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研究

2014-12-25常春伟王祥臣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防隧道建设

许 超,常春伟,刘 兴,王祥臣,奚 程

(1.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国防交通系,天津300161;

3.驻南宁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 沿海军代处,南宁530000;4.驻兰州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 武威军代处,甘肃 武威73300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平时国防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动员方针的重要举措。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作为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现行的《国防动员法》已经明确规定应当贯彻国防要求,使其具备国防功能。因此,研究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问题尤显重要。

1 国外公、铁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基本做法

美、英、法、俄等国家虽然没有“贯彻国防要求”这个说法,但在隧道的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其既有的国防价值,强调提高隧道对军事运输的适应性,并注重对隧道进行安全防护。其基本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利用隧道修建防护工程,拓展隧道国防功能

美、俄等国家十分重视利用隧道隐蔽性好、便于伪装的优点,以此为基础修建战略指挥防护工程。美国曾借助环形网络隧道工程,通过设置多个隐蔽出入口、备用出入口以及转移坑道,逐步建成了分散配置的多主体、多出入口、多隧道相联通的战略指挥防护工程体系。俄罗斯则利用15 世纪建造的秘密隧道、伊凡大帝时期建造的秘密隧道网以及地下宫修建了莫斯科地下指挥中心体系[1],并利用地铁隧道将地下指挥中心、政府大楼和飞机场秘密联系在一起,对确保战时指挥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1.2 贯彻军事运输要求,提高隧道对军事运输的适应性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开辟海外战场,其国防公路网和战略铁路网的建设也重点考虑其对战略空运和海运的支撑,以保障装备能通过公路和铁路,由军事基地、军用工厂等输送到各个机场和港口。为达成这一目的,美国对隧道的净空做了相应规定。美国国防部制定的战略铁路网限界图比北美地区通用的AAR 限界图高出了575.2 mm,两侧宽度增加了406.6 mm,从而有效降低了铁路运输超限等级,提高了军事运输速度。在美国规定的战略铁路线上,新建和改(扩)建的铁路隧道在设计时,要求满足这一限界条件,从而保证了国防部86%的装备和物资清单上99%的装备单独部件能通过铁路运输[2]。此外,美国还对部分净空不足的隧道进行了改扩建,如对White Haven 和Rockport 这2 座在内战时期修建的公路隧道以及弗吉尼亚州的Montgomery 铁路隧道进行了扩大净空处理,提高了对军事运输的适应性。

1.3 注重隧道安全防护,提高隧道生存能力

美、英等世界各军事强国十分重视隧道的安全。“9·11”事件以后,美国为了防止恐怖分子对桥梁、隧道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发动恐怖袭击,将这些设施的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2002 年,美国高速公路和交通运输协会(AASHTO)与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成立了一个由工程师、研究员、承建人等组成的专门小组,讨论桥梁和隧道的安全防护问题。重点分析了桥梁和隧道面对爆炸恐怖袭击时的风险大小,得出了用于确定重点防护对象所参考的计算式[3]:

式中:R为某一特定目标承受的风险;O为该目标被袭击的可能性;V为该目标结构易毁性;I为该目标的重要程度。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还制定了桥梁与隧道安全研究计划,将隧道面临的恐怖威胁归结为火灾、物理冲击、生物化学攻击以及爆炸袭击等4 类,认为爆炸袭击是隧道面临的最主要的安全威胁,其概率占60%[4]。并重点从评估隧道面临的安全威胁,提高隧道抗毁能力,加强隧道的安全监控,开展抢修技术研究等方面,为隧道的安全提供保障。

