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4-12-24张卫枚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张卫枚

摘要: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发展。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导向性不强、指标有失偏颇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从建设规模、政府投入、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031-02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Zhang Wei-mei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To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urrently,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rong guidence,bias,weak oper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 public cultur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scale,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Public Cultural;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

一、引言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制定和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致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现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恰当,评价工作就会收到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和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指标缺乏导向性

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公共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但现实中,各地方制定的评价指标大都缺乏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了较大转移情况下,评价指标却依然长时间维持不变,这就造成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系统并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也就很难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

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看,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影响往往超出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和直接的服务对象。此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服务,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文化绩效可能不是直接显现的,同时,文化绩效也往往不是“立马见效”的。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及“滞后性”,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设计带来了特殊的困难。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未能适应公共文化的上述特征,部分指标针对性不强,无法客观和准确衡量公共文化建设的绩效。

(三)评价指标选取有失偏颇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现行评价指标中,未能形成整体架构,指标设计中往往顾此失彼,注重总量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注重产出指标而忽视过程指标,注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因而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成效。以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为例,现有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图书总藏量”、“本年新购藏量”等一些反映发展现状的总量指标。但对于这些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公共图书馆服务才算比较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并没有说明。换言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中,仅有现状总量统计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可见,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要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必须对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加以补充和完善。

(四)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

设计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因此,在满足评价目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评价指标清晰明确、简便易行,并考虑所需数据资料是否可以低成本获得,以确保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我国的公共文化统计工作本来就较为滞后,使得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一项较为复杂和专业的工作。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汇总了大量评价指标,然后根据SMART原则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根据筛选出来的指标编制《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最后选取。在调查问卷中采用较为简便的利克特量表法,将每项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记为5、4、3、2、1分。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公共文化从业者、其他社会人士。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回收率为88.5%。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计算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以分值3作为衡量标准,选取平均分值≥3的评价指标,然后分类构建了如下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规模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依托一定的设施和载体,包括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台、电视台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图书馆藏书量、阅览座位数量等内部设备设施。这类指标是根据各主要类别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统称为建设规模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1所示。

(二)政府投入指标

鉴于政府对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有支配权,是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投入的对象、多少、效益,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故单列“政府投入”为一类指标。通过制定政府投入指标,可以促进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必要的和基本的投入,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此类指标包括财政预算、土地、固定资产等,具体指标如表3.2所示。

(三)公众参与指标

一方面,社会公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主体,公众参与的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公众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对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服务活动,包括服务方式、手段、内容和次数以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上述与社会公众相关的指标统称为公众参与指标,具体指标如表3.3所示。

参考文献:

[1] 李 勇,董文清,崔雪梅.以指标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N].河北日报,2010-06-02.

[2] 毛少莹.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http://www.cpcss.org/_d271342641.htm,2011-03-03.

[3] 傅利平,何勇军,李军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财政,2013(4).

[责任编辑:金永红]

摘要: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发展。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导向性不强、指标有失偏颇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从建设规模、政府投入、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031-02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Zhang Wei-mei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To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urrently,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rong guidence,bias,weak oper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 public cultur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scale,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Public Cultural;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

一、引言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制定和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致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现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恰当,评价工作就会收到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和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指标缺乏导向性

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公共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但现实中,各地方制定的评价指标大都缺乏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了较大转移情况下,评价指标却依然长时间维持不变,这就造成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系统并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也就很难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

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看,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影响往往超出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和直接的服务对象。此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服务,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文化绩效可能不是直接显现的,同时,文化绩效也往往不是“立马见效”的。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及“滞后性”,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设计带来了特殊的困难。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未能适应公共文化的上述特征,部分指标针对性不强,无法客观和准确衡量公共文化建设的绩效。

(三)评价指标选取有失偏颇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现行评价指标中,未能形成整体架构,指标设计中往往顾此失彼,注重总量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注重产出指标而忽视过程指标,注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因而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成效。以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为例,现有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图书总藏量”、“本年新购藏量”等一些反映发展现状的总量指标。但对于这些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公共图书馆服务才算比较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并没有说明。换言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中,仅有现状总量统计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可见,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要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必须对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加以补充和完善。

