,其具体狭窄程度为(1-狭窄部位直径/远端正常直径)×100%。依据国外诊断标准分为0~4级,其中100%狭窄为4级;70%以上为3级;50%以上为2级;50%以下为1级;无狭窄为0级[2]。斑块分析中CT检查根据血栓值、斑块值以及钙化状况进行分析,MR以板块内序列信号表现予以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例检查后颈动脉狭窄均获良好表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CT组中明确发现钙化斑块12处,脂质斑块9处,纤维斑块8处,混合斑块23处;MR组中斑块异常表现共37处,15处异常范围较小未能有效表现。CT对斑块的检查效果更为满意。

表1 两组病患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比较(支)

3 讨论

以往大量研究均指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颈动脉闭塞,而血管狭窄与粥样硬化均为颈动脉闭塞的直接诱发因素,早期判断两种表现对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3]。临床中部分病例虽无严重症状表现,但其颈动脉或存在较为严重的狭窄表现,由于临床表现的限制而产生治疗不及时等情况,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

研究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与建议,针对50例病例分别开展CT与MR两种检查。通过本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血管狭窄均能良好表现,其检查结果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但CT扫描能够更充分的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等情况,相比较之下MR对小面积钙化等异常的表现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本组MR检查病例中15处较小的硬块钙化情况并为得到有效表现。提示临床应用CT扫描对此类病患的检验效果更佳,可充分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颈动脉狭窄CT与MR均能有效表现,但粥样硬化斑块异常情况中CT扫描的表现效果更为满意,临床诊断过程中应合理应用两种方式来综合保证正确的诊断结果。

[1] 马凌冰.B超联合CTA对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检测的临床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869.

[2] 赵辉林,曹 烨,刘晓晟,等.磁共振黑血iMSDE序列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0):1393.

[3] 齐旭红,毕冬梅,李 娟,等.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HR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6):28.

猜你喜欢

病患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