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现路径探讨

2014-12-24刘冰荣

图书馆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嵌入式图书馆素养

刘冰荣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 淮安 223300)

在大学生信息需求与信息利用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势下,传统的以文献检索课形式为主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改革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重点探讨的课题。国内一些图书馆成功开展的嵌入式辅助决策服务、嵌入式科学研究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由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缺乏,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还没有真正实行。因此,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和特征

嵌入性理论为嵌入式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嵌入性理论的认知嵌入、结构嵌入、组织间嵌入、双向嵌入以及知识嵌入性原理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图书馆员以大学生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如信息检索技能、信息知识等嵌入到大学生用户的实体和虚拟环境中,使大学生掌握信息素养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与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相比,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以下特征:(1)无时空限制的教育。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用户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及虚拟环境中,使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网站等载体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图书馆资源使用方法,而不必走进课堂聆听教师讲解。(2)个性化教育。图书馆员嵌入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信息素养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专业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大学生检索专业知识的能力。图书馆员还可利用网络环境,加入大学生的QQ或QQ群、大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一对一或一对多地解答大学生在信息素养课程学习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加入大学生个人的微博中,开展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3)连续性教育。大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而非必修课而开设的,课时短,课程讲授完,标志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结束。采取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可以连续地为在校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将不断更新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贯穿于大学生的大学学习中,可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2 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在调查众多学者专家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研究成果中,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不高,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薄弱、信息知识缺乏、信息能力不强、信息道德有所淡化。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各高校图书馆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如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开设文献检索课、针对资源利用的专题讲座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梳理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教育方式单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文献检索课的形式开展。文献检索课在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上还存在偏颇现象,如以选修课的形式由高校图书馆组织实施。在线网络教学开展不够。高校图书馆一般在其网站通过公告、课件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送信息素养基本知识。(2)教育内容陈旧。高校图书馆一般聘请图书馆员为大学生讲授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教材建设落后,课程内容不新,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缺乏科学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目前没有建立规范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价体系,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成为非主流课程,影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序开展。总的来看,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不显著,需要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

表1 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统计表

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嵌入大学生的物理空间

3.1.1 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

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是指学科馆员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物理空间,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学科馆员除了负责联系对口院系,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为用户提供资源利用指导服务外,还可联系某一专业的大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信息素养知识咨询服务,参与到大学生论文写作全过程。论文写作需要较强的信息素养做支撑。学科馆员在大学生论文写作的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写作等方面给予指导,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如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合理指导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3.1.2 嵌入专业课程教学

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指馆员和教师通力合作,把图书馆资源利用方法全方位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之中,把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馆员—教师”协作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的一种模式。图书馆员可以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教学,参与作业设计。教师则把教学经验和课程融入信息素养技能培养之中,通过馆员与教师的合作共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从而拓展高校图书馆原有信息素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一系列的嵌入式教学服务:针对本科生的特点,分年级进行普及性图书馆利用讲座;应任课教师要求,配合其进行课程嵌入教学;结合学生需求,开展联合针对性培训。图书馆员与教师、学生 “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得到教师和大学生的肯定[8]。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与航海专业方向课程教师合作,以《船舶结构设计导论》课程为主体课程进行的嵌入式教学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嵌入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传媒市场调查与分析》和《英文报刊导读》两门课程,开展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教育;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进行了信息素养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有力地证明了嵌入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3.2 嵌入大学生虚拟空间

