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血糖脑病胼胝体压部MR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的可逆性

2014-12-10谭红艳TANHongya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压可逆性胼胝

谭红艳 TAN Hongyan

张 健2 ZHANG Jian

刘君凤3 LIU Junfeng

计学文1 JI Xuewen

张烜赫1 ZHANG Xuanhe

吴佳芮1 WU Jiarui

宋 博1 SONG Bo

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R室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3.佳木斯市中心医院CT室 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低血糖脑病(hypoglycemic encephalopathy, HE)是昏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由可逆阶段迅速进展为不可逆损伤。目前国内新生儿HE报道较多,但成人HE影像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对成人HE认识不足,成人低血糖昏迷常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及早诊治HE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1]。本研究拟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HE患者恢复血糖前后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区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探讨本病DWI征象的可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02~2013-06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佳木斯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HE患者,均符合HE的临床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就诊时血糖男性<2.78 mmol/L,女性<2.50 mmol/L;②临床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意识模糊、嗜睡、深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2],由主治医师以上神经科医师拟诊为HE。排除MRI或临床诊断为胼胝体变性、脑肿瘤、脑炎、药物中毒、慢性肝病、外伤、脑梗死、多发硬化等导致胼胝体压部病变及伴有严重原发疾病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56±2)岁;35例HE患者均因用降糖药过量、不规律及用药-用餐时间不规律引起,其中降糖药过量13例,22例因饮食下降而降糖药未减量导致;临床表现:3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22例以昏迷就诊,5例出现精神症状、癫痫发作,2例失语,8例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入院时血糖0~2.7 mmol/L,其中5例患者入院检测血糖值为0 mmol/L。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血糖监测 ①记录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检测首次就诊时全血血糖水平。②以50%葡萄糖40~100 ml静脉推注,然后以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血糖恢复正常,并视病情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脑保护、营养支持、抗感染和高压氧治疗。③治疗后1 h,连续每隔1 h行毛细血管血微量法连续监测血糖水平,直至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至发病前的状态。

1.2.2 MRI检 查 采 用GE 3.0T HDX、Siemens 1.5T MRI仪,分别行T1WI、T2WI脂肪抑制及DWI序列扫描 。扫描参数:T1WI:TR 300 ms,TE 9.1 ms;T2WI:TR 4000 ms,TE 97 ms;DWI TR 3700 ms,TE 100 ms,b值取0、1000 s/mm2;矢 状 位 T2WI TR 4400 ms,TE 107 ms。 层 厚4.0 mm,层间距1.0 mm,视野240 mm×220 mm,矩阵256×224,带宽12.60 Hz,激励次数2。所有患者分别于首诊时及血糖水平正常2次以上行MRI检查,参数相同。

1.3 图像后处理 选择病灶DWI高信号层面的ADC图,为避免部分容积效应,参照DWI图像选取病灶最大层面进行测量,设置圆形或类圆形感兴趣区(ROI),面积为0.16 cm2,测量病灶中心区(ADC中心)ADC值及血糖恢复后相应区域的ADC值,以同层面正常白质区作为对照,每个ROI中心区及对照区ADC值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由2名从事MR诊断5年以上的医师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共同测量,记录相应区域的ADC值。如治疗后DWI高信号消失,则测量治疗前相应部位的ADC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病灶DWI高信号区及对照区ADC值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监测 35例患者低血糖持续时间<24 h,恢复时间4~72 h。5例患者入院血糖 0 mmol/L,及时治疗数天内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恢复,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或发病前的血糖值。

2.2 DWI特征 DWI显示所有病灶均位于胼胝体压部中线处,无偏一侧,面积局限、未累及胼胝体全部;胼胝体压部中线处DWI高信号病灶(图1C、图2C、图3A)ADC值明显降低(图2D、图3B),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图1A、图2A),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图1B、图2B);血糖恢复正常后胼胝体压部病灶DWI高信号消失、发生可逆性改变(图1D、图3C),ADC值恢复正常,与对照区ADC值无差异(图3D)。

2.3 血糖恢复前后ADC值的变化 首诊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DWI高信号区平均ADC值为(0.28±0.06)×10-3mm2/s,显著低于对照区的(0.88±0.1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平均降低(67.05±7.40)%。治疗后病灶区DWI高信号消失,病灶区ADC值与对照区无差异。

3 讨论

HE患者既往常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并以昏迷就诊,临床医师常规为排除急性脑出血而行CT检查,但头颅CT对HE无特异性表现,故诊断价值不大[2]。此外,HE患者因昏迷而不能主诉病情,常导致临床误诊、延误有效治疗,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2]。因此,HE的恢复主要在于早期诊断,MRI在诊断HE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DWI序列[3]。国内对新生儿HE相关研究较多,但成人HE影像资料不多,我国东北地区为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的易发区,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更显重要。连立飞等[4]对HE患者进行MRI检查,发现HE病变有很强的区域选择性,主要侵犯大脑皮层、海马、基底节、胼胝体压部及皮层下白质,而且胼胝体压部受损者预后较好,而大脑皮层受损者预后较差。近年随着临床对HE诊断及认识的提高,MRI检查少见侵犯基底节、大脑皮层等较重的患者及胼胝体压部受损者相对多见,且预后良好。

