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重阳诗作的情感寄托

2014-12-12徐盈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佳节重阳节重阳

徐盈

(青岛大学文学院)

唐代重阳诗作的情感寄托

徐盈

(青岛大学文学院)

重阳作为古老的节日风俗,至唐成为官方规定的三节之一,反映到唐诗中便形成了大规模的重阳诗创作。在独特的重阳节俗背景下,诗人在登高宴饮、赏菊饮酒之中寄托着感时伤逝、思归怀远、生命意识的思辨,散发着独特的审美魅力。

重阳诗 唐诗 情感寄托

重阳诗,是作于重阳节及以重阳节为背景的诗作,时间为九月九日,也包括九月八、九月十;内容以重阳传统民俗活动为主,如登高、宴饮等,意象囊括菊花、茱萸等;按创作目的主要分为应制唱和、个人抒情诗两大类;情感上与登高诗、悲秋诗、思乡诗、送别诗等类互有指涉。这种重阳诗最早见于魏晋时,唐代开始大规模出现。由于重阳节形成的特殊背景,萌芽之时便与古人独特的时空观念紧密相连,同时意味着一种集体性的民族记忆与情感,基于此,重阳诗在情感寄托上也呈现出较为独特的景观,也使其与悲秋诗、送别诗、思乡诗等逐渐合流,其情感寄托大致可分感时伤逝、思归怀远、生命意识的思辨三类。

一、时间性与感时伤逝的情感旨归

重阳在秋季,古老的时间观念与宋玉《九辩》以来基本定型的悲秋传统使得重阳节俗的时间性得以突出,秋季不仅影响着重阳诗的景物表达,更深层次影响着诗人的情感积淀。年复一年、秋来凋叶的自然现象使诗人很容易联系时光、人生短促,加之唐代重阳节俗时间的延长使诗人的种种情绪更为敏感、深化。这种感时伤逝的情感旨归主要有三类:

其一是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善以独特笔触捕捉内心敏感情绪,面对秋风落叶的情景不免将之与人生联系,感慨时逝易碎。这类情感主题在唐诗中并不少见,遇到重阳的盛况佳节时就更明显、突出。白居易云:“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司空图《重阳四首》之一云:“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一“减”、一“添”、一“又”中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之感描写得更为直白。又如耿湋《九日》: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哪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强游”、“发稀”等词已点出了诗人在重阳的状态,身体不佳却强打精神,发丝稀少以至不敢插茱萸,大有“浑欲不胜簪”的年老之愁。

其二是及时行乐的慰藉。在时光易逝的感慨中,诗人深刻体会着人生的短促,转而以及时行乐的呼吁来慰藉内心的忧虑。杜荀鹤作《重阳日有作》: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一作更)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塚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迴。

重阳佳节之际,诗人却认为与其执著世俗,不如珍惜当下。在这里,诗人似乎对生死名利全无顾及,大有尽欢之感。徐铉也曾云“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终有一死的人生,一抔黄土掩风流的生命,何不能摒弃世间繁杂,尽情行乐。司空图“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等句也有此意。“日未沈山且莫回”的姿态却如同最后的狂欢,故作旷达以宽慰人生困境,却带给读者更深沉的担忧。

其三是感时忧事的喟叹。佳节却面对满目疮痍,秋日萧瑟与战乱、民蔽、国难之世相应,不免让人更加敏感,倍觉忧愁,在重阳诗作中诗人自然是满纸辛酸泪,其中以杜甫为代表: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杜甫《九日》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一作乾坤)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以“诗史”著称,其对家国天下的关切之情也真切动人。《九日》上四句写九日登高,今昔对比,白黄相对渲染了忧愁之色。后四句抒情叹世,世乱路难,既在客旅之中,更忧家国之路,仇注云“两句中含多少伤悲”。《九日登梓州城》一诗中“悲歌,家不忍言。醉眼,国不忍见。兵戈阻于关塞,此家国所以两愁也”。伊昔与如今虽同为重阳日,却不堪回首,兵戈、关塞与家国担忧应目即是,在重阳佳节之时更易感时怀忧,此意无穷。

除杜甫外,其他诗人也多有相关的重阳诗作,如:吴融《重阳日荆州作》“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齐己《庚午岁九日作》“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司空图 《重阳山居》“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等,重阳诗中对世积乱离、亲故离散的深切描写,遥隔千年仍以其真挚肺腑之语触动人心。

