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4-12-31傅光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椎动脉供血管腔

傅光平

椎动脉狭窄可发生于颅内或颅外任何部位椎动脉段,导致颅内前循环供血降低进而出现脑卒中,由椎动脉狭窄引发的脑卒中占所有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1-2]。有研究认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好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直观、实时、分辨率高等优点[3]。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84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安县肿瘤医院2012—2013 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4 例,其中男45 例,女39 例;年龄26 ~78 岁,平均(54.3 ±2.8)岁。均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头痛、心悸及眩晕等临床表现,经颈椎CT 检查证实存在异常改变。

1.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并在双肩下垫枕,将头向后略仰,向对侧略偏移促使颈部充分暴露,利用EUB-55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取直接扫查法展开检查,探头频率为7.5 ~10.0 MHz,将探头放置于患者颈部两侧,采用横向和纵向结合扫查方法,在颈内动脉长轴切面图和颈总动脉长轴切面图显示后外移探头1 ~2 cm,促使颈椎横突和声影显示,在两横突间即可观察椎动脉。对患者第2 ~4 颈椎横突间隙椎骨段以自下而上的顺序测量椎动脉内径,对血管走向、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及管腔内膜状况进行观察。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管腔中血流方向加以显示,观察是否存在管腔阻塞、扭曲及狭窄现象。在频谱多普勒中放置取样容积于椎动脉上需要的部位,控制取样角度为45° ~60°,取样容积为2.0 ~2.5 mm,待摄取到清楚的频谱之后对相关血流参数进行测量。

2 结果

84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颈椎均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表现为颈椎曲度变直、有骨刺生成、横突孔变窄、颈椎关节增生及椎体前后缘变尖等。其中68 例(81.6%)是因椎动脉狭窄引发,16 例(19.0%)双侧椎动脉均未发生病变。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共有80 条椎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病变,其中56 例患者为单侧椎动脉狭窄、12 例患者为双侧椎动脉狭窄(见图1)。按照椎动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3 类,80条椎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病变者中53 条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或无狭窄,内膜有轻度灶状增厚回声增强;18 条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内膜有明显增厚表现;9 条血管完全闭塞且管腔中存在血栓。

3 讨论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方动脉中,经颈椎两侧通过枕骨大孔升至颅内,左右两侧椎动脉汇合后形成粗大基底动脉。当人体颈椎出现肥大性增生时,椎动脉管中有骨赘突入对椎动脉造成压迫[4];同时颈椎肥大性增生后可对椎动脉四周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导致椎动脉发生反射性收缩、变细、血管痉挛及血流量减少,致使椎动脉发生管腔闭塞或狭窄,从而导致供血处发生缺血现象,最终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5]。

目前,临床诊断椎动脉狭窄仍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6],该方法是通过测定管腔直径而对椎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然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操作,检查时需做动脉插管,可能会导致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7];另一方面,该方法所得结果为二维图像,并不能对椎动脉管腔血管壁及内部情况予以直观反映,同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椎动脉狭窄[8],虽然这一诊断方法对早期病变具有较高可靠性,在检查时可对灌注桩孔及脊椎功能进行评价,但是当患者将椎动脉支架置入后即无法再展开随访。与磁共振相比,64 排或16 排螺旋CT 检查可获取更清晰的图像,但采用这一检查方法患者需接受碘对比剂及X 射线检查,而碘对比剂可能会导致患者轻至中度功能不全脊椎受到进一步损伤。

图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Figure 1 Examination results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不断改进及后处理技术不断提升,特别是自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以来,这一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初步显示了其应用价值。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颈椎病患者椎动脉情况,不仅可以清楚显示颅外段椎动脉的管壁回声、走向及血流方向,还可以反映椎动脉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狭窄患者显示狭窄处血流通过时为镶嵌血流栓,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为湍流,当血流量变少时即可对机械性压迫予以间接反映。因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的首选方法。然而有研究人员提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诊断中对其狭窄程度的低估率较高估率更高[6,9],这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或患者颈动脉走向迂曲而导致患者狭窄部位无法全面显示,因此颈动脉最狭窄处漏诊率较高。另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椎动脉狭窄时无法对颅内血管病变情况予以直接显示(需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10],这也是这一技术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的一个缺陷。然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管壁病变灵敏度较高,可及时发现患者管壁微小病变,亦可有效判断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

本研究84 例经颈椎CT 检查发现颈椎异常改变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68 例(81.0%)因椎动脉狭窄所致,其中56 例患者为单侧颈动脉狭窄、12 例患者为双侧椎动脉狭窄,共观察到病变椎动脉80 条。提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椎动脉狭窄情况予以准确检查,并能够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同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便捷、无创、安全、可重复好、成本低(仅相当于CT 检查费用的1/4)等优点,可对椎动脉走向与内径异常情况予以反复检查,直接显示,可用于椎动脉狭窄的直接判断。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管壁病变灵敏度较高,可成功检出椎动脉狭窄,能够对大部分患者椎动脉管腔频谱改变情况及血流充盈情况予以直接显示,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分析提供有力支持,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其具有便捷、无创、可重复性好、经济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陈万海,朱晓黎,刘一之,等. 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30 例临床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 (11):1680-1681.

2 李娟丽,姜永利,马列扣. 椎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误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 (23):721.

3 杨慧茹. 椎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D].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4 王保钢,张婷,孟祥扣,等. 高频彩超诊断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 (14):5-7.

5 林敏,范进,陈光辉. 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实践与指南[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 (7):758-759.

6 钟经馨,张莹,莫秀云,等. 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病理机制与鉴别诊断[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 (8):469-473.

7 罗淑荣,杨庆刚,张艳梅. 彩色多普勒诊断椎动脉狭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 (26):96-97.

8 许敬华,雷建明,李刚,等. 超声血管增强成像在椎动脉近端狭窄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 (11):758-761.

9 华扬. 应重视血管超声在检测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高估的问题[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 (11):561-563.

10 江风荣,赵新民,佘亚鹏,等. 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09,49(7):103.

猜你喜欢

椎动脉供血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