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校分类办学与特色化发展研究

2014-12-17刘鸿雁孙百臣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辽宁省办学大学

王 刚,刘鸿雁,孙百臣

(渤海大学 金融与商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中国大学面对共同的生源和社会需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所谓大学趋同性是指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相互间平均化或一致化的动态行为过程,即形式表现相似,办学目标趋同。本文从高校趋同角度分析,引导辽宁省各层次高校分类办学,并形成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辽宁省高校分类办学的基本情况

表1 “985高校”九校联盟(C9)名单

(一)辽宁省“985高校”

“985高校”系指“985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世界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为九校联盟。(表1:九校联盟名单)截止2011年末,共有39所高校,其中辽宁省的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入选。(表2:辽宁省985高校名单)为了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共有13类33所高校,辽宁省没有一所高校入选。

表2 辽宁省“985高校”名单

(二)辽宁省“211高校”

“211高校”系指“211工程”(211 project),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的各方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它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辽宁省有四所高校入选。(表3:辽宁省“211高校”名单)

表3 辽宁省211高校名单

“小211工程高校”是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使这一地区一批普通本科高校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改委和教育部实施了这一工程,涵盖了24个地区,一个周期为五年,计划支持100所地方普通高校,入选多为一本高校,辽宁省有五所大学入选。(表4:辽宁省“小211高校”名单)

表4 辽宁省“小211高校”名单

(三)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

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全国成人高校共计34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校1所。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共计45所(含985、211院校),这里的普通高校特指除了“985高校”、“211高校”及“小211高校”之外的36所本科高校。

(四)辽宁省普通(专科/职教)高校

辽宁省普通(专科/职教)高校共计49所,包括两部分,一为各类专科学校,二为职业教育学院,在这里不一一详述。

二、辽宁省高校分类办学与特色化发展建议

(一)辽宁省“985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中国“985高校”可以借鉴美国常春藤盟校①①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是美国东北部一批在学术上和社会上享有盛名的高等学校的统称,它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和康乃尔大学。、英国罗素大学集团②②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成立于1994年,由24所英国研究型的大学组成,它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伦敦国王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埃克赛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华威大学、杜伦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澳大利亚八校集团③③澳洲八校集团(Group of Eight),包括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办学经验和特色,打造中国版的“985高校联盟”,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高校的办学模式。对于辽宁省的两所985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它们所具有的传统优势学科,均与辽宁老工业基础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

1、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紧密合作。目前,大连理工大学与24个国家和地区17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北大学也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同时选派大量优秀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或者聘请海外知名学者和人士作为高校的名誉、客座教授,这种“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流动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由于国内高等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是指挥高校如何行动的风向标,如合作办学、教师交流、聘请国外专家、合作项目等,辽宁985高校的合作关系建立和人才交流,从数量上基本满足985高校的“表层”需求,但是从质量上“里层”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国际一流高校占有比例)值得我们深思。建议:第一,加强骨干教师历练,即在国际一流学术交流海洋中锻炼和成长;第二,优势学科的凝练,即凝练1-2个优势学科或专业作为重点培养,实现重点突破;第三,优秀“科研可塑性”的学生可选择“国内+国外”学习模式,参与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的锤炼;第四,聘请真正国际一流名师讲学,即从量向质进行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国际学术讲座泛滥现象。

2、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举。985高校更多关注研究生培养数量和质量,因为这些相关指标是高校是否能在国内高校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关键因素。但是,本科生是高校生存之源,立校之本,加强本科生教育不容小觑,另外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主要建议有:第一,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为本科生授课,培养基础科研能力,为研究生做好准备;第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即扩大国际生源招收范围,实行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班授课,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这样的国内教育国际化很容易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

(二)辽宁省“211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将“211高校”打造国内先进、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由于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既是“985高校”又是“211高校”,在这里不再累述。由于辽宁大学是一所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一定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以“区域领先、国内上乘”作为成才标准,综合办学实力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享有国际声誉”的海事院校之一,要不断承载这一历史使命,抢抓各种(国家、交通运输部、辽宁省、大连市)机遇,与时代脉搏相吻合,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把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具有航运特色的高等学府。

