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感染的影响研究

2014-12-31王文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悬液营养状况感染率

王文斌,黄 翼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指非创伤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多由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导致[1],中老年人是该病高发人群。据统计,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为30% ~40%[2],且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吞咽障碍可导致患者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继而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及感染风险增加,严重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3]。因此,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方案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感染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30 ~75 岁;(2)经颅脑CT 或MRI 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病程<3 d,并伴有吞咽障碍;(3)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患者;(4)精神疾病患者;(5)治疗依从性差,不能坚持完成本研究患者。

1.2 一般资料 根据上述标准,选择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 年2 月—2014 年2 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78 例,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9 例;年龄53 ~75 岁,平均(63.7 ±2.3)岁。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8 例;年龄51 ~74 岁,平均(62.8 ±2.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具有均衡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家属自制的普通流质饮食鼻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第1 天鼻饲量为500 ml,鼻饲速率为100 ml/h,鼻饲未出现腹胀、恶心等胃肠道不适者第2 天加量至1 000 ml,鼻饲速率维持不变;持续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1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 周后营养状况、治疗前和治疗6 周后营养相关指标〔血清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及住院期间感染情况。营养状况的评定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分为营养良好、营养不良及营养低下3级,其中营养低下根据换算的标准身高比分为轻、中、重度3 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且营养低下者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

2.2 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ALB、IgG、IgA、IgM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ALB、IgG、IgA、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中营养低下者严重程度比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severity of poor nutr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感染情况 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3 例,泌尿系感染8 例,皮肤感染5 例,感染率为66.7%;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8 例,泌尿系感染5 例,皮肤感染2 例,感染率为38.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早期急性脑出血患者多处于高分解状态,易出现负氮平衡,而合并吞咽障碍者会出现肠道消化及吸收功能下降,因无法较好地满足机体营养需求而导致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增高。因此,给予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十分必要。肠内营养可通过刺激胃黏膜而达到恢复和维持胃黏膜屏障的目的,有利于胃肠道黏膜腺体功能的恢复,进而促进营养成分吸收,减少毒素生成,降低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发生率[4]。肠内营养混悬液经厌氧菌分解发酵而成,在结肠内易于分解成短链脂肪酸[5],符合机体生理代谢过程,其既可以促进肠道对水、钠再吸收,还可以防止腹泻、便秘的发生[6]。

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是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常见表现,而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皮肤感染是其最常见的感染类型[7-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且营养低下者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Hb、ALB、IgG、IgA、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肠内营养混悬液可较好地改善急性脑出血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减轻营养低下严重程度,提高免疫力,减少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限于临床条件亦未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混悬液的具体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比较(x ±s,g/L)Table 3 Comparison of nutri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 刘颖,孔旭辉.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 (17):2582-2583.

2 庞灵恩,尹震宇,管得宁,等. 肠内混悬液营养对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病人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 (1):42-43.

3 Saposnik G,Raptis S,Kapral MK,et al. The iScore predicts poor functional outcomes early after hospitalization for an acute ischemic stroke[J]. Stroke,2011,42 (12):3421-3428.

4 李琴福.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 (1):206-207.

5 樊兴娟,成亚琴,陈翔. 肠内营养混悬液早期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预后影响[J]. 交通医学,2013,27 (6):664-665.

6 刘少录. 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原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 (17):4382-4393.

7 田永芳,孙莉,曹杰. 肠内营养混悬液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血清蛋白、血脂、免疫指标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 (3):257-260.

8 李小好,尚桂莲,周志斌,等.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9):3006.

9 刘智明,曹金红,徐亮,等. 不同疾病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 (1):178.

猜你喜欢

悬液营养状况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