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调研摸实情 创新服务出成效——省渔业局局长唐建华玉山县挂点帮扶工作纪实

2014-12-23

江西农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玉山县英明甲鱼

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关于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的通知》(赣农字[2013]15 号)和《江西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的通知》(赣农字[2013]35 号)精神与要求,为深入落实省农业厅以“大宣讲、大调研、大试点、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服务的措施,省渔业局以“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为抓手,挂点领导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渔业生产与发展情况大调研,摸清了实情,促进了挂点县渔业产业的发展。

省渔业局唐建华局长在省农业厅开展的“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中挂点玉山县,工作中,唐建华深入基层、农户、塘头、田边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就该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开展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同时还对玉山县渔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详细调研,帮助该县完善渔业发展规划,指导落实具体发展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措施,玉山县2013 年渔业产业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效。

一、走村串户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的宣讲

唐建华多次来到玉山县,先后深入横街镇、双明镇、临湖镇等乡镇,进村入户认真宣传中央1 号文件、省委2 号文件和贯彻中央、省、市农业农村会议精神,真正做到政策宣传“三早”,即:早传达,抓好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早准备,抓好调查研究和政策出台;早发动,抓好政策宣传和动员部署。在第一次来到挂点县时,唐建华向县农业局有关负责同志、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理事等近百人着力宣讲“四补贴三奖励”、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宣讲到位、理解到位、实施到位。动员全县坚持把粮食生产置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该县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奠定基础。

二、深入企业、养殖户、塘头开展渔业产业发展情况深度调研

1.全方面了解玉山县渔业发展优势与劣势。玉山县是全省渔业生产大县,其中出口创汇位列全省前列。全县养殖面积54900 亩,有省级信江源头黄颡鱼种质资源保护区1 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 个、外向型龙头企业4 个、规模化养殖场6 个,全年水产品总量2.91 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36 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5.18 亿元,其中水产品出口创汇7263 万美元。玉山渔业的优势产业有无公害甲鱼养殖和烤鳗出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生态渔业建设速度不够理想,有产业化格局但效益不明显,渔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进程缓慢,良种繁育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等问题。

2.深入渔业企业开展调研,共谋产业发展之路。按照省农业厅“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文件精神,2013年唐建华多次带领调研组深入玉山县英明特种水产养殖场、骏马食品有限公司、西龙烤鳗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和指导,帮助英明特种水产养殖场合理规划甲鱼养殖基地、制定发展计划,以“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结合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甲鱼产业,并完成了《关于玉山英明甲鱼市场开拓的调研报告》,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促进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与企业的水产品质量检测合作,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居民菜篮子安全。

3.指导帮助渔业部门完善全县渔业发展规划。鼓励玉山县要抓住现代渔业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增收”这一中心,坚持科学布局,重点突破,协调并进,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树立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的三个发展理念。结合该县实际,重点培植优势产业,扶持和发展水产品加工和养殖龙头企业,争取到2015 年全县生态甲鱼养殖基地达500 亩,发展生态泥鳅养殖基地1000亩,发展鳗鱼养殖基地500 亩,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三、创新服务,分类指导,成效显著

1.加大对外向型龙头企业扶持,为企业排忧解难。玉山县是我省水产品出口大县,唐建华多次来到出口企业了解和交流情况,为企业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当了解必爱十养殖企业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群众意见很大时,他积极与企业负责同志沟通,鼓励企业转变养殖模式,更新养殖技术,改造标准化池塘,发展泥鳅生态养殖;引导骏马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跟踪负责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寻找销售市场。2013 年,全县水产品出口创汇突破了7000 万美元大关,创该县出口历史新高。烤鳗作为玉山支柱产业,全年共生产烤鳗1400 吨,实现出口创汇6500 万美元,产品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必爱十养殖公司2013 年成功转产,发展泥鳅生态养殖800 亩,全年产量达230 吨,经加工后产品全部出口韩国,创汇530万美元;“英明”牌甲鱼成功出口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创汇300万美元。

2.“一对一”帮扶玉山英明特种水产场建设。英明特种水产场生产的“英明”牌甲鱼历年来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先后被认定为江西省首家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基地和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证书,同时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境动物注册认证,是江西省甲鱼养殖的龙头企业。2013 年,唐建华与该场结为帮扶对子,争取到现代渔业项目资金150 万元,改造池塘200 亩,改扩建亲鳖产卵棚3200 m2,改造孵化车间600 m2;帮助更新亲本5000 余组,实现年生产鳖蛋200 万枚;聘请南昌大学的知名专家开展课题研究,成功选育出“英明Ⅲ”甲鱼,其中《英明中华鳖选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国内知名专家鉴定,获得上饶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狠抓科普及服务工作。利用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契机,认真抓好渔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快渔业科技服务工作机制的创新。2013 年,玉山县积极开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健康养殖技术、新品种引进试养和鱼病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是建立鱼病防治监测体系,新增监测点2 个,使监测点达到6 个,监测水质60 余次,测水面积2 万多亩。二是认真抓好全国100 个淡水池塘渔情信息采集示范县(市)工作,在全县设立4 个信息采集点,组织专班人员每月实地测量上报渔情信息数据,在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该县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三是建立鱼病远程诊断系统,通过在线专家会诊,为渔民提供更加优质快捷服务,让养殖户不出门就能接受专家指导,同时水产技术推广站提供免费诊断服务,公布服务电话,做到有求必应。四是建设水质在线监控系统,为全县的水产养殖用水提供科学管理数据。

4.加强渔业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快渔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以水产养殖大户、经纪人、乡村水产干部等群体为重点培训对象,依托“示范县建设、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新型职业农民、渔民服务人员和渔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从业者素质与技能。一方面,特邀玉山县水产从业人员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水产实用技术培训班;另一方面,在玉山县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如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珍珠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吸引周边县市渔业技术人员近200 人。此外,玉山县全年共开展各项养殖技术培训12 期,培训农民1600 人,全年渔业科技人员提供进村入户、上门服务1230 人次,送科技下乡15 次,编印了水产技术指导手册12000 余份,向广大渔民传授了先进的水产养殖适用技术。

猜你喜欢

玉山县英明甲鱼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抓甲鱼
玉山县横街镇:搬迁后扶出新招 振兴发展有新貌
明明家族历险记
——辨析聪明、精明、高明、英明
特别推荐栏目作者:吴焕唐、南城小圣、陈航、蔡英明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
玉山县观赏石协会成功举办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甲鱼变鱿鱼
玉山县辣椒2+X田间肥效试验总结
玉山县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