二、空间性与思归怀远的情感寄寓

重阳的重要活动即登高,而登高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与登高相关的诗句,如《卫风·氓》“乘彼诡垣,以望复关”、《周南·卷耳》“险彼高岗,我马玄黄”。至魏晋,曹操《观沧海》、曹植《临观赋》、王粲《登楼赋》更进一步成熟。到唐,登高既是重阳节俗的重头戏,也是积淀已久的文学主题。登高意味着脱离日常空间,面临无际自然,由此引出的情感寄寓主要可分为两类:

其一是羁旅思归。传统民俗有着巨大的感召力量,岁时节令之时,对游子来说每次都是思乡情感的蓄积与喷发,重阳节亦如此,在重阳诗中较为常见,仅举以下几首作为参考: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一杯今日醉(一作酒),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 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韦庄《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朝把酒复惆怅,忆在杜陵田舍时。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身在异乡他国,心却遥望故乡、思念亲人与挚友,旅居的飘零之感与重阳秋景相应,更添惆怅之情。诗人们在重阳为客思归,忆昔相聚而倍感留恋。畅当也曾在重阳欢聚的氛围中流露出了忧愁孤独之感,其诗写道:“羁旅逢佳节,逍遥忽见招。同倾菊花酒,缓櫂木兰桡。平楚堪愁思,长江去寂寥。猿啼不离峡,滩沸镇如潮。举目关山异,伤心乡国遥。徒言欢满座,谁觉客魂消。”在欢欣的宴席上却独自品尝伤心寂寥,对家国的忧伤与思念也湮没于席间觥筹交错之中,“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越是热闹圆满却越衬托出诗人惆怅之感。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惆怅之情则更显沉痛与凄凉,如薛逢在《九日雨中言怀》中写:“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单床冷席他乡梦,紫搬黄花万里秋。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更具切肤之悲,孤独落寞之感与无助凄怆之情倍显强烈,令人不忍卒读。“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种羁旅思归的重阳诗源于诗人在佳节中的悲愁,情为景触,景为情映,发而为诗,又更增悲愁。

其二是望远送友。时逢佳节,本该欢聚却要送友惜别,因而重阳诗中的别情也占有一定位置,如以下几例: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李祐嘉《九日送人》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萧颖士《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除上举几例外,还有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刘眘虚《九日送人》、司空曙《九日送人》、方干《重阳日宋洛阳李丞之任》等诗。唐代重阳送别之诗虽蕴含着“沾裳”、“断蓬”的离别之伤,但也不乏昂扬激励之作,在表达相思之外,更以“扬才盛五都”、“明时当盛才”之语体现着文人自信抖擞的精神风貌。

三、时空交合的特殊性与生命意识的思辨反思

在悲秋、登高传统与重阳节俗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落木萧萧满目秋且适逢佳节登高远望,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诗人从日常的时空中得以脱离,在自由无缚与空旷广远的时空下、在有限的自我与无限的天地宇宙之间品味着邈远苍茫之感,反思着自我与生命。李白叹“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杜甫言“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储光羲云“少年自古未得意”、杜牧语“古往今来只如此”等,充满着宇宙时间之思与生死穷通之辨,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和深刻的情感力量促人思考。

就重阳节俗时空交合的特征来说,在 “伊昔”与“如今”、“去年”与“今日”的对比中,在“抱病”、“白发”与“衰颜”的映照下诗人感时伤逝之情被渲染得愈加浓重,而在“战场”、“南国”、“兵戈”、“关塞”、“群盗”、“世乱”、“逃难”的惆怅之中,不仅饱含诗人对“故园”、“故里”、“故山”的关切,也蕴含着诗人的黍离之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之一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刘兼《重阳感怀》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漫,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司空图《重阳山居》

以上几例作为唐代重阳诗的代表,都具多重意味,不论感时伤逝,还是思归怀远,都非单一性的。诗人们惯于在一首重阳诗中同时表达多重的情感寄托,这种主题的多义性不仅折射着诗人情感寄托的深沉复杂,同时也展现着唐代重阳诗多重性的审美意蕴。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唐代重阳诗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寄托。汉代重阳日已经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习俗,到魏晋之际出现了部分重阳诗作。至唐,情感的积累、文化的积淀以及官方重阳赋诗的惯例等都使得唐代重阳诗走向成熟。可以说,正是这种种因素使唐代重阳诗达到了一定数量与规模,同时在情感寄托上更加丰富动人。考察唐代重阳诗不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诗歌发生发展的脉络,而且对从民俗、发生的角度做出诗歌研究的新探索、新尝试都不失为一条曲径通幽之所在。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唐)杜甫.杜诗详注[M].(清)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9.

猜你喜欢

佳节重阳节重阳
每逢佳节胖三斤
话说重阳
元宵佳节醋飘香
写在重阳(外三首)
每逢佳节胖三斤
爱在重阳
重阳话“高”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