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入佳境展“教”功

2014-12-16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物狒狒表达方法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相依,要提高“学”的效率、质量,必须重视“教”的方法、策略。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一、拔节有声,经历学习之旅

《草船借箭》的第二课时是复述课文,刘老师课前收集学生对复述课文所提的问题,并把学生所提的问题分为几个层次,课堂教学时,设计五个回合引领学生经历了愉快的学习之旅,学会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第一回合——简要复述故事。提示:一定要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故事关键内容——借箭的经过。同桌合作,一听一说,再展示,评议是否流利、完整。

第二回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第三回合——凸显人物的形象。提示:展开想象,给人物添加动作、神态……

第四个回合——“视点转换法”。

第五个回合——总结提升。回顾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过程:从说完整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给人物添加动作、神态、语言等凸显人物个性的复述,到视点转换、变序复述等创造性复述。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语言的主体,教师的教看似不经意间的点拨、引导,实则一次次渗透复述故事的方法,一次次提升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在提升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山重水复,体验思考之乐

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对作者、教者、编者都可以“存心诘难”,渗透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思维方法,真正学会独立学习。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如果有人能准确地复述我所说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来不准备有些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世无补的。”怀疑是探究的触须。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细腻的阅读品质和批判的阅读精神。

三、以我观物,珍视个性之感

林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以我观物》上是这样引导的。

先是看图片“狒狒”,感知“以我观物”的内涵:谈看图片的第一感觉(可爱、淘气、强壮、神奇、高大、高傲、沉思……),并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生1:狒狒握着拳头说:“看我的肌肉多么强壮,看我的身材多么高大,你们谁能像我这么威猛!”(突出“我”)

生2:瞧那他结实的臂膀,那高傲的神情,分明就是一个大力士。(站在他人的角度)

生3:嘿嘿,我是一个大力士,不管什么都能举起,你们能行吗?看你们多么无能。我还是小淘气包,不管多么高的山崖,我都能爬上去,还是选我当猴王吧!(淘气的狒狒)

教师总结,点明习作的灵魂:“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色彩。”(王国维)

接着读“行道树”片段,学习“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

看图片“行道树”,说自己的感觉;读张晓风的《行道树》片段,感受“行道树”的孤寂悲凉;听读老师写的《行道树》片段,体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行道树的开心、快乐之情;通过比较三者对行道树的不同看法,明确观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要融入自己的感觉,领悟“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

最后练写,实践“以我观物”的理念。

提示“: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色彩。”注入自己的情感,你就会把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看出不一样的感觉来。带着自己的情感,写一样自己平时经常看的东西。展评片段,突出写什么,站在什么角度,哪里着上作者的色彩?

在感知“以我观物”的内涵后,借助实例学习“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再练习写片段,实践“以我观物”的理念,层层推进,让“以我观物”的理念根植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思考、思维的方式,珍视自己的独特感悟,不随波逐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之,教师要重视在“教”上下工夫,精心设计,着眼于教,着力于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探究之旅和个性成长之旅。

猜你喜欢

观物狒狒表达方法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狒狒羞红了脸
有群狒狒在打斗
观物取意2018“正艺术”油画作品展
一诺千金的狒狒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