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解读术语концепт*

2014-12-03

外语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术语概念学科

陈 雪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术语学

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解读术语концепт*

陈 雪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20世纪90年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术语концепт在许多人文科学领域日渐活跃,成为当今俄罗斯学术界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每个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来界定концепт。众多的定义和阐释使其在科学文献中广泛使用,从而失去严格的概念关系和准确的语义内涵。这种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探究концепт的概念意义,揭示концепт的本质属性,同时探讨它的汉译问题能为术语концепт的相关研究和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концепт;术语;认知

1 引言

任何一门科学都存在这样的概念:没有准确和广泛认可的定义,但又被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所理解,这种概念通常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概念,不同研究者对它们有不同的定义和阐释。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每个研究者都首先表明自己对这种有争议的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应理论;另一方面在于这个概念更多地不是与该学科的语言而是与其理论相联系。我们知道,术语是一门学科理论的基础,一个学科术语的产生、发展、变化都与相应理论的知识密不可分,它反映人类在该领域的认知成果。术语演变的历史就是该学科发展变化的历史。“没有术语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就没有术语”(Лейчик 2007:106)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今认知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术语концепт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因为它覆盖很多与人相关的学科——哲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由此产生大量定义。这些学科对концепт的阐释包括结构、类型、功能、篇章作用等方面。然而,对它的研究不仅没有穷尽,反而不断扩展。很多学科都纷纷从自己的研究视角界定концепт,力图在定义中囊括它的全部特征。这种状况导致концепт在科学文献中广泛使用,从而失去严格的概念关系和准确的语义内涵。格鲁兹布尔克(Грузбург 2003:184)认为,концепт是当代科学研究领域应用最普遍、定义最多、相应阐释最难得到一致认可的术语之一。因此,就出现一个问题:концепт到底是什么,它最初由什么定义发展出来,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本文首先分析众多学科对концепт的定义和阐释的异同,揭示每个定义描述的концеп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侧重从认知术语学角度剖析和阐释концепт的内涵和意义。

2 术语концепт的多学科阐释

要分析术语концепт的定义和内涵,首先应该追溯这一术语的起源。从词源上说,концепт源于拉丁语conceptus,意义相当于俄语понятие,мысль,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等。conceptus是动词concipere的派生词,经常使用的意义是зачатый(孕体),而понятие的古俄语形式поятие是动词пояти的派生词,动词пояти义为“抓住、占有、娶为妻”,与concipere的一个义项相近。可见,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的生产词意义相近。在俄罗斯,阿斯科尔多夫-阿列克谢耶夫(С. А. Аскольдов-Алексеев)1928年开始将концепт引入当代知识领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концепт一直是作为понятие的同义词使用。上世纪90年代初,концепт才开始在俄罗斯语言学文献中积极使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концепт与понятие很少不加区分地使用了,它们的意义和区别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作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концепт受到很多俄罗斯学者(С.А. Аскольдов-Алексеев,Н.Д. Арутюнова,Ю.С. Степанов,Д. С. Лихачев等)的关注,他们从不同学科角度阐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认知语言学的相关阐释。语言学对концепт的理解既包括广义的理解,也包括狭义的理解。在广义上,концепт指能够体现该语言主体世界图景的语言单位,以库布里亚科娃(Куб-рякова 1996:90)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她认为,“‘концепт’是表示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心智资源单位和信息结构单位的术语,它反映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行之有效,含义丰富的人类记忆、心智词汇,概念系统和心智语言以及反映在人类心理的整个世界图景的单位”。在狭义上,它是一种体现语言文化特点的语义构成,以克拉斯内赫(В. В. Красных)的定义为代表。他认为,“‘концепт’是最普遍、最抽象的概念,它反映经过人们认知加工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思想,包括带有民族文化标志的所有相关联系”(Касьян 2010:50)。

其次是心理学的相关阐释。作为该学科的基本概念,梅尔金认为,它是知识的节点,是人类各种心理体现成分的总和,包括具体形象成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概念成分(价值意义)以及原型、框架、图示等心理体现形式(Прохоров 2008:26)。

