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中卫市压砂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4-12-23刘长泰孙国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存在问题

刘长泰 孙国清

摘 要:压砂瓜产业是中卫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荒漠光热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强力发展起来的解决山区群众生存生活问题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但压砂地连续种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确保压砂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压砂地持续利用是压砂瓜产业发展多年后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该文结合中卫市特点,分析当前压砂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压砂瓜产业;存在问题;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58-02

压砂瓜产业是中卫市委、市政府立足南部山区“旱”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荒漠光热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强力发展起来的解决山区群众生存生活问题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从2005年开始规模发展,截至2013年,全市压砂地面积超过7万hm2,涉及20个镇乡141个行政村27.7万人,压砂瓜年产量达到100万t以上,年实现总产值达10亿元左右,人均种瓜收入达到3 000元以上。但压砂地连续种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确保压砂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或压砂地持续利用是压砂瓜产业发展多年后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压砂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死苗问题逐年加重 一是连茬种植后重迎茬是压砂瓜死苗的直接原因。目前,压砂地死苗问题越来越普遍,7a压砂地死苗率达到5%~7%,8a压砂地死苗率达到13.7%,9a压砂地死苗率达到18%,年均递增6%左右。当前,50%的压砂地死苗率达到10%左右,个别田块因死苗严重而绝产。由于西瓜是既不能重茬也不能迎茬的作物,而香山压砂瓜采取“错位”倒茬的方法连茬种植,重迎茬比例很大。据调查,中卫市从2008-2012年,压砂地种植西(甜)瓜的重迎茬面积占到66.6%~99.3%;二是枯萎病是压砂瓜死苗主要原因。2008年以来,压砂瓜田间补灌工程的逐年完善,田间灌水量逐年加大,枯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枯萎病是“瓜类癌症”,此病在土壤中离开寄主仍能存活3a以上,西瓜连茬种植时间越长,病菌积累越多,发病越重;三是不同品种抗病能力和种植年限有差异。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多年调查,种植1~4a的压砂地,无论哪个品种都没有病害发生;第5年的压砂地,抗病性很强的金城5号没有病害发生,而一些高档礼品瓜,如黑美人、金美人、华玲、小玲有零星发病;第6年的压砂地,金城5号品种发病株率0.2%,黑美人、金美人等礼品西瓜发病株率25.0%~35.9%;第8年的砂地,就是抗病性很强的金城5号发病株率也达到13.7%;第9年的砂地金城5号发病株率18%。由此可见,就是抗病很强的金城5号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病害加重。

1.2 砂地“老化”,综合功能下降 (1)雨水入渗和保墒能力下降。压砂初期1~3a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但随着砂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年下降,当压砂种植10a左右时,土壤含水量比压砂初期下降16.67%,砂田种植40a时,土壤含水量比压砂初期下降49.73%,说明随着压砂种植年限的增加,砂田土壤水分呈逐步退化状态。(2)砂层风化程度加快,保墒能力下降。压砂层是保障压砂地积蓄雨水、调节温度的关键,其砂砾风化程度直接影响压砂层的质地结构和组成及调节功能。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提供的压砂地检测情况来看,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10mm的片石比例逐步降低。压砂初期,>10mm的片石比例为27.68%;压砂5a时,降低为21.86%;压砂25a时,降低为17.52%。由此看出,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砂砾的风化程度逐步加快,砂土的混合比例逐步增大,尤其是<0.05㎜的粉粒含量在压砂15a以后,比压砂初期增加了近1倍。这是导致压砂地后期保墒蓄水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3)养分状况逐步衰退。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在砂地土壤表层0~20cm,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机质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当压砂年限15a时,碱解氮下降近1/2,当压砂25年时碱解氮含量不到农田对照含量的1/3。土壤速效磷在土壤0~20cm土层表现为压砂1a时,速效磷的含量略有增加,以后逐年下降。土壤速效钾在土壤0~20cm土层表现为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压砂地养分衰退是老压砂地西(甜)瓜生长不旺产量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4)土壤微生物群落明显下降。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动力。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监测:砂地在0~20cm土层中,土壤细菌群落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40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也有类似变化趋势。微生物群落下降,就不能很好的起到推进、转换、调节的作用,这也是老压砂地西瓜生长不旺产量降低的一个原因。

1.3 浇灌地下水导致砂地盐碱化 水是压砂瓜生产的瓶颈,为解决水的问题,打井成为压砂瓜生产的必然选择。截止2011年11月,沙坡头区兴仁镇打井72眼,香山乡打井37眼,2个镇(乡)共计打井109眼,用于提水浇灌西(甜)瓜。据2011年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对9眼井的水质进行抽样化验,井水含盐量在1 877~3 823mg/L。按照国家农田灌溉水的标准,矿化度大于3g/L的水是不能灌溉农田的。而香山地区的农民为了西(甜)瓜高产,在有条件的地方,自发组织打井提水浇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加速了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浇灌矿化度大于3g的地下水,以每667m2最低的灌水量30m3计算,每灌一次水,等于从地下抽上来90kg以上的盐散在了地表。

