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参数探讨

2014-12-22楼亚芳张祖芳卫君丽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交叉点倾斜角肩袖

楼亚芳,张祖芳,卫君丽



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参数探讨

楼亚芳1,张祖芳2,卫君丽2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分院,浙江 宁波 315211;2.东华大学 服装和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影响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的参数不仅有袖山高和袖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同样是其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为主要参数的结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制作自变量参数不同取值下的样衣,得出袖山高、袖肥和自变量参数间的回归关系,并对各样衣静态美观性和动态舒适性进行评价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自变量参数对插肩袖静态美观性和动态舒适性间的影响情况和该设定条件下合体插肩袖静态美观动态舒适的参数值。

插肩袖;袖中心倾斜度;身袖交叉点;美观性舒适性

现有的服装结构设计中,装袖的绘制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同时也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只要将袖山与袖肥、袖山弧线与身型袖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就能够保证成品服装的外观造型及穿着的舒适度。其结构设计参数主要有袖山高和袖肥。而插肩袖的造型除处理好装袖各部位的关系外,还需要注意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的倾斜度。这两个参数同袖山和袖肥一样,不仅决定袖子的造型,而且影响服装的机能性[1-3]。

一、结构设计方法选定

在现有的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中,一般都是根据经验先确定袖中心线的倾斜度,再确定袖山高,然后根据袖窿的造型结构,确定身袖交叉点,进行袖山弧线的绘制,确定袖肥。在此类结构设计中,主要设计参数是袖中心线倾斜角和袖山高,身袖交叉点和袖肥是根据这两个参数的值以及袖窿造型决定的[4-6]。在现有的研究中,也是对袖山高和身中心线倾斜角这两个参数研究较多。

为了更好的研究袖中心线和身袖交叉点这两个参数,尝试采用先确定袖中心线倾斜角和身袖交叉点位置,再根据袖窿造型及袖子造型要求制图,决定袖山高和袖肥。具体制图过程选用常规合体插肩袖款式如图1所示款式进行介绍。后片制图:其制图步骤如图2所示。(1)按一般方法制好后身衣片;(2)在后身衣片上确定其后袖中心倾斜角,画好袖长袖口;(3)确定后身袖交叉点,过点设计插肩袖造型弧线。(4)过点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点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得到,画好袖山弧线,画好袖肥线;(5)定好袖肘线,画顺袖底弧线。得到后袖片。前片制图:(1)前袖中心倾斜角为后袖中心倾斜角加2度,并作好袖长和袖口;(2)根据后袖片袖山高,在前袖上用常规方法制出前袖窿弧线。(3)将前袖中线、前袖底线画圆顺。

图1 款式

图2 制图步骤

二、结构设计参数优化实验

(一)实验方案的确定

采用如图1所示的款式进行实验,具体设定的固定参数为衣长50cm,胸围92cm,腰围78cm,袖长56cm,袖口围22cm,肩宽38cm。

(二)实验变量及设计组合方案

40°到45°左右是常规合体插肩袖后袖中心线倾斜角度[4-7],本论文以2.5°为间隔进行取值将其分为三档,即具体取值为:40°、42.5°、45°,用A、B、C表示。身袖交叉点O位置按常规设计选在(3.8,6.6)[6-8]间,本论文将其分为五档,即以0.7cm为间隔进行取值,具体取值为:3.8、4.5、5.2、5.9、6.6,分别用O1、O2、O3、O4、O5表示。因此,共需要制作15件样衣,依次命名为AO1、O2、O3、O4、O5、O1、O2、O3、O4、O5、O1、O2、O3、O4、O5。

(三)实验样衣的制作

服装材料固定为白坯布。为减少误差,所有样衣的制作由同一人在同一台缝纫机上车缝。缝制时严格按照净缝线缝合。严格按净缝缝制,并对衣身进行了整烫处理,不对其进行工艺归拔,在袖窿弧线和袖底线处粘嵌条。