最后是语言文化学的阐释。作为基本概念,语言文化学把文化、认知和语言领域的科学研究联系在一起,концепт属于认知,通过语言来物化,是文化的体现形式。从语言文化角度对концепт最具代表性的阐释有:(1)концепт是实践哲学的概念,是国家传统、民俗、宗教、意识形态、生活经验、艺术形式、价值观念和体系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构成特殊的文化层面,是人类和现实世界的中介。(Арутюнова 1999:3)(2)концепт是人类认知中的文化节点,是人走向文化的中介;在人的认知中以概念、知识、联想、感受的形式存在,不仅是思考的而且是感受的对象。(Степанов 1997:40)(3)词不会首先在人们的认知中激发出一系列词典意义列举的特征或逻辑概念,人们通常来不及或者掌握不了它的全部意义,只是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它;концепт的内容既包括相应的词典意义,也包括该语言使用个体和群体中与文化经验相关的联想、评价等。也就是说,它是词条意义和人们的民族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对它的理解不能排除人的因素。(Лихачев 1997:320)

综上所述,语言学中存在两种解读концепт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方法和语言文化学方法。这两种解读方法并不相互排斥:концепт作为个体认知中的心智构造体,它属于社会群体的文化范畴;作为文化单位,它是集体经验的体现,也成为个体认知的基础和财富。В. И. Карасик(2004:117)认为,“认知语言学的‘концепт’沿着从个体认知到文化的向度形成、发展;而语言文化学的‘концепт’则遵循从文化到个体认知的向度形成和发展”。此外,心理学中的концепт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现象,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各种心理体现形式。

可以说,俄罗斯学术界对концепт的理解主要包括:(1)认知客体,(2)与某类事物相关的共同特征,(3)人类认知和世界互动的工具,(4)人类具有综合特征的基础概念,(5)思维产生和发展的源泉。(Надёжкин 2011:452)无论是哪种研究和解读,其共同点都在于承认该术语的认知性。它与понятие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包括对象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对对象的经验和情感评价成分。концепт认知研究的共同点主要归于其作为思维单元、知识单元和认知单元,体现人类有关客观世界的经验和知识,具有保存和传播人类关于世界知识的功能。作为人文科学的基本术语和研究对象,концепт是一个综合现象,具有多方面特征。每个学科都只是侧重研究它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一种特征。因此试图在一个定义中把所有本质属性都体现出来,这不太可能。

3 认知术语学视域中的концепт

现阶段,语言学科的前景与对语言单位的认知结构和机制的综合研究密切联系。在这种全新研究范式的影响下,术语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术语的使用上。传统术语学致力于回答“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能够准确表达科学概念”,重视描写语言形式、结构以及术语的整理和规范。而由认知科学和术语学融合形成的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中一个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它侧重从认知角度考虑认知主体的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解释术语。在认知术语学框架中,术语是人类认知和交际单位,关注术语产生的认知机制,突出其中的认知因素,侧重分析术语的知识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术语在认知和交际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концепт在认知术语学视域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认知术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又是认知术语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既可以从认知术语学的学科基本概念角度出发阐释,也可以置身众学科之外考察其作为众多人文科学术语的特点。

