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 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2-31叶建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贝沙坦氨氯地平病程

叶建韶

2 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导致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高血压发生风险增高,而高血压长期存在又会增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发生风险,两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血压控制和血糖控制[1-2]。本研究旨在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 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石井人民医院2011 年5 月—2013 年10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11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7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4 例;年龄41 ~84 岁,平均(58.4 ±1.7)岁;2 型糖尿病病程1 ~18 年,平均(4.9 ±0.6)年;高血压病程1 ~14 年,平均(4.1 ±0.5)年。治疗组中男34 例,女23 例;年龄43 ~85 岁,平均(58.2 ± 1.6)岁;2 型糖尿病病程1 ~19 年,平均 (4.7±0.5)年;高血压病程1 ~12 年,平均(4.3 ±0.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2 型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具有均衡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舒张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40 mm Hg;(2)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 h 血糖>12.0 mmol/L[3];(3)高血压病程、2 型糖尿病病程均在20 年内;(4)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5)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6)年龄40 ~85 岁;(7)自愿接受药物治疗并能够严格执行医嘱;(8)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 (1)舒张压≤100 mm Hg,收缩压≤140 mm Hg;(2)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 h 血糖≤12.0 mmol/L;(3)高血压病程、2 型糖尿病病程均在20 年以上; (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5)病情不稳定或有生命危险;(6)年龄<40 岁或>85 岁;(7)不愿接受药物治疗或不能严格执行医嘱;(8)不愿意参与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大连)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24〕口服,5 mg/次,1 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016)口服,150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计划连续治疗1 个月[4]。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方案满意度。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20 mm Hg 并降至参考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 但降至参考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 ~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 治疗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比较(x ±s,d)Table 2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 of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and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13 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治疗组患者出现2 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用药方案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中50 例对用药方案满意,满意度为87.7%;治疗组患者中56 例对用药方案满意,满意度为98.2%。治疗组患者用药方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 型受体具有特异性拮抗作用,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6]及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进而减少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达到降压治疗目的。研究表明,厄贝沙坦可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延缓其肾动脉硬化及肾脏纤维化进程,且对糖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厄贝沙坦还可减少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及组织血流量,增强机体氧化应激能力,兴奋交感神经,进而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7]。

氨氯地平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外周血管具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可使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从而达到降压治疗目的。研究表明,氨氯地平药物作用的发挥决定于其与受体的结合及解离速率,降压作用较为缓和,更适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用药方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 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江凤林,杨侃,梁中书.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高血压杂志,2009,18 (17):392-393.

2 洪郁芝,徐新鹏,叶迅,等.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9 (11):1012.

3 符俊祖.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学,2011,31 (10):1466.

4 周燕,周开宇. 厄贝沙坦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J]. 实用医药杂志,2012,25 (14):420-421.

5 朱珉,刘伏元,严激,等.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分析[J]. 安徽医学,2010,10 (31):1144-1145.

6 杨秀玲,靳自学,赵素琴.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8 (9):2063-2064.

7 张琰,杨蕾,刘梅,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0,27(12):174.

8 沈戈,雷著斌.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降压与血压变异的疗效比较[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9 (1):53-54.

猜你喜欢

贝沙坦氨氯地平病程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