3.2.1 嵌入计算机桌面

(1)工具条方式。利用UML、LibX、Conduit、IE等开源软件为各种网页浏览器、Office软件和各种教学软件添加图书馆自制的插件工具条,用工具条来实现多种资源查找培训功能。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无需经图书馆主页,点击工具条便可查询馆藏资源,直接利用图书馆资源。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发了“Thu Library”工具条,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了LIBX工具条[9],为用户提供浏览器工具条服务。(2)个人桌面信息工具模式。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的“e划通”服务,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桌面信息工具。“e划通”工具运行在用户计算机上,用户在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可通过鼠标划词的方式即时查询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及期刊目录、各个专业数据库中的期刊全文等。(3)RSS模式。RSS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嵌入式服务,能直接将最新的信息即时主动推送到用户桌面或RSS阅读器上,用户可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等直接将图书馆新闻动态、新书通告、电子资源、商业数据库服务等最新信息即时推送到用户RSS阅读器上,用户不必登录网站即可查看所需信息。高校图书馆可将有关信息素养知识制作成电子版,利用上述办法,嵌入到大学生的计算机桌面,方便大学生即时学习。

3.2.2 嵌入到大学生熟悉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一大群体,嵌入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环境,实现互动交流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可提高教育效果。其实现方式有:(1)社交网站模式。社交网站(SN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如国内的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豆瓣网等都是大学生乐于参与交流的社交网站。高校图书馆可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这些大学生喜欢的SNS网站上,通过社交网站,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如高校图书馆可在人人网建立公共主页,利用留言、资料、日志、分享等服务功能,向大学生用户发送信息素养教育资料,开展用户培训。将信息素养教育课件和图书馆文献检索方法通过日志发布,方便用户查找。利用留言和回复功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咨询服务。利用讨论区功能使大学生共同讨论信息素养话题。馆员可以把最新的信息素养知识放到讨论区,保证大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等在人人网建立了公共主页,设立了讨论区,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使大学生能在讨论区探讨学习、生活问题及利用图书馆资源,共享学习成果。(2)嵌入式网络咨询模式。利用QQ、MSN等开展嵌入式参考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信息素养知识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可创建咨询服务QQ群,吸引大学生加入到图书馆咨询服务QQ群中,实现咨询问题和咨询答案的共享。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长江大学图书馆、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都利用QQ开展大学生咨询服务,回答大学生有关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等问题。暨南大学与SCI公司建立了QQ群,老师或大学生只需申请加入QQ群,便能解决在使用SCI数据库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3.2.3 嵌入到大学生手机

利用手机平台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有着广阔的前景。有研究表明,校园大学生群体中已在使用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高达99.42%,可见移动互联网络(主要以手机为上网终端)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被校园大学生所广泛接受。因此,高校图书馆可构建移动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利用手机终端,在线浏览、下载信息素养教育内容,随时随地接受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目前 “211工程”院校中约有60%的高校图书馆已在试用或已正式通过SMS模式、WAP模 式、手机客户端模式为读者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10]。已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除了提供图书到期提醒、超期催还、新书到馆通知、预约图书到馆通知等,还增加了新书通报、图书馆公告或通知、图书馆讲座与培训、借阅信息和个人预约信息查询、检索文献资源、预约图书、续借图书等服务。高校图书馆有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经验,可在提供基本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构建图书馆WAP网站,让大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访问WAP网站有关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4 结束语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可弥补传统信息素养教育之不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将图书馆无缝的、动态的、互动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嵌入到大学生的身边、电脑桌面、手机上。

[1]袁玉英.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东省4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7):117-120.

[2]刘建国,李刚,吴静澜.天津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8):101-104,53.

[3]屈南,张芳,阎亚矢.教师教育信息化和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基于20所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的调查[J].现代情报,2011(4):128-132.

[4]董丽娟.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7):169-172.

[5]张燕舞,张玢,王敏,等.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9):83-87.

[6]宋戈,田金徽,杨克虎,等.甘肃省主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4):110-116.

[7]孔祥辉.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3(5):109-113.

[8]彭艳,胡芳.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88-92.

[9]谢守美,黄萍莉,龚主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理论的基础、模式和途径[J].图书与情报,2012(4):33-37.

[10]张爱科.现阶段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调查探析——以“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5):65-68.

猜你喜欢

嵌入式图书馆素养
Focal&Naim同框发布1000系列嵌入式扬声器及全新Uniti Atmos流媒体一体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图书馆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去图书馆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