首先,作为认知术语学的基本概念,концепт在人类认知活动中产生,处于понятие的前科学认识阶段。“每一个术语称谓的概念内容都要经历从концепт(人类对专业知识的自发性总结)到понятие(人类对专业知识自觉性的理论凝结)的过程。понятие在концепт的基础上建构。концепт包含понятие并影响它未来的发展。”(Голованова 2011:39)在术语概念内容从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发展过程中,认知主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把关于客观事物的逻辑特征和本质属性抽离出来,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认知主体的这一操作是术语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过程,是认知术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很多研究者专门研究人类心智世界中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的关系。杰米亚科夫(В. З. Демьяков)指出,концеп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们自觉、有目的地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进行结构化和加工,而понятие正是人们对концепт进行加工的结果,其目的是消除专业领域交流中存在的障碍。换句话说,понятие是人们有目的地对концепт内容进行加工的结果。(Кожанов 2008:45)斯杰潘诺夫也在专著中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认为концепт可以视为понятие,不过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扩展了的понятие;两者区别可以描述为:понятие是确定的,而концепт是体验和感受的。(Степанов 2007:19)从认知角度看,术语能够体现人类在具体行业认知过程中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积累起来的经验,某一语言 концепт的内容能够反映该语言主体认知客观世界的民族特点,因为民族认识和经验的差异直接影响其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范畴化结果,影响术语的构成。这一差异在концепт中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因为它不仅包括客观事物的逻辑特征(понятие),还包括与该事物相关的科学、心理、艺术、情感的部分以及人类的直观感觉和经验。可以说,在认知术语学中,концепт和понятие是术语的概念内容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注重认知特点,第二阶段注重逻辑特点。从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过程是术语产生的重要过程,也是认知术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认知术语学框架内,концепт作为一种知识结构,反映认知主体对术语背后概念内容的认识结果。它包括语言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每一种类型的知识都以人类同世界互动的经验为基础。术语是科学知识、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科学理论形成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研究术语的концепт,能够更好把握术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其次,концепт之所以成为众多人文科学的基本术语和研究对象,是因为它的认知性。它包含认知个体的直观感性认识、行业群体的专业认识和民族的共同认识。“我们建构的理论世界并不等同于现实的客观世界,是我们认知的世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表象→观念→概念→术语),最终通过术语确定下来。”(Лейчик 2007:99)концепт是понятие产生的重要基础。上述加工过程体现人类把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语言符号物化出来的过程,体现人类的认知特点和方式。与понятие相比,作为涉及众多科学领域的术语концепт是人意识中更为丰富的思维形态。它包含除客观事物逻辑特征以外的个体经验、社会和民族经验,这正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核心部分。个体经验是个体的认知经验,如每个人对书的直观感觉形象各不相同。说到书,有的人会想到字,有的人会想到圣经,有的人会想到他喜欢的普希金作品。又如在阐释篇章的过程中,阐释者的个人经验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包括他对修辞学、心理学、语言学领域的认知,他对篇章、篇章作者的态度以及对作者写作风格的了解等。个体经验和社会认知的民族特性相互联系,因为个体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阶层、民族和职业的代表。因此,концепт成为众多人文科学的基本术语,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体现世界图景中的人因素,концепт是人们通往认知研究的窗口。

在认知术语学看来,首先,концепт作为认知术语学的基本概念,它和понятие是术语概念内容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注重认知特征和逻辑特征研究。术语从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多面性、综合性和认知性等特点,是认知术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次,концепт作为众多人文科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它体现世界图景中的人因素。其中的个体认知和民族认知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们体现人类认知的民族特性。因此,应该认识到,术语концепт没有严格的结构和界限,其外延是开放的,不能通过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通过语言手段传达的意义只是它全部内涵的一部分,具有开放性、复杂性、人文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客观世界、认知主体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4 对концепт的汉语阐释

20世纪90年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使концепт在很多人文科学领域日渐活跃,其使用频率和复现率大大提高。这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但直到目前,相应诠释见仁见智。最常用的翻译有“概念”、“观念”、“主观概念”和“心智概念”等。

4.1 概念说

根据《辞海》(2009),“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概念的形成标志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目前,国内学者多把концепт翻译成“概念”,但汉语辞书和各类标准对概念一词都有明确界定,它很难包含концепт的全部内容,更符合俄语понятие的含义,如果同样翻译成“概念”,就会混淆对两词的理解和使用。

4.2 观念说

观念是除概念外采用最多的译法。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观念的释义为:①思想意识,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辞海》(2009)对它的释义为:①思想,②译自希腊语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它在西方各派哲学中有不同含义。在心理学中,广义观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总称。狭义观念和表象同义。但是这许多含义似乎也不能准确表达концепт包含的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等赋予的意义。

华劭和郑述谱都曾专门撰文论述концепт一词在国内学术界的使用情况。前者认为,就目前现有的译法来看,“концепт译成‘观念’比译成‘概念’包容性更大,较可取,尽管也不十分理想”(华劭 2010:1)。后者也说,目前的现有译名都不十分理想(郑述谱 2011)。众多分析都表明,对于当代认知科学研究范式下的концепт,现有译法不足以表达它的本质和内涵。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концепт译法的不准确,郑述谱鼓励大家敢于提出新译法。我们曾分别提出“知念”、“概念基因”,但仍觉得这两个词在某些层面上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концепт。根据对концепт的认知术语学分析,可以尝试用“基念”一词表达концепт的意义。

