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2014-12-08王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4期
关键词:脑血栓下肢血栓

王玲玲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王玲玲

目的 研究探讨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心得, 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100例病患资料进行研究,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炎症缓解时间、心理状态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炎症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少, 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而观察组仅有1例,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治疗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手段。

脑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在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发病率较高, 通过研究该病的护理策略和发病原因, 探寻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提高治疗有效率的护理方法,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对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病患资料进行研究, 其中男63例, 女37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41.00±6.54)岁。所有患者无严重的心、肝病患, 无麻醉药成瘾、长期使用镇痛剂或镇静剂以及精神方面疾病等情况。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炎症缓解时间、心理状态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包括身体日常常规检查,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液体出入量进行24 h监测和统计。保证病房内温度适宜与通风良好, 限制陪同家属的人数,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1.2.2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计划能够提高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的体循环和下肢血液流通状态。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脂肪、盐类、糖类的摄入量。应食用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以及高纤维食物, 尽可能控制患者的血液粘稠度。

1.2.3 心理护理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病情持续时间长, 治疗时间久, 因肢体肿胀疼痛往往有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出现, 并慢慢丧失信心与耐心。对于这样的患者, 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 对心理状况进行开导, 对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所产生的并发症与不良感觉进行讲解, 以消除患者因不知情而产生抵触情绪,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息, 提高依从性和配合度。

1.2.4 运动护理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 促进肢体循环系统的恢复。在患者卧床休息时, 应保持患肢高于心脏30 cm左右, 治疗期间对患肢进行按压治疗, 提高静脉回流的正常性。此外对患肢进行适当的按摩也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1.2.5 出血与抗凝护理 出血是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凝溶栓控制, 一般采用静脉滴注肝素3~5 d, 静脉滴注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 控制静脉滴注速度[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x-±s)表示, 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2.0±6.3)d, 炎症消肿时间为(10.0±3.6)d,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出血3例, 非感染性炎症2例。通过护理干预, 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为(16.0±5.1)d, 炎症缓解时间为(4.7±2.5)d, 仅有1例患者发生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炎症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较低,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 观察组普遍情绪稳定、依从性高, 而对照组患者的抵触心理和消极情绪较为严重。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3]:①凝血因子功能降低,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血流速度过慢, 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血细胞极易聚集, 导致血栓形成, 而长期坐卧、运动量过少、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血流速度过慢的主要诱因。此外血液流速过慢也会造成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以及呼吸系统疾病;③血管内壁损伤。造成血小板凝集, 导致血栓的形成。常见的血管内壁损伤包括手术中剧烈牵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静脉附近组织感染造成的感染性损伤或是由于反复穿刺、挤压以及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造成的外源性损伤。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治疗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手段。

[1] 张艳萍.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心得.中国卫生产业, 2013(34):48-50.

[2] 张玉洁.空气压力疗法对脑血栓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2):79.

[3] 曹艳.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12):1693.

2014-07-30]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脑血栓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