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博物馆事业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2014-12-12刘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未来建设发展

刘畅

[摘 要]本文从中国博物馆建筑功能、公共文化空间的展示、博物馆规范化的管理与现代化营销意识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及变化。

[关键词]中国博物馆;未来;建设;发展

目前,根据国家文物局2013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中国的博物馆已有4165家,从博物馆举办的主体看,国有博物馆3354家,民办博物馆811家。从博物馆分类看,综合类1648家,历史类1751家,艺术类364家,自然科学类187家,其他类(含专题类)215家,仍以综合类、历史类为主。虽然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但如何提升博物馆质量,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博物馆,仍是当前博物馆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智能化的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做为收藏、研究和陈列文物标本的机构,需解决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和陈列这三项基本功能。而这其中的每一项基本功能中又有着许多不同的具体功能要求。由于博物馆建筑中珍藏的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博物馆建筑的安防和消防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博物馆建筑要具备全面而严密的防护能力,这主要是由博物馆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因此建造智能建筑对博物馆建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应用于博物馆建筑,可以实现对空调设备精准的控制,营造一个完整的恒温恒湿的人工环境,对博物馆展品的收藏、开放与长久发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以将安全防范系统及火灾消防报警系统集成在同一系统平台中,从面极大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和防火防盗能力,减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充分的保障馆藏文物的安全。采用集中电脑控制,通过对全馆的机电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统一调配所有设备用电量,可以实现电负荷的最优控制,有效节省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博物馆建筑智能化系统使博物馆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作为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多样性

从外部建筑空间到室内展示空间,使博物馆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开展出几近无限文化空间创造。博物馆的公共文化空间,即包含收集文物、保管、调查、研究的空间,也包括提供多样可观性展品的文化空间,同时还应该包含强化技能,提供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作为精神功能与使用功能并重甚至突出精神功能的特殊文化建筑类型——博物馆建筑来说,比一般公共类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造型。独特的建筑造型不仅仅是个藏品的容器、更象是一座巨大环境艺术雕塑,以此来吸引观众、给观众第一印象来调动观众的参观兴趣与参观情绪,便于人们对该馆的识别与记忆。博物馆内部文化公共空间的营造,摆脱简单化的文物推砌,追求有别于中国传统的以展柜藏品为主的博物馆展示方式,通过创意性的选取和组合,抓住展品与展品之间、展品与关联物之间有机联系,令精彩的个体在特定的展览空间、文化空间内产生联想,更多的反映人们过去的生活、反映社会发展状态。根据馆藏文物的范围、类别、质量等特点,科学设置内容丰富,人性化的文化展览。从观众进馆到结束参观的全过程中,博物馆必须从各角度、各个方面去关心和照顾观众。让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文物与展览,而是置身于一个由众多不同主题文化空间组成的文化休闲场所,有多媒体数字影院、有青少年社团和其化社会组织文化活动的场所、有博物馆商店等。将博物馆建成集历史探索、文物欣赏、艺术展示、文化休闲、服务娱乐于一体文化场馆,适应不同的观众群,服务中国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博物馆规范化建设

我国基层博物馆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居多。这些中小型基层博物馆,有的文物收藏不足一万件,且多为一般文物,珍贵的文物很少,存在着文物收藏并不丰富,文物的陈列也不高雅,科学研究也不精深的实际问题。如果这些基本工作得不到扎实有效的执行,博物馆基本的价值体系得不到实现。博物馆的本质是文化。那么其工作人员理应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优化博物馆的用人机制,解决好博物馆馆长及专家团组的用人问题。博物馆馆长与专家团组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形象代表,只有用人得当,才能承担起地方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形成相应的专家团队,根据地方历史文化现象,采集文物标本,丰富文物收藏,并利用地方文物文献资料,实现教育功能,研究地方文物文献资料,传播地域文化,使地域的、局部的文化,变成民族的甚至世界的文化。目前,中国博物馆正在行业内推行定级评估工作。根据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以及工作特点,按照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进行了划分,分别设置相应分值。通过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博物馆评价指标体系,让博物馆在周期性的自我评估中肯定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四、树立现代化营销意识

在当代的社会中,博物馆的社会角色日趋多元,社会责任日益加重。从外而言,观众希望博物馆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他们对博物馆的期望一天天提高;从内而言,博物馆专业社群的水准逐步提升,博物馆界的自我期许也比以前明显增加了很多。博物馆属于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来参与,目前博物馆相对于社会来说还是个较独立的部门,大多数人到博物馆里来是抱着单纯接受教育的心理,而没有想到怎样参与、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更不能把博物馆当作是与自身及社会发展相关的一种事业。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博物馆长期以来围绕文物做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观众的服务。博物馆树立现代营销意识,就是要在经营管理上注意营销。建立形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争取社会资源。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收取市场可以负担的费用。营销是数种活动的结合,将营销手段看作是一种关于认识观众、了解需求,进而吸引他们到馆参观的方法研究。目的即为吸引观众到馆参观,并进一步认识博物馆藏品、设备及服务项目。借荐市场模式,它可以透过许多方法达成,如广告、宣传与公关。有效的营销能够保证博物馆的存续经营。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康孚环境控制公司:《博物馆技术方案》1999.2.5

[2]雪伦·狄肯曼:《如何行销博物馆》澳大利亚博物馆协会出版。

猜你喜欢

未来建设发展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