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探析

2014-12-31彭金亮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40142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急性期敏感度磁共振

彭金亮(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将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之中,效果甚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进行诊治的48例发病小于6 h的脑梗死患者,在排除脑出血及其他严重躯体、精神疾患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男32例,女16例;年龄48~80岁,平均(62.9±2.8)岁;病程1.8~5.7 h,平均(4.2±0.5)h。CT表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者21例,脑组织肿胀征15例,脑实质低密度征7例,岛带征5例。

1.2 诊断方法[1]: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就诊时首先经头颅CT进行扫描,而后进行MRI平扫(宁波鑫高益0.3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和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SIEMENS NOVUS 0.35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成像仪),予以所有患者常规行T2WI、T1WI、T2FLAIR,所有患者均常规做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脉冲序列,其中参数设置为TR/TE=3 940 ms/98 ms,矩阵:128×128,FOV=230 cm×230 cm,层厚为5.0 mm、层距为1.5 mm,弥散方向分别为AP、RL、SI、ALL。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500 s/mm2。BW 1 260 Hz。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的所有检查均由我科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完成,主要进行常规MRI以及DWI对脑梗死病灶的显示程度的评价。并将最初的DWI、MRI诊断与最终的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同时计算脑梗死灶的ADC比率,公式=脑梗死区ADC值/对侧脑组织ADC值×100%。

2 结果

在所有48例患者中,最初通过DWI诊断为脑梗死患者,即显示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相符的高信号病灶者,最终诊断均为脑梗死,MRI随访发现,DWI诊断的高信号区域中同一部位均有脑梗死病灶,所见病灶范围与最初DWI诊断相类似者12例,所见病灶范围较最初DWI诊断更大16例。最初诊断采用常规MRI中仅15例可见信号异常。16例DWI诊断中未发现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相符合的高信号病灶者,其最终临床诊断为TIA。可见,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常规MR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100%。结果见表1。

3 讨论

超急性脑梗死以其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主要疾患,故而早期及时的治疗,尽早恢复脑血量,改善病变区血液供应,缩小患者的梗塞面积,是抢救的关键所在,现今临床认为DWI 主要代表梗死的核心区的高信号,是难以恢复的,但DWI可在脑缺血尚未形成永久性损害之前显示缺血病灶部位和大小,此时通过针对性治疗,可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3]。可见,在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DWI对于提高急性期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患者最初诊断与最终诊断对照(例)

既往临床多将病程在6 h之内的脑梗死定义为超急性脑梗死,CT和MRI等常规影像学对超急性脑梗死诊断敏感度的不高[4]。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平面回波(EPI)技术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的应用,在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5]。由于其对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的敏感性可达48%~94%,特异性则高达86%~100%,同时该检测方式的高信号反映梗塞区的水分子弥散运动受限情况。而本研究中应用DWI扫描,其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接近,即:就发现小的新梗塞灶及区分梗塞灶的新旧方面而言,DWI较常规MRI更优越,尤其是对超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其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已达到100%,而常规MRI的灵敏度仅为18%。可见,DWI可较为敏感地诊断超急性脑梗死并鉴别责任灶与陈旧灶,相关研究报道证实:DWI在缺血后2.7 min即可发现病灶,几乎可达到与脑组织发生细胞内水肿的时间同步,而间质水肿没有信号增高,脑室内的自由水为低信号,这也为鉴别弥散受限的细胞内水肿和弥散不受限的细胞间隙水肿提供了基础,故而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有高度敏感的检出率。

[1] 章 宏,鲁国卫,程平章,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77.

[2] 钱根年,陈自谦,钟 群,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3(5):149.

[3] 苏阳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29(32):29.

[4] 李万猛,秦家碧,杨土保.磁共振颅脑平扫与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376.

[5] 莫昌期,区俊兴,王 斌,等.MR弥散及灌注加权成像诊断超急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4(13):1772.

猜你喜欢

急性期敏感度磁共振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