(四)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

设计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因此,在满足评价目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评价指标清晰明确、简便易行,并考虑所需数据资料是否可以低成本获得,以确保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我国的公共文化统计工作本来就较为滞后,使得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一项较为复杂和专业的工作。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汇总了大量评价指标,然后根据SMART原则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根据筛选出来的指标编制《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最后选取。在调查问卷中采用较为简便的利克特量表法,将每项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记为5、4、3、2、1分。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公共文化从业者、其他社会人士。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回收率为88.5%。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计算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以分值3作为衡量标准,选取平均分值≥3的评价指标,然后分类构建了如下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规模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依托一定的设施和载体,包括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台、电视台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图书馆藏书量、阅览座位数量等内部设备设施。这类指标是根据各主要类别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统称为建设规模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1所示。

(二)政府投入指标

鉴于政府对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有支配权,是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投入的对象、多少、效益,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故单列“政府投入”为一类指标。通过制定政府投入指标,可以促进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必要的和基本的投入,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此类指标包括财政预算、土地、固定资产等,具体指标如表3.2所示。

(三)公众参与指标

一方面,社会公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主体,公众参与的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公众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对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服务活动,包括服务方式、手段、内容和次数以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上述与社会公众相关的指标统称为公众参与指标,具体指标如表3.3所示。

参考文献:

[1] 李 勇,董文清,崔雪梅.以指标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N].河北日报,2010-06-02.

[2] 毛少莹.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http://www.cpcss.org/_d271342641.htm,2011-03-03.

[3] 傅利平,何勇军,李军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财政,2013(4).

[责任编辑:金永红]

摘要: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发展。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导向性不强、指标有失偏颇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建设的特点,从建设规模、政府投入、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031-02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Zhang Wei-mei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To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urrently, public 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rong guidence,bias,weak oper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closely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 public cultur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scale, government spe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Public Cultural;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

一、引言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制定和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致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现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恰当,评价工作就会收到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和质量。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指标缺乏导向性

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必须充分发挥引领公共文化建设方向的作用,从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但现实中,各地方制定的评价指标大都缺乏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发生了较大转移情况下,评价指标却依然长时间维持不变,这就造成公共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系统并没有适应形势的变化,也就很难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

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看,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影响往往超出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和直接的服务对象。此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服务,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文化绩效可能不是直接显现的,同时,文化绩效也往往不是“立马见效”的。换言之,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及“滞后性”,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的设计带来了特殊的困难。现行的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未能适应公共文化的上述特征,部分指标针对性不强,无法客观和准确衡量公共文化建设的绩效。

(三)评价指标选取有失偏颇

在公共文化建设的现行评价指标中,未能形成整体架构,指标设计中往往顾此失彼,注重总量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注重产出指标而忽视过程指标,注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因而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成效。以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为例,现有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图书总藏量”、“本年新购藏量”等一些反映发展现状的总量指标。但对于这些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公共图书馆服务才算比较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并没有说明。换言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中,仅有现状总量统计指标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可见,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要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必须对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加以补充和完善。

(四)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

设计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因此,在满足评价目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评价指标清晰明确、简便易行,并考虑所需数据资料是否可以低成本获得,以确保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三、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我国的公共文化统计工作本来就较为滞后,使得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一项较为复杂和专业的工作。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汇总了大量评价指标,然后根据SMART原则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根据筛选出来的指标编制《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最后选取。在调查问卷中采用较为简便的利克特量表法,将每项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记为5、4、3、2、1分。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公共文化从业者、其他社会人士。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回收率为88.5%。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计算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以分值3作为衡量标准,选取平均分值≥3的评价指标,然后分类构建了如下公共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规模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依托一定的设施和载体,包括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台、电视台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图书馆藏书量、阅览座位数量等内部设备设施。这类指标是根据各主要类别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统称为建设规模指标,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1所示。

(二)政府投入指标

鉴于政府对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有支配权,是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投入的对象、多少、效益,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故单列“政府投入”为一类指标。通过制定政府投入指标,可以促进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必要的和基本的投入,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此类指标包括财政预算、土地、固定资产等,具体指标如表3.2所示。

(三)公众参与指标

一方面,社会公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主体,公众参与的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公众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对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服务活动,包括服务方式、手段、内容和次数以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上述与社会公众相关的指标统称为公众参与指标,具体指标如表3.3所示。

参考文献:

[1] 李 勇,董文清,崔雪梅.以指标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N].河北日报,2010-06-02.

[2] 毛少莹.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http://www.cpcss.org/_d271342641.htm,2011-03-03.

[3] 傅利平,何勇军,李军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财政,2013(4).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思考
就业创业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