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14-12-31程美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投诉率高龄产妇风险管理

程美华

高龄产妇是指年龄超过35 岁的初产妇,其在临床中具有产程延长、滞产率高等特点。因此,为了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必须在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我院对82 例高龄产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8 月—2013 年8 月收治的高龄产妇164 例,年龄35 ~40 岁,平均(37.5 ±1.5)岁;学历:大专或大专以上42 例,高中54 例,高中以下68 例;妊娠合并高血压34 例,先兆早产30 例,羊水过多28 例,胎盘早剥24 例,妊娠合并糖尿病22 例,妊娠合并肾病17 例,前置胎盘9 例。根据床号将产妇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2 例。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约束等,以实现预防风险事故发生的目的[1]。因此,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及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2 风险识别 在进行高龄产妇护理时,存在的风险有:大部分产妇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复杂;大部分产妇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生产无信心;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对生产的配合度不足;科室护理人力资源有限,多数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等。

1.2.3 风险衡量 在识别护理风险后,应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衡量。组织护士召开风险管理会议,由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的分析,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衡量记录表。同时根据衡量情况加强风险管理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风险管理意识。

1.2.4 风险防范 (1)加强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法规的学习,以提高其风险管理意识,并对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培训,以掌握对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并发症合理处理的方法,提高其应变能力[2]。 (2)明确责任。明确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护理风险连带责任制,以提高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3)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由于高龄产妇的特殊性,必须保证给予产妇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的交流,拉近双方的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2.5 规范文书管理 文书是治疗及护理全过程的实时记录,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文书管理规定,要求护理人员规范填写,并合理保管,以为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提供有效的证据,以维护好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3 观察指标 在产妇准备出院时向其发放我院自行制定的调查表,以调查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住院环境、工作态度及护理质量等。分数>85 分为非常满意,61 ~85 分为比较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满意程度越高。满意率= (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记录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表扬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率为80.5% (66/82),管理组为95.1% (78/82),管理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uerpera

2.2 两组产妇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表扬率比较 管理组产妇住院期间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表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住院期间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表扬率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aint rate,risk event rate and recognition rate to nurse between two group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评价及处理等的一种管理程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目前,护理风险管理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以明确各成员的工作岗位职责,通过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能力,并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临床抗风险能力[4]。

在研究中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产科高龄产妇临床中主要是为了根据产妇的症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张小芳[5]通过对220 例高龄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发现,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产妇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表扬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高龄产妇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与投诉率,并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1 梁静.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 (9):3273-3274.

2 江新华.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 (10):3919.

3 杜丽君.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乡村医药,2013,32 (20):72-73.

4 苏丽杰,于奎花.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上旬刊,2013,27 (11):3553-3554.

5 张小芳. 试论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 (8):890-892.

猜你喜欢

投诉率高龄产妇风险管理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