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体育与艺术结合中存在的美学价值①

2014-12-06董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美学美的

董鹏

(大连海事大学体育部 辽宁大连 116026)

在人类文明刚刚起步的时候,体育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是原始人抒发自我情感的方式。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将体育与艺术分离开来,单独发展。但是进入了现代社会以后,体育与艺术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出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势头。

1 体育与艺术结合的美学价值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的生活十分单纯,社会劳动实践就围绕着满足生存需要进行。在这个时期体育与艺术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出于对生存的渴望,对神明的敬畏,用肢体语言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人们当时主要的艺术形式就是模拟劳动场景的舞蹈和对生活场景描绘的壁画。由于生产力低下,体育、艺术、宗教活动,甚至宗教活动都掺杂在一起。这时候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是一体的,心理活动依附于身体活动之上。这时候体育与艺术结合的美学价值是比较弱化的,人们更注重的是它在社会表达中的作用。

随着劳动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文化表现也开始有了分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和身体的区别,开始将灵魂的概念同肉体的概念分割开来。这时候体育与艺术开始脱离劳动、宗教活动、政治生活而独立存在。到了古希腊时期,象征着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结合的奥运会的诞生使艺术与体育的结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艺术与体育结合的美学价值开始被关注,雕塑家、画家、诗人等等艺术家着迷与人类的身体在体育中展现的健美姿态,并用各种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但是这个时候对于美学的定义仍植根于实用性,健美的身体意味着强大的劳动力和战斗能力,而并非纯粹的对于人体之美的欣赏。

在中世纪,由于宗教的绝对统治地位,灵魂的重要性被无限夸大,体育活动陷入了沉寂之中。基督徒们被禁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奥运会也被迫中止。而艺术被限定于对于神和圣徒的歌颂上,脱离了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变得唯灵化。这段时期体育与艺术的美学价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文艺复兴后,重获发展的体育与艺术被彻底分开。体育单纯地服务于身体的锻炼,以适应工业革命后的生产重任,身体已经被工具化看待,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工具,进行更多的生产创造。而艺术虽然开始赞颂人体的美好,但是却脱离了真正的对于人之美的歌颂。艺术被要求为理性主义服务,要求能够激发人们的理性,而不是遵循内心的艺术灵感和艺术热情。在这一时期艺术与体育分开发展,各自发展自身的美学价值。

直到现代社会,艺术与体育才再次开始结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标志着现代体育的诞生,体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锻炼人的身体而进行,而是通过锻炼人的身体来体现对人体之美的尊重和赞扬。而现代艺术随着思想的进一步开放,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挣脱了理性主义的束缚,同样开始描绘人体和感官。体育与艺术在各个领域里面再一次开始了结合,并且互相促进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增加了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花样击剑、马术等项目;摄影师、画家、小说家、诗人等等艺术创作者开始歌颂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健美身姿和体育精神里的伟大情操。这些结合的艺术形式富有创造力,它们的出现使得艺术与体育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这时候体育与艺术结合的美学价值是真正的对于美学的追求产生的,人们歌颂人体之美,赞扬人体之美,并在欣赏体育与艺术之中获得美学享受。

2 体育与艺术结合产生美学价值的方式

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从体育与美术、体育与音乐、体育与文学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体育与美术的结合是最早的,原始人会在壁画中描绘人们的肢体动作并引之为美。在后期的发展中人们越发的着迷于用美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在观看体育运动中得到的美学享受。

通过很多的图片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人们运用美术的形式,直接给予观赏者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将运动之美的一瞬间记录下来,使其的美学价值能够持久化、扩大化。这种艺术结合形式和体育本身给人带来的感官冲击是类似的,更便于欣赏图片的人能够直观体会到作者体会的美学感受。