2、“小211高校”要实现双轮驱动,即“基础建设”与“特色发展”。为了有效支持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结合地方高校的特色,辽宁省五所高校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脱颖而出,但是整体办学特色并不是很明显。主要建议:第一,提高整体办学能力,即包括各层次办学标准的提高;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即“诚朴求是、博学笃行”是其成才的标志;第三,基础教学实验条件整体提升,即借助国家政策优势,结合地方和学校平台全面提升;第四,师资队伍素质结构优化,即积极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呈现梯队发展模式;第五,大学生“四种”能力(即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全面提升;第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即将国家平台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实现互惠互利作用,即“平台是地方的研发基地,地方是平台的实践基地”。

(三)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精英本科生(卓越生)的培养模式。为了提升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每年新入校大学生中,在学生自愿申报、学院推荐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指标,注重对学习状况和态度的全面考察。以渤海大学为例,2012年12月学校党委会通过《渤海大学新时期跨越式发展卓越计划》,这项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理想远大、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基础知识扎实、人文素养水平较高、责任心强,拥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充满人格魅力,对渤海大学有极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的精英大学生,并在未来逐渐成为各领域中大有作为的精英人才,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师、规模以上企业的领导者等等,成为渤海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象征。”主要的特色政策保障有:优秀教师配备、经费保障(包括人均经费、国外名校留学经费、国内名校联读经费)、条件保障(如专用教室、教学设备)、评优倾斜、海外交流学习、创新成果和高级别竞赛资助等。同时,也建立考评机制和退出机制。

2、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成立校企合作学院。辽宁普通高校应该有效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成立为校企服务的学院。第一,为企业服务的合作学院。例如,辽宁科技大学鞍山日报商学院由辽宁科技大学与鞍山报业集团、鞍山异联商务公司三方协同创建,学院宗旨是企业教育培训基地和提高企业知识管理、人才加工和市场竞争实力的智力平台,主要核心业务涉及企业培训、专项企业咨询服务、大型信息交流、大型热点问题论坛、孵化创业项目、政府培训、鞍山经济热点研究等七大领域,这开辟了政府、高校、媒体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第二,为高效服务的合作学院。例如,渤海大学与澳大利亚雅阁酒店集团合作办学成立的渤海大学雅阁学院,学校每年分批派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锦州东一雅阁璞邸酒店,接受国际酒店管理模式教学和实践活动。

(四)辽宁省普通(专科/职教)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打造产学研互动平台的办学思路。这里所说的三大平台是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1)人才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应对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的不变法则。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必须进行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方法,以产学研基地为平台,实现以素养教育和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一体化。(2)科学研究。职教或专科高校的科研要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前提,在产学研平台互动中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彻底转变为职称、评奖和经费而做研究的思想。科研只有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迸发生机与活力,进而才能形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社会服务。主要服务形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的作用,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活动; 利用高校具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学者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③利用高校资源与社会、企业共享。这些服务拓宽了产学研的联系渠道,进而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办学能力。“双师型”教师是指一名教师既有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工程师(技师)的实践能力,即“专业理论教师技能化,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职教高校区别于其他本科院校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有:第一,利用对口专业高校进行委托培养;第二,让教师到基层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第三,引进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第四,聘用行业专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多渠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这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3、推行“多技能”学生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院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应加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行多技能(证书)制度,倡导在校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必须获取相应的“多技能”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技能,不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总之,不同办学层次高校总是千方百计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从而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在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前,必须把握一定时期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准确分析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抓住机遇,大胆创新,这样的高校一定会在未来的“高校之林”取得应有的地位,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从云飞.谈高校办学的特色培育与特色发展[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2):79-80.

[2]牛金成.高校办学定位研究:内涵、属性与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2012,(4):18-20.

[3]张会玲.产学研结合思想在高校办学中的重要体现[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6(6):17-19.

[4]朱昌彻.特色论——关于高校办学的一点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4-17.

[5]李国志.高校办学特色与特色化的辩证思考[J].教育与职业:研究与探索,2010,(29):9-11.

猜你喜欢

辽宁省办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