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乐之家》中自然主义的理性解读

2014-12-11何晓波

参花(上) 2014年3期
关键词:伯莎上流社会巴特

◎何晓波

《欢乐之家》中自然主义的理性解读

◎何晓波

《欢乐之家》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一大特征就是突出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小说里揭示的问题总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然而华顿的《欢乐之家》作品体现的自然主义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这种自然主义具有相对性的特点。本文根据自然主义的理论从另一个视角阐释了莉莉·巴特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欢乐之家 自然主义 解读

华顿以描述本人所熟知的美国上层社会的生活为主要写作风格,她的小说着重描写的主题是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对社会传统习俗的挑战,往往以道德高尚的主人公的失败和妥协为结局。这也使得她的小说具有了悲观宿命的悲剧格调。《欢乐之家》就是这样一部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小说。主人公莉莉追求内心高洁的理想,不愿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但是又无法与现实环境彻底决裂,最终在强大的社会力量下,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了。

一、性格和遗传的受害者

首先,莉莉·巴特这个名字是华顿用来体现该矛盾性的。其中,“莉莉”喻为百合,含有清纯、高洁之意,至于“巴特”二字则含有交换、交易的意思。她的名字通过莉莉·巴特的命运而得以较好地诠释。一直以来,她都希望能通过自己漂亮的长相而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份子。就其性格来说,有着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在她内心深处,既有着善良的一面,也有着邪恶的一面。从一个角度来讲,她希望得到理想世界中自由、高尚、无忧无虑的爱情生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以金钱和男权为主的社会中,她在无强大能力和背景的情况下,只能希望自己嫁个有钱的老公,进而来实现“欢乐之家”中的美好生活,并能将“欢乐之家”永远地持续下去。但是由于她的性格中存在多变、贪慕虚荣、没有主见等弱点,因而属于上层社会中的“欢乐之家”注定会因为她的性格而无法接受她。她本可以通过与家庭条件富裕的帕西结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她对这段感情却不加重视,而去和赛尔登一起散步、聊天,进而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而爱上了赛尔登,所以回绝了帕西要与她结婚的请求。然而,在她内心深处还存在一股较为正义的道德力量,也是这股道德力量常常促使她自己讽刺她自己所不断追求的物质生活。因而,每当她有机会去实现她所一直追求的物质生活时,她却偏偏选择了放弃。她的矛盾之处体现在她对不齿的事不愿去做,对正确的事却又没有勇气去一直坚持。在伯莎写给赛尔顿的情书落入她的手后,她完全可以以此来威胁伯莎,但是她却没有,反而因为坚持正义的道德感而将它焚毁了。她的姑母在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些遗产,虽然不多,但却可以让她用此来还债进而证明她自身是清白的。

二、环境力量的牺牲品

在《欢乐之家》中,通过主人公莉莉为代表来反映出一个处于以金钱和男权为主的社会中的女子的悲催命运。莉莉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因而在男人作为女人经济依靠的现象和靠经济维持婚姻的现象中,这个家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男人通过在女人面前炫富来赢得女人的好感,而女人则必须得诱惑有钱男人与其结婚才能确保自己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对于每一位想要步入上流社会的女人而言,社会也向其提出了必然要求,那就是通过婚姻来使其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她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就如同一株柔弱的海葵,本以为能借助岩石来得以生存,但谁知,事实却并非如此。“在那个社会中,有钱才有依靠,这也是判别一个人具有多少价值的唯一标准。而莉莉的那些女性朋友也都是根据钱来看待她的。”

对于朱迪(Judy)来说,莉莉就是她的秘书,虽然她觉得莉莉的社交能力很不错,但依旧不值得她的尊重,哪怕只是一点点;“从西部来”的哈齐太太(Hatch)和新贵玛蒂·戈梅尔(Mattie Gormer)也只是想把莉莉作为她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桥梁,因而并非真正地把莉莉当作是朋友;伯莎(Bertha)则相对更狠,莉莉在她眼中就是一个炮灰,奸情被识破后的“替死鬼”。至于那些男士——社会的主体,也只不过将莉莉当作是装饰物和依靠男人的附属罢了。例如:帕西(Percy)认为莉莉只是个胆小而懂得欣赏和赞叹他的女人;犹太新阔,罗斯戴尔(Rosedale)只不过认为像莉莉一样的女人可以为他的身价升值,但当莉莉处于困境时,他却毫无援助之心;就那个让莉莉爱慕不已的赛尔登也从未对她热情过,他对莉莉连那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都未曾有过,而在私底下,他与伯莎可以传情,却对莉莉偶尔去了趟格斯·特莱纳住的地方后所引发的谣言深信不疑。他的吝啬、自私和冷漠也是造成莉莉悲剧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并非所有男的都是利用莉莉,还有一个男人是真心对她的,当然,他也是唯一一个,那就是处于底层社会的内蒂,刚开始,莉莉还因为内蒂处于底层社会而看不起他。但当她因为两项罪名被上流社会所厌恶时,只有内蒂还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她。但最终莉莉依旧丧失了重新生活的信念,再多的鼓励也无法再激发她继续生活的勇气。在华顿看来,上层社会的珠围翠绕,道德高尚的人是无法获得的。

[1]封金珂.重审《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悲剧[J].外语教学. 2007(06)

[2]李希萌.《欢乐之家》中华顿对男性权威的解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2)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第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伯莎上流社会巴特
艺术收藏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
浅析伯莎·梅森形象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疯女人伯莎·梅森与简·爱
叶尼塞碑铭威巴特第九碑浅释
浅谈《简·爱》中的边缘人物——伯莎·梅森
上流社会的请举手
巴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