体育与音乐的结合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音乐元素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花样游泳、自由体操、花样滑冰以及各种舞蹈等都属于这种应用范畴。将音乐的韵律感和肢体的协调感结合起来,同时给予人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因而产生更具有内涵的美学价值。其中舞蹈可以说是最为彻底的结合,它不再单纯的属于体育,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用人的肢体语言展现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另一方面是体育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运用歌声和乐器,来抒发对体育之美的赞颂。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运动员进行曲》、《We Are The Champion》等等,在欣赏这些乐曲时,我们不仅仅获得了对于音乐之美的享受,也在心中被唤起了奋勇争先、友好竞争的体育精神的美感享受。这些都是音乐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都具有多元化的美学价值。

体育与文学的结合同样历史悠久,诗歌出现后,人们就曾经用这种优雅的形式赞颂过体育之美。《荷马史诗》中就对希腊人的葬礼竞技有过描写,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对于体育运动的描绘,比如《邶风·简兮》就是对于一场大型舞蹈的描述。其中“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一句,就是对于领舞者健美的身体进行的描写。除了诗歌,小说中也多有对体育生活的记载。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就有对蹴鞠、相扑的详细描写。小说家们为了从各方面展示主人公,也会描写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这些描写不仅仅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展示了小说家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展现了他们心中体育精神的定义。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中就有类似内容。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文学中展现的体育元素不再是文学作品的附带品,涌现出一批单纯歌颂从事体育事业人们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比如鲁光的《中国姑娘》、理由的《扬眉剑出鞘》等。人们对于体育事业中的一些不和谐音符也开始思考,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马家军调查》、《中国足球热点写真》等。随着网络文学的风起云涌,也出现了一批体育题材的网络小说。其中被描写最多的就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荣誉而战的体育精神。

这些与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实例都带给人们极高的美学享受,让人们从视觉、听觉、精神等多个方面感受到美。

3 体育与艺术结合中存在的美学价值

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各种方式都能够产生美学价值,其中美学价值主要以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感官上的美的体验;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美的体验。

3.1 感官上的美的体验

正如本文在体育与艺术结合产生美学价值的方式中进行的分析,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形式可以给人带来各种感官上美的享受。

视觉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带来的直观的进行体育活动的人体之美。体育活动本来就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享受,通过强劲有力的男性形体和修长柔美的女性形体让人们赏心悦目。而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这种通过人体表现的体育之美更富有了张力。比如著名的雕塑《大卫》和《掷铁饼者》,通过适当的艺术夸张,使得这种美更富于内涵性,从而提高了美学价值。

音乐和体育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上的美学享受。音乐可以模拟体育竞技中人们不同心境的变化和现场热烈紧张的气氛,体育竞技可以将音乐的韵律性通过协调优雅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二者的结合给人带来了双重的美的感受,让音乐和体育双方都充满了崭新的创造力。

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使人能够通过多重感官感受美的存在,这种多渠道的刺激无疑创造了更高级别的美学体验,创造了更高的美学价值。

3.2 精神上美的体验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用直观的方式感受美,而是希望得到在精神上的美的享受。体育在竞技过程中创造出了感人的事迹,不管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还是汗水浇灌的友谊之花,都深深的打动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的灵魂带来美的享受。体育与文学以及广播电视媒体艺术的结合,升华了这种美,将它从一块质朴的原石打磨成了闪亮夺目的宝石。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收看电影、电视、话剧等节目,并进行思考,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这种美感,无形中将其蕴含的美学价值最大化。

4 结语

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美学体验,进而去追求更高的美学享受,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就顺应了这一趋势。通过分析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历史和形式,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美学价值的巨大潜力和创造力。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坚持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下去,更大程度的挖掘体育与艺术结合中蕴藏的无限美学价值。

[1]李文宝.浅谈如何把握电视新闻舆论导向[J].今传媒,2011(10).

[2]魏灵芝.试论转型期地方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主导性[J].攀登,2011(3).

[3]张小宇.电视新闻的导向性与贴近性刍议[J].攀登,2008(3).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真正的体育精神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