1.4 施用化肥,致使压砂瓜品质下降 西瓜的食味品质标准,主要以蔗糖、果糖、葡萄糖的总含糖量来衡量,总糖含量高,品质相对就好。西瓜食味品质除了受糖分含量影响外,还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氮肥过量,增加了果实中苦味氨基酸的含量而使品质下降。当前,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瓜农对部分压砂地施肥,而施肥主要以磷酸二铵为主,磷酸二铵含氮含磷不含钾,施入后使土壤缺钾,继而出现氮、钾失调,氮含量高,增加了西瓜果实中苦味氨基酸的含量,使西瓜食味品质下降。endprint

2 砂地产业持续利用的对策

2.1 合理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是解决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危害的一项有效途径,同时轮作倒茬后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选择轮作倒茬的作物应坚持以下4个原则:一是选用非葫芦科作物,防止同科瓜类病害的侵染;二是选择稀植高产高效作物,减少对砂地的耕翻,防止砂土混合;三是选择免翻挖收获的作物,以免破坏压砂层;四是选择喜水喜肥少的作物。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多年的试验,穴点的蚕豆、美国油葵、辣椒、棉花等农作物,长势都很好,可作为参考。

2.2 轮换歇茬 歇茬可起到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纳雨蓄墒,压砂地连续种植几年,砂层以下土壤中的水分消耗很多,通过歇茬可补充因多年种植而消耗的水分;二是断绝瓜类寄主,使瓜类病害无寄生植物而死亡,减少病原菌的积累量,切断传染源;三是可以“生物排盐”,在歇茬地里把非盐生杂草拔掉,防止消耗水、肥,只把盐生植物留下,让其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待到秋霜后,拔除扔在沟壕里烧毁,减轻砂地盐碱危害。歇茬虽短期没有经济效益,但注重了长期持续效益,必须坚持。另一方面,一部分面积歇茬后,瓜农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其它生产地,从大面积粗放管理到小面积精细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经济效益。

2.3 重施生物有机肥,培肥砂地 压砂西瓜享誉全国,美名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严格控制化肥使用,大力提倡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注重品质、品牌保护,提升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2012年起,市委、市政府将中卫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工作确定为十大创新性工作之一,是巩固提升压砂西瓜品牌效应,确保压砂西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瓜农持续增收的战略举措,应长期坚持,建议对有机肥施用的瓜农给予适当补助,促进生物有机肥的全面推广。

2.4 推广防病抗旱品种,严控浇灌碱水 一是加大优新品种抗病抗旱性试验研究,选用抗病抗旱优质品种;二是通过嫁接移栽防病抗旱品种。嫁接是防治枯萎病最有效途径,重病田要大面积推广西瓜嫁接技术,同时采用生物农药进行灌根防病;三要严格控制浇灌矿化度高的碱水,浇灌若干年后,“砂地”就变成了“盐碱地”,也就无法耕种了。

2.5 推广种植可替代品种 (1)适当发展枸杞种植。枸杞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瘠薄、耐寒、抗盐碱等特点,而且能够保持体内盐碱平衡的特性,起到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因此,不仅适宜我市砂地种植,而且效益可观。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2012年在香山红圈子村调查12hm2压砂地枸杞,2010年栽植的2a生11hm2枸杞到2011年平均667m2产干果枸杞30.25kg,平均每667m2收入1 333.3元;2009年栽植的3a生0.5hm2枸杞平均667m2产枸杞干果71.1kg,平均每667m2收入3 166.6元,与该村压砂西瓜平均667m2收入840元相比,2a生,枸杞每667m2增收493.3元,3a生的枸杞每667m2增收2 326.6元,比西瓜效益高得多,而且栽植一次可10a不翻砂地。(2)探索砂地欧李种植生产。欧李是一种落叶灌木水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果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尤其钙含量很高(360mg/100g),又称钙果。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2011年4月在香山地区的赵麻井压砂地示范栽植的0.13hm2欧李情况来看,定植时在没有进行人工补水的情况下成活率达到95%以上,成活后在没有进行人工浇水、施肥的情况下生长非常旺盛,充分表现了原“野生”抗逆性强的特点,很适宜在压砂地种植。欧李可以深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果奶、果脯、罐头等食品,可以从种植和加工结合考虑,为丰富砂产业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存在问题
关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