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生物活性物质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4-12-04王定发滕茂平刘晓华凌明湖张君伟胡修忠周木清

饲料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二氢吡啶乳脂尿素氮

■王定发 程 蕾 滕茂平 刘晓华 凌明湖 张君伟 胡修忠 周木清

(1.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09;2.武汉市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10)

为了探讨不同生物活性物质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的调控作用效果,我们采用生物抗氧化剂二氢吡啶和益生菌饲养奶牛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对象与分组

选择21头泌乳后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日产奶量均处于20~30 kg之间,按照胎次、产奶量和体况情况对应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

1.2 试验处理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是按照NRC标准根据奶牛体重(550 kg)和产奶量(20 kg)营养需要。设计配制的全混合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二氢吡啶1.5 g/(d·头),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微生态制剂8 g/(d·头)。

1.3 饲养管理

奶牛定位栏拴系饲养,每日定槽定点饲喂3次全日混合日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喂时间为7:00、15:00、22:00。采用挤奶器管道式挤奶,试验组的微生态制剂每天饲喂两次,每次在饲喂前将制剂拌入少量混合日粮中,采食完毕后进行正常饲喂。

1.4 试验时间

试验自2013年5月27日开始,预试验6 d,至2013年7月16日结束,正试期45 d。

1.5 试验地点

武汉市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

1.6 检测指标

1.6.1 泌乳量及乳成分的测定

正式试验开始后每10 d测定全部供试牛的产奶量;每1个月采集测定1次全部牛的乳成分,包括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体细胞数、乳中固形物及尿素氮含量。每次采样将早、中、晚的奶样按照4∶3∶3的比例采集50 ml混合均匀,每个样本按照5‰的比例加入重铬酸钾用于防腐,置于4℃冰箱中冷藏待测。

1.6.2 血液采集

用含有抗凝剂EDTA-K2试管在试验结束后于尾静脉采血5 ml;采血当天送湖北省中国医院检测。

1.7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II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产奶量(见表1)

表1 试验各组产奶量

从产奶情况看,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5和3.8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 乳成分(见表2)

从乳成分检测结果看,试验1组和试验2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1和4.9个百分点,乳蛋白、总固形物比对照组略有增加,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2 乳成分检测结果

2.3 体细胞(见表3)

从表3看,试验1组体细胞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 2组(P<0.01),试验2组比对照组略高,差异不显著(P>0.05)。

2.4 乳中尿素氮(见表4)

表4 乳中尿素氮检测结果

从表4看,试验1组和试验2组乳中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

2.5 经济效益(见表5)

表5 各组经济效益

从表5看出,试验1组和试验2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每头牛每天增加6.53元和3.08元。

2.6 血液检测结果(见表6)

表6显示,白细胞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和1组血小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血液检测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3.1 二氢吡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体内生物膜的氧化,抑制脂类化合物的过氧化过程,提高生物膜中6-磷酸葡萄糖酶的活性,稳定膜蛋白和结合酶,从而维持细胞膜系统的正常构造和功能。其原因为二氢吡啶提高了血清SOD的活性。SOD是机体内超氧自由基的清除剂。超氧自由基不仅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且能引起连锁反应而产生其它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使卵细胞膜上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类过氧化反应,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膜上受体失活,造成卵泡萎缩。SOD活性提高可以阻止自由基引起的连锁反应,保护了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器,维持生物膜完整性。本次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加入二氢吡啶,产奶量提高7.5%,乳脂率提高5.1%,乳蛋白和固形物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体细胞数降低了61.3%,乳中尿素氮降低了24%,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奶品质,提高奶牛抗病力。陈桂荣等(2004)[1]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00 g二氢吡啶,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了8.59%,乳脂率提高了2.19%。李成会(2004)[2]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50 mg/kg二氢吡啶,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了5.65%,乳脂率提高了0.56%。我们的试验结果与这些报道是一致的。

3.2 微生态制剂主要功能是提高动物肠道有益菌的优势地位,抑制有害菌,同时产生的消化酶有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改善了动物的营养。对反刍动物来说,由于瘤胃本身就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添加的微生态制剂提高瘤胃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本试验添加微生态制剂,牛奶产量提高3.8%,乳脂率提高4.9%,乳蛋白和固形物也有提高的趋势,乳中的尿素氮下降22.2%,表明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但是从结果看,微生态制剂对体细胞影响不大,可能由于奶牛瘤胃本身有大量微生物,应用微生态制剂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瘤胃中营养物质的消化,至于会不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结构进而改变瘤胃发酵模式以及对奶牛肠道的微生物构成有什么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白细胞具有吞噬功能,是细胞免疫的基础,在正常范围内白细胞水平的提高表明动物细胞免疫水平提高,血小板除了有助于凝血功能外,还有修复血管内皮受损细胞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二氢吡啶和微生态制剂均有助于提高奶牛细胞免疫水平,提高血管受损细胞修复能力,微生态制剂效果更明显。

3.4 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或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乳品质,提高奶牛免疫力,并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1] 陈桂荣,王宏岩,等.应用二氢吡啶饲喂奶牛效果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0):25-26.

[2] 李成会,王继龙,朱莲英,等.二氢吡啶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奶牛,2004(1):21-23.

猜你喜欢

二氢吡啶乳脂尿素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二氢吡啶在畜禽中的应用
畜禽饲料中应用二氢吡啶的进展新研究
二氢吡啶在养鱼生产上的应用
二氢吡啶对貉产仔及泌乳的影响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