(四)参数间回归模型的建立

理论上袖山高、袖肥可以在样板中测量,以样板测量为基础、样衣测量为依据验证样板测量的准确性。那么对于袖山高、袖肥在样板中的测量值,使用富怡进行测量。通过对比样板测量值和样衣测量值发现他们之间的误差不大,所以本论文使用的数据为样板测量值。

方差分析结果显著性概率=0.000<0.05,表示拒绝回归系数均为0的假设,认为标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使用数据分析软件17.0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因为本实验的变量有两个:衣袖倾斜角和身袖交叉点的位置,那么使用的分析方法为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的回归模型。

表1 回归模型

注:x∈[40o~45o]衣袖倾斜角,x∈[3.8~6.6]身袖交叉点

(五)着装实验与主观评价

着装实验主要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动态实验主要集中于舒适性方面,静态实验主要是美观性方面的评价。

(1)评价体系的建立

静态着装实验主要对服装的美观性进行评价,静态评价指标及具体的评价内容为:袖身造型、前腋下形态、后腋下形态、袖山造型、整体造型。把静态着装美观因子的描述分为6个等级:很差、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分别对应6个数值:0、2、4、6、8、10。

动态实验分为衣袖舒适性实验、定角度舒适性实验等,具体动态评价指标内容为:腋下舒适度、前举/侧举45°袖肥舒适度、前举/侧举90°袖肥舒适度、衣袖舒适度、前举/侧举最大舒适角度、前举/侧举最大压迫角度。其中手臂(前/侧举)最大舒适角度、(前举/侧举)最大压迫角度等评价指标在实验中可通过直接测量得到,属于客观指标,不进行主观等级评分。腋下舒适性实验、定角度舒适性实验以及袖身舒适性实验的评价标尺都采用主观评价心理学标尺,即把试穿者的感觉描述分为6个等级:很差、差、一般、较好、好,分别对应6个数值:0、2、4、6、8、10[9]。

(2)着装实验

静态外观实验是由试穿者穿着样衣后自然站立,5位参评人员对15件样衣独立进行评分(0~10分),在评价过程中,样衣评价顺序随机。动态主观评价在安静室内进行,5名受试者分别对15件样衣进行穿着,做出实验动作然后进行独立评价。

(六)实验数据分析

(1)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样衣静态美观性、动态舒适性主观评价得到实验数据后,对其进行多因变量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均小于5%。由此由于评价者及样衣的不同,各指标所得的值有显著性差异,能够说明对实验样衣的评价等级评价者能区分开,其实验数据是有效的[10]。同时5名受试者独立评价和5位参评人员独立平分的克朗巴哈a值在0.7~0.8间,一致性信度好。

(2)主成分分析

把样衣的15项指标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知其特征值1=12.719,2=1.010,3= 0.341……。由于设定了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1,可见提取前两个公共因子后,它们已经能包含原指标体系的大部分信息。所以确定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各主成分表达式是:

第一主成分=0.824x+0.851x+0.861x+0.863x+0.861x+0.736x+0.853x+0.709x+0.621x+0.686x+0.830x+0.433x+0.415x+0.427x+0.462x

第二主成分=-0.533x+0.447x+0.472x+0.370x+0.434x+0.472x+0.351x+0.605x+0.703x+0.623x+0.466x+0.893x+0.901x+0.895x+0.878x

其中袖身造型、前腋下形态、后腋下形态、袖山造型、衣袖整体外观、前举45°袖肥舒适度、前举90°袖肥舒适度、侧举45°袖肥舒适度、侧举90°袖肥舒适度、袖身舒适度、腋下舒适度、前举最大舒适角度、前举最大压迫角度、侧举最大舒适角度、侧举最大压迫角度分别用xxxxxxxxxxxxxxx代表。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第一主成分中袖山造型的系数较大,所以把第一主成分定义为静态美观因子;第二主成分中前举最大压迫角度的系数较大,所以把第二主成分定义为动态舒适因子;两个主成分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样衣的性能。样衣的美观性指标值越高则美观因子得分越高;样衣舒适性指标值越高则舒适因子得分越高。

