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昌吉州草地生产力年际动态分析

2014-12-21任玉平王高峰陈爱莲王吉云

草原与草坪 2014年1期
关键词:昌吉州样方草甸

黄 军,赵 炎,任玉平,王高峰,陈爱莲,王吉云

(1.昌吉州草原站,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3.昌吉州治蝗办,新疆 昌吉 831100)

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是草地保护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掌握草地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制定草地保护和建设政策、指导草原畜牧业生产、加强草地监督管理、保障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的“3S”技术,以不同时空尺度的大容量遥感影像、空间定位信息描述空间对象,在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支持下实现空间信息的动态更新、管理和分析,为宏观资源与生态监测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1]。草地监测工作也顺应这一技术潮流,进入以“3S”技术为主的时代,从传统的地面调查、监测,到结合遥感影像判读、分析。笔者在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草地资源及生产力动态评价中,调查路线、样地设置及选点方面利用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和GPS定位,具体调查及分析采用常规方法,以期监测草地生产力动态变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位于 E 85°17′50″~91°32′15″,N 43°06′31″~45°38′50″,海拔280~5 445m,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市。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东西横亘的天山,北部为浩瀚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北部为将军戈壁,卡拉麦里山、北塔山此起彼伏,中部为天山北麓山前平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山区夏季降水充沛;北部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年日照时数为2 600~3 000h,年≥10℃积温为2 300~3 600℃,年平均气温6.8℃,年均降水量190mm。土壤分布自南向北依次呈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的垂直地带性变化[2]。

1.2 样地设置

根据昌吉州7县市卫星遥感影像和草地类型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依照文献[3]的方法,在草地监测关键区域和重点监测草地类型分布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作为定位监测样地。2006~2010年生产力监测共布置样地97个(其中,2006~2007年监测木垒县、奇台县、阜康市、昌吉市和玛纳斯县五县市42个样地),共有7大类,其中,高寒草甸10个、山地草甸15个、温性草甸草原8个、温性草原13个、温性荒漠草原14个、温性荒漠29个、低平地草甸8个。

1.3 样方布置

一个样地内布设3个样方,样方为正方形,样方间隔距离不超过250m。草本及半灌木草地布设样方的面积1m2,每个样方3次重复,小半乔木及灌木草地布设样方的面积为100m2,不做重复。

1.4 草层高度

测定草地植物自然状态下,草丛叶层集中分布部位的平均高度。

1.5 植被盖度

样地内取1m×1m样方5个,采用一个面积为1m2并用细线分割成10cm×10cm方格网的样方置于草地上,按不同植物冠投影占有的方格数的方法统计盖度[4]。

1.6 生物量测定

2008~2010年植物生长季7月上旬~8月上旬调查测产,采用齐地面刈割,鲜草装袋称重。

2 监测结果

2.1 草地植被类型

昌吉州主要草地植被类型9大类,天然草地面积585.6万hm2,可利用面积520.7万hm2。其中,荒漠类390.6万hm2,面积最大,占到总可利用面积的75%,其他类型草地面积分别占总可利用面积不到10%(表1)。昌吉州自南向北依次呈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的垂直地带性分布。高寒草甸优势种植物有细果苔草(Carexstenocarpa)、线 叶 嵩 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仰卧早熟禾(Poasupina)、高山早熟禾(P.alpina)等。山地草甸优势种植物有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tianshannica)、仰卧早熟禾、老鹳草(Geraniumrectum)、委陵菜(Potentillasp.)、草原糙苏(Phlomispratensis)、紫花鸢尾(Irisruthenica)、线叶嵩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羽衣草、老鹳草、苔草等。山地草原优势种植物有羊茅(Festuca ovina)、针茅(Stipacapillata)、冰草(Agropyroncristatum)、草原苔草(Carexliparocarpos)、冷蒿(Artemisiafrigida)、万年蒿(A.gmelinii)、新疆亚菊(Ajaniafastigiata)等。荒漠草原优势种植物有锦鸡儿(Caraganaroborovskyi)、白滨黎(Atriplexcana)、喀什蒿(Artemisiakaschgarica)、针茅、羊茅、草原苔草、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驼绒藜(Caratoideslatens)、假木贼(Anabasisbrevifolia)、小蓬(Nanophytonerinaceum)、木 地 肤(Kochiaprostrata)、博 乐 蒿(Artemisiaborotalensis)等。荒漠优势种植物有博乐蒿、顶羽菊(Acroptilonrepens)、驼绒藜、假木贼、小蓬、木地肤、木碱蓬(Suaedadendroides)、樟味 黎(Camphorosmamonspeliaca)、叉 毛 蓬(Petrosimonia sibirica)、猪毛菜(Salsolabrachiata)、角果藜(Ceratoidesarenarius)、骆驼蓬(Peganumharmala)、刺叶锦鸡 儿(Caraganaacanthophylla)、琵 琶 柴(Reaumuriasoongorica)、镰芒针茅(Stipacaucasica)等。平原区主要是黎科植物,山区主要是菊科、禾本科、豆科、莎草科植物[2]。

