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坚持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①

2014-12-06黄迎乒李文卿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黄迎乒 李文卿

(郑州大学体育系 河南郑州 45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和“实现自我”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大量的研究和生活实践表明,坚持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途径,在国家加大全民健身投资力度和管理的推动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了空前提高,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相比,受升学压力和社会上一些负性观念影响,中学生在学校从事体育活动往往被看作是不好好学习的表现,致使很大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存在偏差,直接导致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无法实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均衡发展。

1 体育学习坚持性的内涵

体育学习的坚持性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坚持不断地进行体育学习的优良品质,也可以理解为“持之以恒”。体育学习的坚持性受动机的影响,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个体的行为是在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内驱力和诱因的形式被引发的。这可谓动机发生的最基本的模式。但在具体情境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动机。青少年生长发育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复杂的环境双重作用的。在诸多环境因素中,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而运动则是生长发育的源泉。适度的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利因素。体育运动可通过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对青少年身体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身体锻炼,企图通过参加短期的体育锻炼而使身体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是不切实际的。

2 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坚持性的主客观因素

2.1 主观因素

2.1.1 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内心世界充满矛盾,其心理特征较为复杂,某些中学生尽管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但是很可能会出现行为与认知的不吻合。中学生行动自由,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对电脑的接触机会较多,加上现在的游戏和一些网上的不良网站对初中生来说很有吸引力,所以有调查者发现,中学生上网人群中已有一定的网络成瘾现象,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对电视、电脑、手机的迷恋必然导致对体育锻炼的忽略。

2.1.2 对文化学习与体育学习关系的认识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升学成为他们的唯一目标。而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一定会影响正常的学习时间。所以时间成为了阻碍体育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一定会对学习有影响,但是到底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影响还有待考证,我认为劳逸结合的学习会比一味的埋头苦读的学习效率要高得多。现在中学升学考试中将体育成绩作为了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诱导学生认为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可以顺利的升学而且仅在于此,就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诸多好处。

2.1.3 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

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体育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这样有些中学生在体育学习时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导致完不成某些技术动作,体会不到成功的感觉,慢慢的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会对体育活动产生习得性无助。体育教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行,防止中学生处在因体质差而不运动,因不运动而体质差的恶性循环中。

2.2 客观因素

2.2.1 家长因素

家长提倡孩子埋头苦学,抵制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像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家长的观念太过陈旧,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着眼于孩子的未来造成的。部分家长贬低体育的认知观,成为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像这种认知观是需要及时改变的。同时家长的行为也影响着青少年,家长是钟爱体育运动,还是习惯看电视、玩电脑,对孩子的行为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

2.2.2 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加者。体育教师也因此是培养体魄健壮的的建设者,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根据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全新的教育观念、多元的知识结构、综合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等基本素质。中学体育教师的施教对象是中学生,而中学生的特点是,模仿性强,容易受别人影响,可塑性大,教师本身的敬业精神、教学能力、技术水平以及人格魅力等方面对学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力。

2.2.3 场地因素

有调查显示中学的人均体育场地建设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平均值,更是低于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有些中学的体育场地很少,落后的地区平时的体育课都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一起上,体育场地明显不够用,本来是很愉快的一节体育课,最后成为了没有去处的自由课。慢慢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消退,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同学本来就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做集体活动,更不会为了运动去和别人争场地。所以为了加强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坚持性,体育场地太少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2.4 管理因素

现在的中学主要以升学率,考上重点学校的人数多少为根本,实践中存在着“重文轻体”的思想倾向,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和体育课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出现了为了提高升学率取消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私立学校对体育更是不屑一顾。中学普遍存在对学校体育缺乏教育和管理,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矛盾很难妥善解决。加强对中学校长的体育认知,让其合理提倡体育运动也是解决中学生体育学习坚持性的一个方面。

3 提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坚持性的措施

3.1 加大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重要性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不仅要把身体锻炼好,保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而且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学生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自己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2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养成自觉的体育学习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对每一次技术课都要让学生体会技术要领,反复练习掌握动作最后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教一些大众化高的体育项目。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不但要教技术还要教裁判法和组织方法,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便学生走向大学或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强项,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3.3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支合格的体育师资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根据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全新的教育观念、多元的知识结构、综合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等基本素质。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品质和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学生沟通,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3.4 强化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监督与管理

要想落实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坚持性,教育部门就要给各级学校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到工作总结的时候要是达不到要求就要对其惩罚,这样学校就会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大河流水小河满,只要上级能加强强调中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就会落实,虽然有时他们是不情愿的。但是考核要上级部门亲自并随机的去抽查,这样才能杜绝一些学校弄虚作假。学校在安排具体目标时,不但要有长期目标,而且要有短期目标、既定目标等。

4 结语

目前中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兴趣不高、动机不强及场地太少和缺乏管理等问题,我们要对不同的问题实施不同的措施。总的来说我们要想提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坚持性,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能影响学生的人加强教育,让他们了解孩子要各方面平衡发展。体育教师的素质和体育场地的多少也要提高,最后强化对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监督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1]陈国强.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和对策[J].体育师友,2012,35(6):74-76.

[2]喻坚,黄敏,郑磊.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4):62-66.

[3]郭亮.郑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情况调查分析[J].运动,2012(37):83-85.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场地投资结构、运营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