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里糊涂”救急明明白白服食

2014-12-24

科学之友 2014年19期
关键词:安宫牛黄服食

“稀里糊涂”救急明明白白服食

安宫牛黄丸最适用于中医辨证的中脏腑之阳闭证,临床可见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滑等邪热内闭之象。即使是热闭,也并非仅安宫牛黄丸能选择。中医有“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仅是其中一宝,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则因为药方里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界流传着“稀里糊涂牛黄丸、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之说。

安宫牛黄丸与人们常见的丸药有所不同,不能靠日常久服来补益身体、延年益寿。倒像是小说或电影里神仙从葫芦里取出的仙丹,往往只需数粒,便能“起死回生”,见过其疗效的人都叹之如神。

安宫牛黄丸缘何如此“神奇”?从它的组方中,不难看出门道,其药方配伍中主要以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共为君药。臣以犀角(现用水牛角浓缩粉替代)清心、凉血、解毒;黄芩、黄连、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火;冰片、郁金芳香避秽,通窍开闭,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效。

安宫牛黄丸可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延长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保护血脑屏障,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对脑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使广泛的大脑皮层神经原被活化,缩短恢复清醒时间;降低血压,减轻水肿脑组织的含水量,抑制脑出血后的炎症,减轻脑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风、脑炎、脑损伤、脑出血等各种疾病的急救,药效显著。

禁忌早先知晓

尽管有着不容置疑的疗效,但它绝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人们在服用该药前一定要掌握其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丸性凉,伴有手撒肢冷、额汗如油、舌苔白腻的神志昏迷患者,不能服用安宫牛黄丸。有舌红少苔症状的阴虚患者,不宜服用安宫牛黄丸,否则会加重其体内阴液的损伤。安宫牛黄丸中含有麝香,孕妇服之容易导致滑胎,所以应慎用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犀角(现用水牛角浓缩粉替代)、雄黄、黄连、黄芩、栀子等药都为大寒之品,容易损伤人的脾胃,所以平素经常腹泻的脾胃虚弱患者不宜服用安宫牛黄丸。此外,安宫牛黄丸中的朱砂和雄黄分别含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毒性成分,故人们不宜大量或长期地服用安宫牛黄丸。不可将安宫牛黄与亚硝酸盐类、亚铁盐类、硝酸盐类以及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同时,在临床上,安宫牛黄丸亦不能长期使用,一般1天1丸,连续吃以3~7丸为宜。这与药丸里的朱砂等成分不无关系,朱砂含有重金属砷和汞。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还是有道理的。古人认为,中药是“以毒攻毒,具毒药以供医事”。古人将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4种,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还强调“切忌过用伤正”。中医从来不忌讳有毒成分,治疗思路之一就是“以毒攻毒”,往往“两害相权取其轻”。

安宫牛黄丸确是一味好药,但不能滥用,不能包治所有的昏迷、发热病人。中医把昏迷称为“痹症”,有冷热虚实之分,只有“热痹”才用安宫牛黄丸。对于寒痹,如属于手脚冰凉、语音低微、神志淡漠等情况,使用之后则会适得其反,这种情况下,中医一般会用苏合香丸来治疗。

服用有章可依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安宫牛黄丸可以根据病情采取3种服用方法:将药丸加水溶化后,对于昏迷、呕吐或有呼吸障碍者,应采取鼻饲给药或灌肠法;而产生昏迷、但并无呕吐且呼吸正常者,应采用胃管直接注入法;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且可吞咽,则可以口服。

在服用安宫牛黄丸期间,应忌食辛辣厚味食品,以免助火生痰。一粒丸重3 g,每次使用半丸或1丸,每日1~2次,鼻饲或口服。痰多昏睡者,可用竹沥水溶化安宫牛黄丸鼻饲,每次20~30 mL,每隔4~6 h服用1次。昏迷、吞咽困难,擅自服食者可致窒息死亡。由于安宫牛黄丸药性凉,连续服用的时间不宜超过1周。

猜你喜欢

安宫牛黄服食
服药以攻疾
安宫牛黄丸
磨刀
磨刀
安宫牛黄丸能救命
安宫牛黄丸治脑卒中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
陶渊明的餐菊书写与服食
《神仙传》中服食登仙故事浅析
扁鹊与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