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教育、营养三位一体防治学龄儿童肥胖的研究①

2014-12-06栾振昌马志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肥胖症脂肪

栾振昌 马志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1 问题的提出

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它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有很多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或与肥胖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骨关节病、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动脉硬化、脂肪肝、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肥胖症患者,那么你就加入了亚健康人群的队伍,更可怕的是这些由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博士Jamie Mcmanus进一步指出:在一些地区,5个人当中有2个人因超重肥胖影响到健康,需要减肥;2个肥胖人当中,有1人死于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肥胖俨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而言,通过对比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我们发现,我国居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略降、肥胖率上升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与2007年泛美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相一致,报告显示肥胖现象最近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二是由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蔓延。可见,防治肥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本文着重从运动、教育、营养三位一体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2 对肥胖症的相关探讨

根据我国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1]。人们认为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首先,对肥胖的界定不能单凭主观的感觉,而是要通过量化的标准。目前对肥胖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营养指数(充实度、密度),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体重指数(BMI),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测结果进行肥胖标准的评价时,要注意人种及生活水平的差异,例如发达国家BMI的正常范围为20~50,平均值为22,发展中国家BMI的正常值为18.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是20[2]。其次,要想有效地防治肥胖症,就必须弄清肥胖症的成因。肥胖可分为三类:(1)单纯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简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种肥胖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一种肥胖。往往是人们饮食失衡,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2)继发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2%~5%,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3)药物性肥胖,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

学龄儿童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和较小的运动量所引起,从此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针对学龄儿童的单纯性肥胖进行探讨。

3 运动、教育、营养防治学龄儿童肥胖的研究

3.1 运动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3.1.1 机理

肥胖症的预防和治疗的运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预防肥胖症的运动在于消耗体内的能量,而治疗肥胖症的运动,不仅仅消耗体内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运动中以何种物质为能源提供能量。运动的减肥作用是通过运动调节代谢功能,增强脂肪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人体在运动时,大量肌肉参加活动,而肌肉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胡民信等认为运动对肥胖防治一方面通过中、低强度运动加强儿茶酚胺激素调节效应,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另一方面,增大血流量达到对脂肪酸动员的显著效果。

3.1.2 方法

运动被公认为最为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是怎样的运动算是有效的运动。一般认为,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应该是合理的时间(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天中等强度持续练习30~60min),合理的强度(最适运动心率=心力储备×75%+安静心率)的运动,再如“有氧运动+低强度抗阻力练习”的练习方法也被人们所采纳。随着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可选用的运动方法也丰富起来。近年随着对人造氧舱的使用表明,低氧训练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可以作为一种调整肥胖机体血糖代谢的新方法。另外,Sheldahl提出“水中运动”是一种最适宜的减肥项目。“水中运动”即在水池中进行一些身体练习,如蹬固定自行车、步行、慢跑等。与陆地运动相比,它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一,减轻关节承受压力负荷,减少运动损伤;第二,在水中可促进人体产热过程并加强散热过程,整体上增加热量的消耗,另外还可减轻运动中的热感觉,从而使减肥者尽快地适应并提高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3.2 教育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龄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仅仅要重视学龄儿童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重视学龄儿童健康的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学生在校接受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青少年肥胖的易感年龄段(7~9岁)的学龄儿童实施以“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干预,促进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学习等生活习惯,激发超重学生减肥的热情,最终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3.3 营养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营养对学龄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由于学龄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应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学生营养补充,要均衡、全面地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以保证身体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紧张学习的需要。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儿童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与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峰”现象,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因营养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了身材瘦长、低体重的“豆芽菜”;而另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却因营养摄入过量而加入了小胖墩的大军。造成这一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营养知识的缺乏和饮食习惯的不合理。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间的动态平衡是人体保持健康状况的条件之一,而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的生长和智力的发育,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则将影响其健康成长。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失衡,能量呈正平衡状态,因此,健康减肥主要应减少身体的脂肪,并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增加瘦体质量,以此来保证肥胖者的健康。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间的负平衡是减肥的最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4 结语

减肥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手段要科学,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原有的饮食、运动、作息等习惯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肥胖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健康减肥也应从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体力活动、饮食和作息习惯入手,采用运动、营养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的手段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健康减肥方式。

[1]http://www.gov.cn/test/2012-04/19/content_2117320.htm.

[2]黄何平,林添鸿,宁亮生.论肥胖的研究进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3(5):84-85.

[3]郑晶.运动干预对武汉市学龄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肥胖症脂肪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运动减肥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