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衰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2014-12-05孟令栋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2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肾衰灌肠肾功能

孟令栋(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2]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为不可逆性,多呈进行性进展和加重,是慢性肾脏疾病及与肾脏相关疾病的最终归宿[3]。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清除血液中肌苷、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并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吸入血液中,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残余肾单位,避免或延缓使用肾脏替代治疗。笔者采用肾衰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杨州市中医院住院的未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62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61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4]。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慢性肾衰肾虚湿浊证”的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肾衰肾虚湿浊证的中医诊断标准的病例;2)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3)20 mL/min≤GFR≤90 mL/min。

1.3.2 排除标准 1)GFR<20 mL/min,或GFR>90 mL/min;2)已行血液透析者;3)对本药过敏者或不能耐受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肝等原发性疾病,有肛瘘、肛裂、痔疮以及严重直肠疾病患者;5)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础治疗 2组病例均视病情需要给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包括肾脏科护理,合理蛋白质饮食,

控制血压血糖,改善贫血,口服金水宝、开同,静滴血栓通注射液等。

2.1.2 治疗组 治疗组每天加用肾衰灌肠方保留灌肠1 h。肾衰灌肠方组成药物如下:生大黄20 g,蒲公英30 g,六月雪30 g,生牡蛎30 g,丹参20 g。

2.1.3 对照组 对照组不使用肾衰灌肠方保留灌肠。以上2组均以10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2.2.1 中医证候 参照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治疗前后采用计分法观察肢倦乏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皮肤瘙痒、肢体浮肿、尿量、体质量、舌苔、脉象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按重、中、轻 、无,分别记6、4 、2、0分 。

2.2.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疗效判定标准。

2.2.3 安全性 主要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肝功能等检查,并注意观察心慌、出汗、腹胀、药物过敏及一切未预料到的毒副反应,记录症状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采取的措施,分析发生的原因。

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比较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q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2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病例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s)

表1 2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6.76±6.50 6.85±3.27##△△对照组 26.38±6.63 8.25±5.75##

3.2 2组病例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后,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好转。GFR或Ccr增加,Scr降低。经SPSS球形检验,2组病例的肾功能指标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在改善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病例治疗前后Scr变化比较(±s)

表2 2组病例治疗前后Scr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 别Scr/(μ mol/L)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65.73±80.62 150.45±46.72##△△对照组 268.25±79.43 196.89±52.47##

3.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疾病综合疗效分析(n=20) 例

3.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肝功能损害、心慌、出汗、腹胀等不良反应。

4 小结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6],它仿照腹膜透析原理,借助肠道,通过弥散、超滤等作用,清除掉血中的中分子代谢物质,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脏的功能[7]。中药保留灌肠疗效显著,临床操作简便,成本低,不良反应小,目前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和推广。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中药灌肠制剂,观察药物灌肠的保留位置和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2.

[2]于亚萍,冯松杰.慢性肾功能不全阳虚证的治疗近况[J].吉林中医药,2010,30(1):87-89.

[3]刘春卿.肾衰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300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10):19.

[4]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68.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6]黄智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36.

[7]蒋微微.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外治法[J].吉林中医药,2011,31(2):133-134.

猜你喜欢

肾衰灌肠肾功能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