图1 女,64岁,低血糖脑病。入院血糖1.1 mmol/L,T2WI呈略高信号(A),T1WI呈等信号(B),DWI高信号(C)于血糖恢复正常 43 h 后消失(D),就诊时高信号区ADC值为0.28×10-3 mm2/s,血糖恢复后ADC值为0.84×10-3 mm2/s

图2 女,36岁,低血糖脑病。入院血糖0.8 mmol/L,T2WI(A)及T1WI均呈略长信号(B),DWI呈高信号(C),测量ADC值(D)为0.23×10-3 mm2/s,血糖恢复后ADC值为0.70×10-3 mm2/s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细胞毒性水肿[5],而MRI技术尤其是DWI和ADC图在诊断细胞毒性水肿方面非常有效,DWI信号增高、ADC值减低,提示自由水的运动受限[6],在MRI上表现为DWI高信号和低ADC值。连立飞等[2]采用波谱技术对HE患者进行诊断及预后判断;而本组HE患者首诊时大部分症状不一,大多数以昏迷就诊,病灶区DWI高信号的ADC值及差值测量可以更早地发现低血糖脑损害,并准确地判断病灶的转归,该方法简单、迅速、实用价值大。

HE的临床表现可因病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为多样化[7]。本组病例中,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差别大(0~2.7 mmol/L),发现时间早晚不一,昏迷就诊患者均为晚餐进食少、降糖药过量而夜晚发生急性持续性低血糖所致;因用药-用餐时间不规律且白天发作低血糖患者临床常以反复发作为特点,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或癫痫发作。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言行异常或昏迷,均需警惕HE的发生。本组HE患者的DWI高信号可逆性特点为均局限于胼胝体压部中线处,无其他部位受累;病灶区ADC值明显低于对照区,在血糖恢复阶段DWI高信号降低而ADC值升高,通过ADC值的演变过程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Kim等[8]研究发现,DWI序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预后,胼胝体压部受损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本研究发现,患者低血糖持续时间<24 h,即使血糖水平为0,如能得到及时诊治,均可能发生完全可逆性改变,即HE的可逆性改变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然而低血糖持续时间取决于低血糖水平及治疗效果,如血糖水平低、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延长持续时间,加大不可逆损伤的风险。

HE是由于人体血糖过低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其脑部症状可因发病时间的长短及血糖降低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此外,脑组织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不同,其本身无糖原贮备,其能量来源完全依靠血糖。正常血糖水平足够脑组织代谢所需,并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当动脉血中葡萄糖快速下降时,脑组织的耗氧量也减低,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则MRI表现发生异常改变[9]。轻度HE表现为短暂局限于胼胝体压部的高信号,大脑的不同区域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或易损性差别较大。胼胝体压部的髓鞘中水含量较周围组织多,其调节水、电解质失衡的自身保护机制可能不足,因此可能更容易发生细胞毒性水肿[10]。

临床上,胼胝体变性、药物中毒、慢性肝硬化、低钠、外伤、脑梗死、MS、肿瘤侵犯等均可以表现为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是否符合血管分布区等特点进行诊断,但在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低血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1]。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纳入HE不可逆损伤患者及伴有严重原发疾病的患者,由于此类患者病情危重、不宜反复进行MRI检查,临床病例数相对较少,有待今后积累病例进一步总结研究。

总之,胼胝体压部是HE可逆性损伤的最好发部位,病灶DWI高信号区ADC值变化可以准确地评价HE损伤是否可逆,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上应该教育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低血糖的危害性,提高监测血糖的主动性,特别是饮食紊乱、更换降糖药、发热、腹泻时应及时监测血糖水平,从而避免发生成人HE不可逆损伤。

[1] 梁潇潇. 低血糖脑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2例分析.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2): 167.

[2] 连立飞, 李杜娟, 黄丽娜, 等. 低血糖脑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0, 23(1): 21-23.

[3] 樊瑞敏, 何蕴, 赵春水, 等. 影响低血糖脑病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8): 57-58.

[4] 连立飞, 李杜娟, 孙聚葆, 等. 低血糖脑病的影像学特征.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9, 16(6): 331-334, 342.

[5] 胡小辉, 姚长江, 汤前军, 等.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临床分析. 华西医学, 2012, 27(2): 223-225.

[6] 解文箐, 尹小花, 尹洪涛, 等. 低血糖脑病2例报告及影像学变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8): 750-751.

[7] 解伟荣. 低血糖脑病36例临床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8): 1139-1140.

[8] Kim JH, Choi JY, Koh SB, et al. Reversible splenial abnormality in hypoglycemic encephalopathy. Neuroradiology,2007, 49(3): 217-222.

[9] Tait MT, Saadoun S, Bell BA, et al.Water movements in brain:role of aquaporins. Trends in Neurosci, 2008, 31(1): 37-43.

[10] Maeda M, Tsukahara H, Terada H, et al.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with restricted diffusion in a wide spectrum of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J Neuroradiol, 2006, 33(4): 229-236.

[11] Malik AM. The reversible corpus callosum splenium lesion associated with hypoglycemic encephalopathy.Neurohospitalist, 2013, 3(3): 169.

猜你喜欢

体压可逆性胼胝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加强免疫抑制剂管理的意义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利用少量体压传感器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坐姿识别方法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
32例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基于标杆车的汽车座椅人体压力研究
超广义k次投影的线性组合群可逆和可逆性
“镜像”二维相关分析用于水溶液热诱导PNIPMA酰胺基变化可逆性的研究
超声联合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