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与生态建设研究

2014-12-0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态运动体育

裴 军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900)

21世纪是休闲时代开启之际,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改变,休闲产业成为最受人们青睐的朝阳产业,进而世界范围内的休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1]。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休闲产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政府也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休闲”这个主题引入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脉络中,特别是把休闲经济与生态建设联系起来,体现了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思维。运动休闲作为休闲产业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因此,系统地规划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对于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对我国城市休闲中的运动休闲及其产业发展进行定位,从而可以从一个特殊角度规划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同时探讨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联系。

1 运动休闲产业特征及其国际化发展路径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延长,工作与休闲的界限更加清晰。休闲时间的增多成为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一种标志,而闲暇时间里从事的活动,亦即人们的休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状况,与之相适应的休闲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的重要产业特征,在很多国家,休闲产业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休闲产业发展先于发展国家至少20年[2]。休闲产业不仅仅生产物质产品,而且也大量出产精神文化产品,这是休闲产业的最重要的特征。运动休闲产业是休闲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文化体验,因此,运动休闲产业被归为文化经济的范畴,同时它也被视为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例子。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曾经指出:“体验经济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发展目标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正如人们在逛街的过程中体验欣赏商品和休闲放松的心理需求一样,其实有时人们并不在乎是否买到了商品”[3]。事实上,运动休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综合体,精神属性是运动休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运动休闲产业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表现在人们在运动过程中体验一种游戏、娱乐并带有健康主题的活动。作为一种消费活动,人们从运动休闲中体验到的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和特殊产品。

在发达国家,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的支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绿色产业,也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与现代人类生活理念相吻合。运动休闲与旅游、度假、疗养等活动结合起来,与环保、绿色经济等概念结合起来,成为了现代最具凝聚力的产业概念和产业发展路径。由于体育运动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人心,因而运动休闲作为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兴运动方式很快传遍全球,运动休闲的国际交流更是把休闲、环保和健康的理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它超越了传统的体育的范畴,成为一种普遍被接受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仅如此,运动休闲产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连带性,所谓包容性是指现有的许许多多的产业都能够转型或者部分转型成为加入运动休闲产业的行列去生产运动休闲产品或提供运动休闲相关服务。比如过去生产服装的企业可以转而生产运动休闲服装,这种转型相当便捷;同样过去生产渔船的企业可以顺带生产皮划艇和冲浪船等等。所谓连带性则是指运动休闲产业本身可以与很多其他产业发生联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比如攀岩、野外生存休闲基地可以与邻近的宾馆和娱乐企业建立联系。因此,现代运动休闲的国际发展路径是立体和多角度、多方位的,其发展势头可谓来势凶猛。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种包容性和连带性是国际化的,国际相关产业的联合与互补大大促进了运动休闲产业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这是当今运动休闲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的重要特点。

2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困境

2.1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迅速提高,这其中也包括闲暇时间的延长和闲暇时间里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丰富多彩。渐渐地,休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说,运动休闲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时代的特征。资料显示[4],近年来我国从事运动休闲活动的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其带动下,运动休闲产业产值也出现了级数增长。属于第三产业的运动休闲产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这也正体现了一个国家从经济落后到经济发展乃至发达的基本规律,因此,从总体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应有规律来看,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正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加之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粗犷式发展之后,目前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同样把第三产业乃至运动休闲产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类别,这将为运动休闲产业链的形成、产业组织的完善提供便利条件。在未来5~10间,适合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顶层措施值得期待。