表1 昌吉州各草地可利用面积Table1 Area of available rangeland in Changji Prefecture hm2

2.2 草地植被监测

与1988年第1次草地资源调查相比,草地植被优势种明显减少,现存的优势种也不是特别明显,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植物种类中杂类草比例最多,在荒漠草原、荒漠类型中,植物种类单一,木地肤、驼绒藜等优良牧草几乎消失,一年生和短命植物所占比例加大。低地草甸类型仅奇台县由于实施禁牧而得以保存,其他县市因草地退化低地草甸已经消失。

表2 草地植被状况Table2 Vegetation condition

2.3 草层高度监测

2006~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天然草地植被在草甸区、草甸草原区和低地草甸区长势最好,草层高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图1)。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层高度与1988年相比变矮,草层降低幅度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分别是20.0%~77.6%、48.3%~62.2%、22.3%~54.6%、31.3%~59.7.6%;山地草甸草层高度高与1988年相比增高,草层增高幅度28%~178%;低地草甸草层高度2007年比1988年增高14.3%,2010年比1988年下降80.7%。

图1 监测年度各类型草地草层高度变化Fig.1 Variation of community height in monitoring period

2.4 草地植被覆盖度监测

监测年度草地植被覆盖度与1988年相比除荒漠草原下降外,其他类型有上升也有下降。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度2008年无变化,其他年度覆盖度下降明显,下降幅度12.7%~33.3%;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2006、2007年分别较1988年上升了0.8%、7.6%,2008~2010年分别较1988年下降了13.9%,4.3%和1.1%;草甸草原除2007年上升1.7%外,其他年度都下降,下降幅度在8.4%~33.3%;典型草原植被覆盖度2007、2009年上升8.0%、1.8%,2006、2008、2010年分别下降了20.9%,23.1%和0.6%;低地草甸2007、2010年分别下降了70.0%、13.4%(表3)。

2.5 草地生产力监测

草地鲜草产量,山地草甸和草甸草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寒草甸各监测年度产量均下降,下降幅度26.3%~43.5%;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原2006~2008年产量均下降,下降幅度10.5%~50.3%,2009、2010年产量均上升,上升幅度6.1%~55.0%;低地草甸2007、2010年产量分别下降78%、26.5%,2008、2009 年 产 量 分 别 上 升 了 37.9% 和124.3%(表4)。

表3 草地植被覆盖度Table3 Coverage of rangeland vegetation %

表4 草地生产力监测Table4 Rangeland productivity kg/hm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5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各草地类型植被不同程度退化。植物种类减少,草群结构单一,某些优势种出现频率很低,一年生和短命植物比例增加,毒草如醉马草(Achratheruminebrians)大量出现;草层高度不同程度下降。除山地草甸外,高寒草甸、草甸草原、草原和荒漠草层高度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植被覆盖度降低。除荒漠外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低地草甸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草地生产力不同程度下降,但2009~2010年草地生产力有所上升。

3.2 建议

基于“3S”技术的草原监测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个别地区已经将“3S”技术应用到草地监测的各个领域,建立了草地生产力、草地退化以及草地灾害等的数据模型[5],对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决策及预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现在“3S”技术在昌吉州草地监测应用中还不广泛和深入,监测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固定监测点仅仅停留在GPS定位上,固定监测点没有任何的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气象站点,完全靠大量人力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受到影响。建议:(1)进一步加大草地监测投入,利用“3S”技术建立起完善的草地监测预警网络;(2)全州草地资源总体上退化趋势仍未改观,草地生产力特别是荒漠草地生产力低下,对此,要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同时,加强对本地野生牧草品种的采集驯化和培育,加强天然草地改良;(3)尽快制定草地生态功能区划,加快制定和完善草地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

[1] 米兆荣,张耀生,赵新全,等.NDVI和EVI在高寒草地牧草鲜质量估算和植被动态监测中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0,27(6):13-19.

[2] 任玉平,冯海记,朱进忠,等.昌吉回族自治州草场资源调查报告[M].新疆民族出版社,1988:3-4,22-45.

[3] 唐川江,周俗,张新跃,等.基于“3S”技术的四川省草地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技术设计[J].草业科学,2004,21(12):33-36.

[4] 刘德福.草地调查与规划学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0-44.

[5] 严瑞瑞,杨桂霞,张宏斌,等.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牧草产量及载畜力估算[J].草业科学,2010,27(12):140-147.

[6] 韩天虎,孙斌,张贞明,等.甘肃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9(2):74-75.

猜你喜欢

昌吉州样方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
山地草甸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武功山山地草甸的成因调查
新疆昌吉州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现状与恢复研究
校政企战略联盟背景下昌吉州外向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