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梦时代:利通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014-12-23刘宗衍

江西农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植保专业化农户

◇文/刘宗衍(本刊记者)

量变

2011年8月9日,在唐双保、汪永达、宋秀礼、侯礼良以及500多位农户的积极筹备下,江西省利通水稻病虫防治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挂牌的前几个月,利通合作社理事长唐双保正挽起裤腿在田里驾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他不敢偷懒,因为这台机器是花费了30多万元买来的,如果对比实验不成功,不仅机器要被闲置,他几年来沉淀的梦想也将被延迟。“当时想,泡汤就泡汤吧,就当把一辆30多万的车开进了河里。”唐双保笑称。

合作社的挂牌印证了他的成功,实验表明:该植保机械不仅在防治效率上实现了质的改变,每台机械防治面积达400-500亩,效率上提高了近20倍,而且有效预防了机手的中毒、中暑现象。

谈及为何成立利通合作社,唐双保认为这并非一时脑门发热,而是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利通合作社成立几年来,在全省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当前农民种粮的几个主要问题,概括起来也即是“五难”——“请工难、插秧难、打药难、晒粮难、卖粮难”。如何解决“五难”问题,唐双保觉得要尽力实现农业机械化,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而其中的突破口,也即是种粮的瓶颈——打药难问题则亟待解决,只有推进统防统治,完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种粮现代化。

摸清了大趋势,利通合作社又开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查,结果发现各县市优秀服务组织在服务农民的过程中,很多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是防治效率低。很多服务组织没有大型农业机械,每人每天防治面积不到30亩。其次,很多服务组织防治效果不理想,经常引起农民的不满和投诉。再者,许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时所获得的效益低下,难以自保。最后,很多服务组织管理标准不到位,造成机防队员管理难,乱打药、不打药、打错药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最终让很多服务组织“灰飞烟灭”。

“如何做好专业化防治,我们有三个基点支撑,即人员专业化、方法科学化、装备现代化。”唐双保坦诚这三点是几年来总结出来的“精髓”。

人员专业化。利通合作社一开始就着力打造核心技术团队,现今已拥有植保、农学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6人,其中植保高级研究员2名,分布在各个作业点上的机防队成员32人,各点管理人员8人(兼职),专业植保员5人(兼职)。如今,该技术团队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整个利通项目运转而不使其卡壳。

方法科学化。利通合作社主张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可以复制”,标准化也能防止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到位的问题。

装备现代化。利通从开始就很有远见,从采购第一台常州井关农机公司生产的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到现今拥有11台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利通在全省统防统治的作业面积已达2万亩,植保机械专业化防治每人每天在200亩以上。

质变

2013年10月10日,在永修县三角乡西湖分场,利通合作社邀请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和永修县植保站有关负责人、专家带队对统防统治稻田进行田间实地测产。测试表明,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田块比农民自防田块增产99斤,增产9.2%。同时,合作社技术员还对其他统防区进行了产量测产对比,统防区较自防区增产在8.5%-15%。

10月21日,上高县农业局为检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成果,组织省农科院李湘民研究员、尹建化研究员、省植保植检局钟铃研究员等专家团队对利通合作社作业示范点进行实地测产,测产结果表明,专业化统防统治田块较农民自防田块平均增产14.83%,最高亩增产190斤以上。

“每亩增产99斤是什么概念?按照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每百斤135元算,农户增产99斤也即是增收130多元,而利通每亩统防统治收取费用为130-150元,农户相当于不出钱或出钱少于20元。”唐双保谈到此处不免兴奋起来。

显然,利通要农民当“甩手掌柜”。

利通合作社采用“我们做给农民看,让农民带着农民干”的推广方针,通过对比让农户决定自己是否入社。因看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户踊跃加入利通合作社。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利通合作社从原有9500亩统防统治面积扩张到2万亩;入社农户从几十户增加到500多户。

“除了给农民提供统防统治的服务外,现在我们正在筹备另一件事,那就是保险。”唐双保和合作社成员准备从每年的利润中划拨一部分作为以后的保险资金,用于防范各类风险对农户造成的损失。

水稻专业化防治的堡垒是建起来了,但是“五难”当中,还有其他“四难”如何解决,唐双保毫不掩饰他们的“野心”:“利通合作社要全程服务农民,从水稻插秧一直到谷子售卖。”

目前,利通合作社服务范围已涉及水稻育秧、插秧、专业化防治、施肥、收割等环节,正忙于打通烘干、销售等“关节”。利通合作社准备在五年之内,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00万亩,全程现代化农业服务面积100万亩。

裂变

2013年利通合作社的市场布局是“做强永修示范县、加强新建示范县、创新上高示范县”,积极参与公共植保应急防控及研究新的现代化农业项目——育秧机插与高效施肥技术,在推进中不断总结与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加盟连锁商业模式。这是利通拓张市场的策略。

利通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摸索各项管理与技术标准。现今,依据江西省植保植检局的运作市场化、管理制度化、人员专业化、技术标准化、作业规范化、装备现代化、服务优质化“七化”标准的指导,利通合作社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过程中,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安全用药规程、配药制度、机防队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机械维护保养制度、培训制度、应急措施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及防治验收技术标准。

“有标准制度才可复制。”唐双保对这句话重复了多遍。在他看来,很多服务组织因制度不规范,导致其规模难以扩大,甚至解散。唐双保在国有和外资企业都工作过,他惊叹于大型企业各项完善的制度,他认为,要让企业活上几百年,就要用规范的制度管理企业。

2013年,利通合作社合作加盟县已达到3个(注册分社3个,永修县分社、临川县分社、泰和县分社),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达2万亩,服务农户数达600多户。对以后的发展规模,唐双保拿了一份资料给记者,上面数据显示,利通合作社要在2018年实现全省统防统治面积500万亩,服务农户5万户,涵盖作业区域50个县;全程现代农业项目服务面积100万亩,服务农户1万户,涵盖作业区域20个县。

对于短短数年时间要达到如此大的规模,记者询问唐双保会不会有些困难。唐双保指了指利通合作社的招牌说:“我们的口号是‘利国利民、通达天下’,既然我们做的事情是利国利民,那么,利通合作社必然会通达天下。”

猜你喜欢

植保专业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