首先,它能体现концепт的心智构成的本质属性。这个词的中心字是“念”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释义:①动词:想念;②名词:想法、念头。“念”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的认识,它的外延是开放的,是无法通过语词全部表达出来的。

其次,它能体现концепт作为术语的概念内容发展的第一阶段的重要属性,表达对事物的初始认识,更好体现与понятие(概念)的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释义:①基础:房~、地~、路~;②起头的;根本的:~层,~数。基念表达人们头脑中对事物形成的初始的、基础的认识,即понятие(概念)脱胎于концепт(基念)。基念是产生和孕育понятие的基础。也就是说,понятие是人们对концепт进行认知加工的结果,从концепт到понятие,正是术语概念内容的发展过程。

最后,对于在концепт基础上产生的众多派生词,“基念”一词具有很好的语义扩展能力和搭配能力,如基念结构、基念模式、基念分析、基念世界图景等。它既能体现认知科学视域中концепт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思想,又能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承载单位反映民族特性的发展变化。

新术语往往标志着新思维、新观点和新方法。由于концепт具有多层面结构,并非是严密的逻辑概念,它的全部内涵并不都能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也许对于这样一个内涵意义丰富的概念,无法用一个词语把它的全部意义涵盖在内。相比之下,“基念”一词较全面体现концепт作为认知科学框架中的基本单位的突出特征及其与概念的关系特征。

5 结束语

“当代,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对人文科学来说,文化研究的成果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所吸纳。每个新的知识领域都需要有自己的概念与术语。对许多学科来说,концепт就是这样一个正在被磨砺的基础性的术语。”(郑述谱 2011:48)концепт是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覆盖很多与人相关的学科。每个学科都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界定它,将其分出孰优孰劣没有意义,致力于下一个能将其全部属性都包括在内的定义也不是明智之举。术语是人们认知和交际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应首先掌握其所属学科及在篇章中所对应的概念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在认知术语学看来,концепт具有双重身份:作为认知术语学术语,它是术语产生的重要基础和过程;作为其他人文科学术语,它体现世界图景中的人因素。对于这样一个重要术语,要为其找到合适的汉语表达方式,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术语在科学领域中得到确定和使用,标志着语言、认知和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规律和特点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标志着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提升到新高度。

华 劭. 概念还是观念?概念化还是观念化?概念分析还是观念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 2010(2).

郑述谱. 从术语学角度说концепт, понятие及其他[J].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11(1).

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Язык и мир человека. М.: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9.

Голованова Е.И. Введение в 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М]. Флинта,Наука. 2011.

Грузбург Л.А. Концепт.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A]. М.: Наука, 2003.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 / В.И.Карасик. — Гнозис, 2004.

Касьян Л. А. Термин “Концепт”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различные его толкования[J]. Вестник югор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0(2).

Кожанов Д. А. Новые подходы к определению сущности термина в когнитивно-дискурсив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J]. Мир науки,культуры,образования.2008(5).

Кубрякова Е.С.,Демьянков В.З.и др. Краткий словарь когнитивных терминов[Z]. М.:1996.

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 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

Лихачев Д.С. Русская словесность:от теории словесности к структуре текста[М].М.:Academia, 1997.

Надёжкин А.М. “Закат” концепта[J]. Вестник Нижегород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им. Н.И. Лобачевского, 2011(6).

Прохоров Ю.Е. В поисках концепта[М]. М.: Наук., 2008.

Степанов Ю.С. Константы.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Опыт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Z]. М.:Школа 《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7.

Степанов Ю.С. Концепты. Тонкая пленка цивилизации[M].М.: 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их культур, 2007.

【责任编辑李洪儒】

TheTerm“Concept”ofCognitiveTerminology

Chen Xu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in the 1990s makes the term “concept” increasingly active in many humanities. Thu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erm in the Russian academia. Each subject has attempted to define it from its own research angle. As a result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it has lost the str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the accurate semantic connotation.This phenomenon ha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domestic academ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concep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gnitive teminology, trying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concep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concept;term;cognition

H083

A

1000-0100(2014)03-0144-5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12C018)和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YJSCX2012-003HLJU)的阶段性成果。

2013-01-13

猜你喜欢

术语概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幾樣概念店
贸易术语修改适用问题探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超学科”来啦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