2 我国公、铁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基本做法

截至2011 年底,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9 464座计683 万延米、公路隧道8 522 座计625 万延米。在隧道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单座隧道的长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已建成的最长山岭隧道为全长27 848 m的太行山铁路隧道,即将建成通车的新关角铁路隧道全长32 645 m,尚处于规划之中的阳糯雪山隧道全长达54 000 m,建成后将创造新的纪录。国内隧道建设主要从利于战时防护伪装、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强设计和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的逃生等方面考虑了贯彻国防要求。以南昆铁路线最长的一座铁路隧道——米花岭隧道[5]为例,该隧道全长9 388 m,在设计时,重点从以下3 个方面考虑了贯彻国防要求,其做法体现出我国公、铁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共同特征。

2.1 对洞口进行隐蔽性设计

洞口是隧道最容易暴露的部位,也是敌打击的重点部位。该隧道的进洞口设置在公路一侧的冲沟口,洞门未作过多修饰,洞顶部分和洞门附近还进行了专门的绿化,与周围环境融合性较好;出口洞的位置更为隐蔽,位于一条两侧长满树木的沟内,洞口位置与山顶的树木连成一片,达到了隐蔽的目的。

2.2 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固

该隧道采用长4. 5 m 的锚杆,以1. 5 m ×1.5 m的间距在洞口上方15 m 范围内进行锚固,增强了洞口的抗震能力;进、出洞门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使洞门、端墙、衬砌和挡土墙等部位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隧道防震抗炸;对隧道衬砌结构也进行了加强,采用带仰拱的曲墙式衬砌结构,受力性能大大提升,承受冲击波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2.3 充分考虑抢修逃生的需求

该隧道内设置了2 个平时用于营运通风的斜井,保留了施工时用于扩大工作面的平行导坑,并设置了12 个连接平行导坑与隧道的横通道,相邻2 个横通道的平均距离约为700 m,斜井的倾斜角度小于20°,人员能够从容地行走,出洞口设置在大山沟内,隐蔽性好,隧道内还进行了防水和防火设计。一旦战争爆发,即便是隧道出、入口洞都被破坏封死,也能确保隧道内的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辅助通道顺利逃生。

此外,国内部分隧道还同时修建了战备工程,具备了军民两利、平战结合功能。如大运高速公路2 座特大型隧道——雁门关隧道和韩信岭隧道,就具备了作战指挥功能;山西太古高速公路隧道修建了国内首项集战略投送集散、掩蔽待机、联合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战备设防工程。该工程平时可作为隧道应急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和交通战备物资器材储备基地,战时则可以直接为部队作战服务,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和国防双重效益。

3 我国公、铁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在市场大环境下,特别是受长期相对和平环境的影响,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只有部分隧道将国防要求纳入到建设前期的规划设计之中,且考虑的要素还不够全面。特别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还缺乏一个系统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导致贯彻国防要求的随意性太大。究其根源,既有增加建设成本的因素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3.1 贯彻国防要求需求不够清楚,贯彻重心难以明确划分

提出国防需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要考虑部队战斗力生成及其承担的作战任务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还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范、技术标准为依据。制约需求提出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承担隧道建设任务的单位不清楚部队实际情况,而承担作战任务的部队缺乏懂隧道技术的专业人员,使得归口的军事部门难以根据隧道建设任务提出明确的贯彻需求。并且长时间的和平环境降低了对该需求的刚性诉求,进而导致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重心飘移不定。

3.2 贯彻国防要求对象不够明确,贯彻程度难以合理把握

所有隧道都按同等程度贯彻国防要求,这不仅分散了国家对贯彻国防要求有限的资金投入,使一些重点隧道得不到重点贯彻,还会造成国防功能的部分虚靡。对于不同隧道,其军事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自身建造价值都不同,理应按其重要程度加以区分,合理确定其贯彻程度。而现行的规范是以隧道长度和其所处位置是否具有战略战役意义作为拟定一、二级重点隧道的参考标准,其等级划分比较粗略,考虑的要素不够全面,主观性较强,且并未对不同级别的重点隧道贯彻程度作过多的区分,不能完全体现隧道的国防价值及其重要性,不利于在实际贯彻过程中合理把握。

