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单元文本 实现读写巧迁移

2014-12-11徐显城陈贵忠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警句鲈鱼黑板

徐显城 陈贵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四”的作文要求大概如下: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作文。

1.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想一想获得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2.从平时收集的名言警句中,选择对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写一写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3.写一幅漫画故事对你的启示。

一、抓整体,寻找启示

在学习完本单元的4篇课文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关于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2.整理材料,思考后填充下列表格。(准备时间一周)

(注:后面三行填写优选的本次习作的素材。)

二、抓联系,提炼启示

课前,我检查了学生所填的表格,发现有的学生事件与启示联系不紧,是两张皮;有的学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启示也很肤浅。这是小学生认识能力还不成熟造成的。为此我做了如下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一周的准备,你们收集了哪些材料,获得了哪些启示,谁能谈谈?

生:上星期二,下午写字课,老师叫我把生字抄到黑板上,我想这也太简单了。于是,我走到黑板边,拿起粉笔,很快把生字抄完。下来后,我的同座凑了过来,告诉我柜子的“柜”字写错了。我翻开课本看了看,果真把“柜”字右边的“巨”字写成了“臣”字。想趁老师不注意,把字修改好,却被老师拦住了,要我把抄错的字讲给同学听。我的启示是知错能改。

师:从你的材料中,我感觉启示“骄傲自满要不得”似乎更恰当。

生:我有两个表哥:一个大学毕业后,在家里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没有赚一点钱;一个高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现在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好。我的启示是:读书没用,还是打工好。

师:这不是读书多少的问题,而是肯不肯努力的问题。

生: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努力。这样可以吗?

生:我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觉得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幸福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

三、抓构思,写顺启示

作文的构思,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为什么写(主题);分几部分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哪儿详细写,哪儿简略写。

师:课文《落花生》写了几件事,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启示是什么;重点又写了什么;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们通过列提纲的方法就可以明白。

主题: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详略?

生:因为父亲说的话最直接揭示主题,所以要详细写。

师:同学们可以参照《落花生》的思路来写。

生:我写春天养蚕的事。好朋友送我几条蚕,我辛辛苦苦地为它安置了一个新家,到处采桑叶,细心地喂蚕,清理蚕沙,搭架子让它做茧子。我很想看到蛾子产卵出来,就早早把茧子剪开,没想到不久里面的蚕蛹就死了。我的启示是心急会坏事。

师: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不按规律办事会坏事的。你准备分几步来写,按怎样的顺序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生:我想分为五步来写,蚕安家,喂桑叶,清理蚕沙,搭架子,剪蚕茧。就按我做事情的顺序来写。把体现中心的“剪蚕茧”重点写,其他的略写。

《剪蚕茧》提纲:

主题: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四、抓重点,写好启示

师:《钓鱼的启示》一文,作者是怎样来写出启示的?请读下面的片段。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一)抓细节,写活启示

师:这是《钓鱼的启示》片段,写了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把鱼放了。父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要求很严格。从父亲的神态“平静地说”可以看出,他的话是不容争辩的,是个对子女要求严格的父亲。

生:“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这动作描写中,说明父亲也喜欢这些鱼,但他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师:对,这是一位有远见的父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父亲的这些特点的?

生:写了他的动作、神态、语言。

师:对,作者就是抓住了父亲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来写,让父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抓心路,写深启示

师:这段话中,作者还写到了另一个人物就是“我”,那么作者写了“我”的哪些方面呢?

生:写了“我”的语言、动作、心理变化等。重点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师:“我”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生:“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

师:要写好“启示”最好也要能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特别是人物的心理变化。

师:下面开始习作。

附:学生作文

写字的启示

星期三下午的写字课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真让我太难堪了。

下午第一节是写字课,同学们都在教室里认真写字。我也聚精会神地练习着。不一会儿,老师来了,他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你去把生字抄写在黑板上。”我拿起语文书走向讲台,看着上面的生字用粉笔写了起来:“窃”“锅”……最后一个“柜”字写完了,我拍拍手上的粉尘,大步流星地走回座位,心想多么小儿科的一件事啊。

当我正沉醉在我的书法技艺里时,突然,同桌用手捅了我一下,悄悄说:“张菱,你写错字了。”“笑话,我怎么可能写错字呢?不要开这种愚不可及的玩笑。”我头也不抬冷笑道。“不相信你用书本对照一下!”同桌急了。我猛地一抬头,拿起书本一一对照起黑板上的生字。顿时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脸“腾”的一下全红了,由于一时的疏忽,我把“柜”字后面的“巨”写成了“臣”字。

唉!太粗心了,照着书本写都会写错,真是笨啊!我怎么犯下了一个这么低级的错误?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此刻我心急如焚,不停地抱怨自己,心不在焉地在写字本子上胡乱划着。这时我的耳畔又响起平时妈妈讲过的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于是,我站了起来,走上讲台,想把写错的字改过来,老师看见了,示意我别着急,让我先回到座位上。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四周,仿佛同学们都用一种嘲笑的目光看着我,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我回到座位,头也不敢抬起来,只伏在桌子上。

过了一会儿,大概快下课了,老师来到我身边,说:“你上去,把生字读一遍,再把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跟大家讲讲。”我只好硬着头皮,照着做,讲到最后才把那个错字更正过来。

“骄傲了吧!”老师微笑道。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是啊!骄傲自满,十事九空。endprint

猜你喜欢

警句鲈鱼黑板
江东往来人 犹记鲈鱼美
黑板和粉笔
所有鲜花都是警句
一叶舟
黑板
2019是瑞士“鲈鱼年”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