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14-12-31郭金芸吴启文唐秀玲廖梁新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保健体检中心广东增城511300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比容吸烟者全血

郭金芸,吴启文,唐秀玲,廖梁新(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保健体检中心,广东 增城 511300)

烟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人群中吸烟者仍占高比例。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进行调查,分析吸烟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13人。

1.2 调查内容:详细询问体检人员病史,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睡眠状况、饮食习惯、精神状况、运动量、吸烟、酗酒情况)、既往史、现病史及家族史等。

1.3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被调查者禁食12 h,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的仪器型号为: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的LBY-N6C全自动锥板式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液流变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用魏氏法测定,压积用温氏管3 000 r/min,离心3O min读取HCT,按全自动旋转黏度计操作测定各项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把标本离心30 min(3000 r/min),取血浆进行血浆黏度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2。吸烟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中切变率、全血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低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变率、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变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Ⅰ(± s )

表1 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Ⅰ(± s )

红细胞沉降率(MM/H)不吸烟组 429 9.52±3.15 5.09±1.16 4.16±0.94 1.71±6.37 41.52±5.35 13.48±23.74吸烟组 184 10.77±3.53 5.69±1.25 4.65±0.74 2.17±10.08 44.30±3.37 7.17±6.97 t值 -4.11 -5.44 -6.87 -0.57 -7.71 4.73 P值 0.00 0.00 0.00 0.57 0.00 0.00组别 例数 全血黏度低切变率(mpa·s)全血黏度中切变率(mpa·s)全血黏度高切变率(mpa·s)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

表2 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Ⅱ(± s )

表2 吸烟组和不吸烟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Ⅱ(± s )

组别 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变率(mpa·s)红细胞电泳指数不吸烟组 20.32±8.56 11.78±50.11 7.12±2.48 40.84±37.94 2.32±0.60 4.75±1.56 0.84±0.17 5.62±1.54吸烟组 21.71±8.11 10.07±2.98 7.71±2.01 27.81±28.01 2.31±0.48 5.29±1.45 0.86±0.19 5.24±1.19 t值 -1.89 0.70 -3.04 4.69 0.18 -4.13 -1.50 3.18 P值 0.06 0.48 0.00 0.00 0.86 0.00 0.14 0.00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变率(mpa·s)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mpa·s)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吸烟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中切变率、全血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者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低于不吸烟者。

烟草烟雾中包含3 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潜在性致癌物质、一氧化碳和烟尘。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对植物神经、骨骼肌运动终极胆碱能受体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肌麻痹,影响呼吸。每支烟可产生一氧化碳约20~30 ml,它使血液里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使血红蛋白荷氧能力下降,加剧缺氧[1]。慢性缺氧可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骨髓造血增强,引起代偿性红细胞数量增多,从而使红细胞比容升高[2]。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主要是由红细胞变形产生的,高切黏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粗糙[3]。全血还原黏度是弱化对血液黏度的影响后说明影响血液黏度异常情况,吸烟者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变率高于不吸烟者,说明引起吸烟者的血液黏度增高因素不但是红细胞比容引起,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烟草中化学物质和吸烟导致组织缺氧时代谢性酸性产物的增加,使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可能直接阻塞微循环[4]。吸烟可能使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上的涎酸或N—乙酰神经氨酸、与氨基团、磷酸基团减少,使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减少,使红细胞的电泳指数一定程度的下降,间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5]。吸烟导致的缺氧,引起红细胞数增多,是红细胞沉降率减慢的主要原因。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消除了红细胞比容对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更好地反映红细胞聚集程度,吸烟组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下降,说明主要是红细胞数增多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减慢和血液黏度的增高。

此外,尼古丁促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释放,外周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同时使血压升高,在大量吸烟的长期过程中,尼古丁和CO损害血管壁,使脂肪在管壁沉积,使血管壁变厚变硬,以致狭窄阻塞,从而影响血液流变学[6]。血浆黏度与血浆蛋白质含量有关,分子量越大血浆黏度越高,其中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最大;两组血浆黏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吸烟没有明显改变血浆蛋白质含量。

总之,吸烟的危害性极大,对血液流变学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高黏血症,进而导致癌症、COPD、消化性溃疡、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烟草瘟疫的蔓延。

[1] 傅 华.社区预防与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2]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

[3] 徐桂林,赵 博.270例中脑年人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07,28(18):1987.

[4] 姚 泰.红细胞生理[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

[5] 周穗瑜.红细胞表面电荷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1,11(12):608.

[6] 王其龙.吸烟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3,3(3):74.

猜你喜欢

比容吸烟者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No Smoking请勿吸烟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