3.3 贯彻国防要求标准不够具体,贯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专门技术标准。现行的《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程》中,铁路隧道部分的相关条目总共只有5 条,只有第2 条对隧道顶部防护层厚度以及第5 条对“重点保障的双线或多线隧道宜分建为单线隧道”的规定比较明确,第1 条只规定了重点保障隧道的参考标准,第3、4 条的规定则比较抽象,无法操作。且该规范针对的是铁路隧道,虽然也可作为公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参考,但内容不够全面且可操作性不够强。由于缺乏详细的技术标准依据,导致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不知道如何贯彻和按照什么标准贯彻,在隧道竣工验收时也无法对贯彻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

4 我国公、铁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对策措施

4.1 归口国防需求,明确贯彻内容

国防需求是贯彻国防要求的基础,也是贯彻国防要求的价值所在。国防需求应该主要由军交运输部门归口提出,主要包括运输性要求和防护性要求两大类。即:①通过性要求。包括隧道的净空要能满足部队超限、阔大装备的通过,隧道内的通道要满足部队装备转弯的最小半径要求等。②迂回倒运要求。包括隧道破坏后利用与之平行的隧道或变更线路进行迂回,铁路隧道破坏后利用附近的公路进行倒运等要求。③隐蔽性要求。包括隧道的位置选择要利于战时利用地形地物进行伪装防护,洞门不宜作过多的修饰,逃生通道的出口也要注意隐蔽等。④抗打击要求。包括重点隧道顶部围岩最小防护厚度值要求、隧道与相邻重点目标安全距离要求、上下行平行隧道之间安全距离要求以及洞口地带和其他易损地带工程加固要求等。⑤抢修逃生要求。包括逃生通道的设置要求,利用施工、营运辅助通道逃生要求,逃生时隧道内通风照明要求和抢修器材配置要求等。⑥修建战备工程要求。包括利用隧道修建防空洞、应急指挥所和战备器材存储库等要求。

4.2 实行目录管理,确定贯彻程度

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目录,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贯彻国防要求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的隧道列表。《国防动员法》对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实行目录管理作出了相应规范。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防交通主管部门及军事部门建立目录管理制度,协商制定管理目录。通过综合考虑隧道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军事因素等,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建立适宜的数学评估模型对隧道进行国防价值及其重要性评估,以合理确定隧道贯彻等级。目录的建立以隧道等级划分为依据,纳入到目录中的对象主要是新建和改(扩)建的隧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通过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目录,使重要隧道能得到重点贯彻,是确保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目标明确的有效方法。

4.3 制定技术标准,提供贯彻依据

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是为贯彻国防要求而对列入目录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以及技术文件上常用的图形、符号等所作的技术规定[6]。与贯彻国防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比,技术标准更加具体,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规定》,军交运输部门应协助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制定应该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用”的原则,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未来。内容的确定要以贯彻国防要求需求为基础,以等级划分为依据,既要保证内容全面、便于操作,又要层次分明、突出重点,便于在隧道建设中具体实施,并能为隧道竣工验收提供相应的贯彻国防要求指标参考,确保贯彻国防要求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5 结 语

随着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的不断健全,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将在各级政府计划、交通运输部门、国防交通主管部门、军事部门和建设单位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有序开展。明确军事需求,通过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目录,制定内容具体可行的技术标准,将是隧道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有序实施的保证。

[1] 何唐甫.俄罗斯莫斯科地下指挥中心体系[J]. 中国人民防空,2001(3):52.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美英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资料汇编[G].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1999.

[3] Laurie A Shuster. Bridge and tunnel security[J].Civil Engineering,2004(9):40-49.

[4] Sheila Rimal Duwadi,Steven B. Multiyear Plan for Bridge and Tunnel Security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R].Office of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6300 Georgetown Pike Mclean,2006.

[5] 齐兴金. 南昆线米花岭隧道设计中贯彻国防要求的特点[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3):6-7.

[6] 张汝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85.

猜你喜欢

国防隧道建设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