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本院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低下的原因与对策

2014-12-06李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本体育老师体育课

李峰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三本院校的体育老师普遍认为,女生对公共体育课兴趣不大,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老师也是采取“放鸭子”式教学,“走马观花”的态度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育体制,完全与“全民体育”、“终身体育”背道而驰。就这一现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三本院校女生对公共体育课兴趣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意见,以便提高三本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三本院校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三本院校女生的体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武汉部分三本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大一女生。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2010~2013年的文献资料,取得相关数据与资料。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交谈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收取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本院校女生对公共体育课兴趣的现状

本文发放500份问卷调查,实收481份。访问52位女生对体育兴趣低下的原因。在调查中,只有30.5%的女生对公共体育课表示有较强的求知欲,锻炼学习积极主动,掌握技巧快,熟练程度高,很意愿展现自己的体育特长;对公共体育课不感兴趣的人达到23%,她们上课旷课、迟到,爱偷懒好请假,锻炼学习不积极主动,掌握动作慢,只为了公共体育课及格,为了顺利毕业才被迫上课;剩下46.5%的女生对上公共体育课表示无所谓,大多数为了消磨时间,排遣压力,较配合老师教学,但不够积极主动,接受能力一般。

2.2 三本院校女生对公共体育课兴趣低下的原因

2.2.1 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匮乏

在访问中发现,很多女生对上公共体育课的概念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公共体育理论课知识一概不知。对公共体育课缺乏基本的认识,对训练、锻炼、竞技的意义也不了解,更对所选的公共体育课的作用也是不知。体育知识的匮乏导致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认识有偏差及误解。有女生认为:公共体育课可有可无,平时逛街就是运动;经常运动会导致月经的周期紊乱;女生经常跑步容易腿粗,影响穿衣美观;手臂经常用力,腕关节会变粗,手臂粗细不均匀等。综述发现,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三本院校的女生对公共体育课诸多的误解,以致三本院校女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兴趣低下。

2.2.2 三本院校女生的独特性

三本院校的女生与一本、二本院校女生相比,他们的文化成绩相对较差一些,当然较难管理一些,对于平时的公共体育课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但她们有自己的独特性,喜好新鲜事物,对新颖的体育活动接受力较强。在本次调查中,对感兴趣的课程里,瑜伽、艺术舞蹈、健美操、形体共占71%,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还在校外学习过这些课程。

三本院校的女生与男生相比,在生理和心理上大大不同。大一,大二的女生一般年龄在17、18岁,身体发育程度上趋于成熟。但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肌力较弱,在上课中,训练的力度和量度相对较高,往往女生很难完成老师的任务,以致对公共体育课失去兴趣。在心理上,女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程中,性格上从活泼、单纯慢慢变得内敛、害羞、少动。加之在高中的生活中,学校、家长一味增加升学率,使得学生缺少锻炼,肥胖率增加,女生处于爱美的心理,怕走光,更是不愿意运动。更受影响的是高中的应试教育使得体育课少之又少,学生在高中时候缺少锻炼,动作不协调,反应迟缓,使得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公共体育课产生恐惧的心理。

2.2.3 家庭结构的原因

国家计划生育的推广,现如今,家庭结构普遍成为4-2-1,三本院校独生子女偏多,从小娇生惯养,生怕磕磕碰碰,自然接触体育的较少。三本院校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一届不如一届,运动会纪录很多都很久没破过。在访问的52名学生中,只有13名女生接触过体育,4名未坚持。体育运动的缺乏导致学生意志品质的下降,自信心不足,以致高校大学生自杀率增高。

2.2.4 公共体育课在三本院校地位低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一直有“学文兴国,学武误事”之说。更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好习、读好书、考好试、考高分的观念。学生在初中、高中有升学的压力,体育课被减了又减,占了又占,忽视体育课在中学的作用,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受这一错误的影响,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操作,对公共体育课只是为了学分,应付老师。这样的上课态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利于三本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观。

2.2.5 教学的内容陈旧和教学手段单一

三本院校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枯燥,与现在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和,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没有针对三本院校学生而编写的体育教材。体育老师的教法没有改进,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体育老师为了上课而上课,以“课程中心论”为主,把课程的安排完全视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途径,忽略学生的主观意向与个性发展,不能够因材施教。

2.2.6 体育器材不足和设施不完善

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学校的体育器材陈旧,数量有限,每次上公共体育课很多人都拿不到体育器材,女生性格偏内向,不会主动和别人共用,这成为她们不用练习的借口,久而久之失去兴趣,认为没有体育器材是好事情。体育设施也不够完善,在调查中,4所三本院校中共有足球场7个,田径场10个,其中篮球场与田径场公用的有3个,篮球场43个,羽毛球场15个,排球场16个,游泳池1个。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三本院校的设施已经尚不满足学生的需求。

2.2.7 专职体育教师老龄化与缺乏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三本院校的体育老师的总体年龄偏大,步入老龄化,加上对现代体育了解的较少,学生需求的课程与老师能够教授的课程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三本院校为了盈利的特点,减少支出,体育老师的人数不足,上课以大班课为主,做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很多女生容易偷懒。学生从心理上就不重视公共体育课,加上老师不能够很好的管理与教授,学生更不会有兴趣来上公共体育课。

2.3 对增强高校女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对策分析

2.3.1 对三本院校学生普及体育理论知识与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系统的、有计划的教授学生体育的理论知识、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自救与救助知识,使他们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上公共体育课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知识的意义,告诉他们锻炼的好处,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3.2 根据三本院校女生的独特性,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三本院校的女生不太喜爱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田径、足球、武术,对瑜伽、艺术舞蹈、健美操比较偏爱。很明显她们对以力量、速度、耐力为主的项目不感兴趣,对有韵律、有节奏、有美感的项目很有兴趣。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应该在传统的课程里加上现代体育的元素,女生更有兴趣。比如在学太极的过程中,安排一个健美操式太极比赛,用太极的招数,健美操的节奏跳出来。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女生的运动量与负荷量,避免达不到锻炼或者过量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四大原则”:实用性、竞技性、趣味性、健身性,使课堂有活力,有生趣。

2.3.3 重视三本院校女生的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在公共体育的教授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女生的个性、特长、心理变化。女生逐渐成熟,她们对上公共体育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自尊心增强,易闹情绪,她们对自己的外貌、体形变化更加重视,女生的柔韧性、韵律性、节奏性普遍比男生强,体育教师应该从这些角度扬长避短地指导她们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2.3.4 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时代日新月异,墨守成规只会被社会淘汰,体育老师必须要具备自觉学习、应变思考、创新研发等能力,要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知识、新科技。体育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带好自己的专业课,也要一专多能。要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运动技巧、身体锻炼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习惯与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价值取向,才能更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2.3.5 针对体育器材不足和设施的不完善,教师的不足

这需要体育老师的反映,三本院校领导的支持,社会的舆论,各级部门的重视,国家对发展全民体育的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 三本院校女生对公共体育课兴趣低下的原因

主要是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匮乏,三本院校女生的独特个性,家庭结构特点的溺爱,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女生的心理与生理的差异性,体育器材与体育设施不够完善,体育老师的老龄化与知识结构的脱节等问题。

3.2 从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入手,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体育的作用

根据女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的去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学生的视觉来教授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兴趣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2009(6):42-43.

[2]张中豹.女大学生体育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3]董德成.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2013(12):146-147.

猜你喜欢

三本体育老师体育课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体育课
“莲菊两歧”与甲戌、己卯、庚辰三本成立的序次——《红楼梦》创作过程研究又一例
有些唐突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会思考的食物
鸟人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