2.2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现代运动休闲以西方运动休闲项目和活动内容为主流,当西方运动休闲传入中国时,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规模,首先,中国传统休闲观念里,以静为闲休闲的根本特点,西方的运动式休闲,甚至冒险性休闲活动在我国一定人群范围内不被接受;其次,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休闲运动以内外兼修、形神修炼的太极、八段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这与西方休闲运动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西方流行的休闲运动部分是从竞技运动演变而来,而部分则是一些冒险、户外探险和野外作业活动演变而来,带有冒险性和刺激性的特点。中国传统休闲讲究修身养性,注重休闲运动的健康功能,而西方休闲运动以培养意志和精神,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个性为主要目标。最后,中国传统休闲运动侧重向内发掘心灵世界,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西方休闲运动突出个性张扬,释放压力,并通过外部世界展现自我的强悍。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认识自然的伟大。虽然中国与西方休闲运动理念中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中国传统休闲运动中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顺应和被动接受、强调个人的天人合一理念;而西方休闲运动则强调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来体验自然的伟大,并用行动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实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从形式上看,中国与西方休闲运动方式处于两个极端对峙的位置,因而融合起来需要文化相容的漫长过程。好在年轻一代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因而成为中国与西方运动休闲方式与运动休闲文化交流的纽带。

从现实的角度看,现代流行的休闲运动大多来自西方,而西方休闲运动是在西方国家相对优美、绿色的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加之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适合于进行休闲运动的环境条件远不如西方国家。因此,环境问题是阻碍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最主要不利因素。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环境保护宣传与大众环境意识的培养是运动休闲的社会功能体现,必须把运动休闲与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我国新一届政府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发展规划,使之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先决条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运动休闲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并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事实上,运动休闲产业本身就具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它是活动的、体验式的生态教育载体[5]。

任何文化形式的相容都伴随着冲突和矛盾,在对抗与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互补与发展[6]。运动休闲文化的中、西方交流同样面临着传统观念与新思潮的冲突,这使得运动休闲政策、教育、运动休闲产业规划等相对落后于市场需求,因而限制了运动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运动休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保留传统和引进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是国际运动休闲本土化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运动休闲产业真正步入正规化发展的关键。

3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生态学目标

说到体育,人们自然想到的是竞技体育,这跟人们从小接受的体育教育有关。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基本达到了顶峰,之后人们开始反思,竞技体育,特别是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到底对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带来多少好处?大众参与更多的是休闲体育,也就是休闲运动,因此,竞技运动休闲化成为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大趋势。竞技运动休闲化增加了运动的乐趣,降低了运动难度,从而增加了大众的参与性,同时,在人们享受运动的乐趣时,享受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也是其重要的方面,阳光、空气和绿色是休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不能背离生态发展的总目标。比如,利用不环保的材料制造的运动休闲用品就难以被休闲运动爱好者所接受,因为这与他们的理念背道而驰。在中国,运动休闲产业才刚刚起步,从一开始就树立产业发展的生态学目标,对于该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生态学目标首先是生态教育目标。在产业的各个环节都灌输生态学的理念,使参与休闲运动的人们在使用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学理念的熏陶,使运动休闲与生态建设的现代理念紧密联系并深入人心。其次,运动休闲活动设计要建立在高规格的生态标准之上,从而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对运动休闲活动的重要性,也使得运动休闲活动成为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社会因素。最后,运动休闲产业的生态学目标应该贯穿在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规划中,从宏观经济政策上向生态符合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产业倾斜(包括运动休闲产业),同时,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建设示范区,把运动休闲活动引入示范区,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体验生态文明带给人们的深层次的放松和幸福感。

4 总结

运动休闲产业是在运动休闲活动和休闲理念的促进下形成的21世纪的新兴产业,西方运动休闲理念与环保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义紧密结合,使得该产业天生带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功能。中国经历了经济粗犷型发展的阶段,生态建设迫在眉睫。西方运动休闲结合其生态理念传入中国,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注入和活力,因此,运动休闲产业与生态建设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时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Schmell.S.M.Creating narratives of place and identity in“Little Sweden,USA”(J).Geographical Review,2003,93(1):1-29

[2]栗燕梅.运动休闲概念、分类及应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57 -59

[3]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2004(7):89-94

[4]马洪全,严海霞.体育运动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47-48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广虎,张红坚.个体化社会——休闲体育的社会学基础[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2):1-8

猜你喜欢

生态运动体育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