(3)聚类分析

分析过程中,分别把15件样衣分为3类、4类及5类。通过对聚类结果分析,发现分4类时,各类别间分类清晰、合理,能够满足本次研究需要。其中表2给出了各样衣经聚类分析后的性能评价情况,舒适因子得分较高,美观因子得分居中,称之为舒适型;美观因子得分较高,而舒适因子得分居中,称之为美观型;动态因子和静态因子得分均较低的样衣,其舒适性和美观性都较差。身袖交叉点最大的三件样衣O5,O5,O5因腋下有较多的重叠量舒适性最佳;身袖交叉点其次的O4,O4属于美观舒适型,而O4属于美观型;而按常规理论,身袖交叉点底且袖中心线倾斜角度大O1,O2,O1,O2因属于美观型,但其结果为美观和舒适性均较差。不难看出,两参数相互影响,不能简单的说,身袖交叉点越高,舒适性越好,美观性越差;袖中心线倾斜较越大美观性越好,舒适性越差。但身袖交叉点比袖中心线倾斜角对样衣美观性、舒适性影响明显。

表2 样衣性能评价

三、结论

插肩袖结构设计制图中,参数袖中心线倾斜角、身袖交叉点位置同袖山和袖肥高一样,影响着袖子的静态美观性和动态舒适性,特别是身袖交叉点位置影响明显。其中身袖交叉点与袖肥正相关,袖中心线倾斜角与袖山高正相关。

以袖中心线倾斜角和身袖交叉点为主要设计参数的结构设计方法,得出对于胸围为92cm的合体插肩袖,袖中心倾斜角为40°到42.5°间,身袖交叉点为5.9cm左右较能达到静态美观动态舒适(样衣AO4,BO4)。为研究静态美观动态舒适的合体插肩袖该两参数与胸围间的关系提供思路方法。

[1] 姚怡,徐正良.插肩袖袖山高与袖中线角度的关系[J].纺织学报,2011,(1):96-99.

[2] 彭炜. 服装结构设计中插肩袖的结构设计原理研究[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研究,2011,(5):30-32.

[3] 戴鸿, 袁燕, 蒋晓文.插肩袖的结构设计[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12(3):248-250.

[4] 王秀芝.插肩袖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技巧[J].国际纺织导报,2005,(9):77-79.

[5]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34-242.

[6] 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34-359.

[7] 季晓芬,孙莉,黄晓岩,等.插肩袖的造型与纸样研究[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17(2):95-98.

[8] 邹平, 刘荣良, 温兰,等. 插肩袖结构的逆向思维设计[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4-7.

[9] Janice Huck, Oprha Maganga and Younghee Kim, Protective overalls: evaluation of garment design and f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9(1):45-61.

[10]庄楚强,何春熊.应用数理统计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79-184.

Research on Parameter of Women’s Fitting Raglan Sleeve

LOU Ya-fang1, ZHANG Zu-fang2, WEI Jun-li2

(1.Fashion Institute, Zhejiang Textile & Fashion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2.Fashion and Art Design Institut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China; )

Not only armhole width and crown height but also tilt angle of sleeve center line and intersection of body and sleeve are the parameters of fitting raglan sleeve.The paper uses a method whose independent variable are tilt angle of back sleeve center line and intersection of body and sleeve, which would be introduced. To found the regression model about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between armhole width and crown height, the samples in which the numerical value of parameter is deferent are done. And at las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aesthetics and comfort of raglan sleeves, the samples which are made by the method are be scored about their aesthetics and comfort,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s well as cluster analysis is used. The numerical value of parameter is also found with which the sample is of aesthetics and comfort.

Raglan Sleeves; Tilt Angle of Sleeve Center Line; Intersection of Body and Sleeve;Aesthetics and Comfort

楼亚芳(1977-),女,讲师,研究方向:服装样板和理单跟单.

TS 941.19

A

2095-414X(2014)02-0039-03

猜你喜欢

交叉点倾斜角肩袖
基于分裂状态的规范伪括号多项式计算方法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non-English versions of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for screening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lndia:A meta-analysis
围棋棋盘的交叉点
开缝圆柱缝隙倾斜角对脱落涡的影响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区域重力异常值的交叉点平差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