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囧”文化流行及网络语言的价值意义探析

2014-12-08李晓芳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网络语言

李晓芳

[摘要]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掀起了一场奇特的网络文化——“囧”文化,并由虚拟的网络走向了现实生活。“囧文化”是指因“囧”字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网络语言文化,由于那些五彩缤纷的网络词汇的大量涌现,网络语言正朝向一种文字符号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随着一系列新词汇的出现,不仅网络语言体系自身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传统语言系统也是很好的补充和有益的建构。

[关键词]囧文化;流行原因;网络语言;价值意义

“囧”是一个十分生僻的古汉字,来源于甲骨文,读音为“jiong”(窘),从造字方法上看它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像窗口一样通明透亮,因而引申为“光明”之义。这个在人们语言视野里早已销声匿迹的古汉字,只因人们在网络里赋予了它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意义后,这个已经死掉了的古汉字陡然火爆鲜活起来,竟成了当下网络语言里最流行的词汇,甚至被戏称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由此形成了一种囧文化的新潮。我们所谓的“囧文化”这种网络语言文化,是网民们在网络里创造并使用的一种新的语言形态。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新词汇的出现,网络语言体系一定会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并将成为一种新的语言形态以独特的价值呈现于我们的视野之中。

众所周知,作为“囧”文化的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语言的语言形式,是语言和网络的结合体。作为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针对当代大学生及社会青年对网络语言的热烈追捧,我们有责任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做出必要的探讨和研究。作为语言形式之一的网络语言,它既有一般语言所具有的交流、沟通、承载信息的作用,又有专在网络中使用的特性,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与形式,如“给力”、“山寨”、“雷”、“闪”、“TMD”、“837”等就是当下流行甚广的网络词语。这种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特有的语言符号,不仅反映着人们不同时期的心理、思想与价值取向,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因它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以蓬勃的态势快速地发展起来。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一日千里地流行传播开来,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要者有如下几点。

1.快捷了现代生活

较之常规语言,网络语言具有言简意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极富创新性等种种优长,这些优长使网络语言大大有别于常规语言的特性。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们往往以颠覆常规语言为能事,以制造新奇刺激为快乐,以简易快捷、方便高效为目的,他们要么使用单纯的英文字母,如“GG”(代表“哥哥”)、“PLMM”(代表“漂亮妹妹”);要么使用纯阿拉伯数字,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要么进行大胆缩写,如“贤惠”(代表“闲适得什么也不会”)、“可爱”(代表“可怜得没人爱”);要么使用纯图画性质的符号,如(代表“笑脸”)、“(代表“吐舌头笑”);要么进行英文缩写,如“How ru”(代表“How are you”)、“ASAP”(代表“as soon as possible”)等,真是五彩缤纷得让人眼花缭乱。这些网络词汇与生活词汇的有板有眼、中规中矩相比,不仅能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反映人类的创造智慧,使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几分愉悦有趣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它简约经济、省时省力,为网民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

据统计,网民绝大多数是青少年。青少年既是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又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还是现代生活方式强有力的推动者。上述网络语言的特性非常契合年轻人的气质与心理。青少年人具有开拓创新、打破常规的思维特性,具有干练果断、雷厉风行的处事作风,具有颠覆传统、张扬个性的性格气质,具有高效快捷、简便易行的生活方式。他们在与人交流中注重效率速度,喜欢直截了当,追求新奇刺激。他们的这些个性和爱好与网络语言的特性十分吻合。毋庸置疑,与常规语言不同,网络语言不仅形象幽默、生动有趣,而且方便快捷了网民们的现代生活。这样一种简约经济、方便易用的语言形式怎能不风靡起来呢?

2.折射了人们的思想心态与生活状态

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有着紧密的联系。“囧”文化的兴起正是中国进人信息时代后,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精神、心态的一种折射。它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失意”的文化、一种“自嘲”的心理;而且也反映了现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加码所导致的人们在虚拟世界所寻求的一种情绪释放。从语言层面看,这种释放恰恰不自觉地获得了一种语言的突破,而且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对“囧”字特别钟情的当数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他们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两代人。对比那些经历过革命岁月的长辈们,他们一出生就被套上“幸福”的光环,成了所谓的“温室幼苗”而饱受嘲讽。在物质欲望横流的环境里,他们又被戴上了“堕落”、“垮掉的一代”的帽子而遭人诟病。在当下各种压力剧增的社会现实中,学业、事业、婚姻、家庭、住房等负担陆续压在了他们的肩上,这远不是用“郁闷”、“无奈”等词语就能够表达得了的。“囧”因其一副哭丧脸而成为80后、90后在网络空间自由发泄情绪、表达情感的流行词汇,“囧”就是他们的自画像;“囧”表达的既是一个时代的情绪,又显示了这些年轻人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因此,像“囧”这种符号编码方式甚至被喻为90后的“江湖密码”。另外,这种“囧”文化的网络语言不仅反映着网民的活跃思维能力,而且增添了娱乐的情趣,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追求新奇渴望创新的心理。在这样一个网络文化精神氛围下,网络语言正以一种非主流、俏皮的姿态呈现于人们的视域之中,它既缓解了青年人的紧张情绪,又激发了他们被压抑的创造力,这怎能不在当下的多元文化里流行呢?

3.是“弄潮儿”与“土包子”的分水岭

“囧”这个80后、90后多半认识的字,在虚拟的网络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区分网友类别的一个有效凭据。网络上使用“囧”的网民,在年龄、教育背景、心态上存在着相似性,有些网民甚至说:“不懂这个字只能说明你老了。”有的网民更不客气地说:“不瞳这个‘囧字,你就是土包子。”因此,以“囧”文化为特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言语社团,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而在他们的特殊交流中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只要一个“囧”字或者一个“囧”的表情,就可以迅速得到身份验证,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一个网络用字就可以变得无比亲热,一下子拉近彼此的距离。相反,读不懂“囧”就会被认为是“土包子”、除了被取笑外,永远都走不进这个言语群体。在这追求时尚、崇尚新潮的时代,又有谁愿意当“土包子”而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呢?“囧”文化的流行也就不是什么咄咄怪事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网络语言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翻转课堂在远程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