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互文性研究论略

2014-12-03刘士滢

外语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互文性诗学学者

刘士滢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语言学

〇引进与诠释

俄罗斯互文性研究论略

刘士滢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尽管术语“互文性”由学者Julia Kristeva于1967年首先提出,其理论所指的“文中之文”现象早已为俄罗斯学界所揭示。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互文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互文性研究代表学者的主要观点及著作,总结俄罗斯学界互文性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互文性;文中之文;文本研究

1 引言

Julia Kristeva于1967年在论文《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中首次提出术语“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用以表达文本间的对话现象。俄罗斯学界对互文性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并在现阶段呈现出自身研究特色。因此本文试图梳理俄罗斯学界对互文性研究的历史脉络并概述其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做引玉之砖。

2 俄罗斯互文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俄罗斯学者在论著中阐发了相近相通的理论事实,这些研究的总体特征是:学者们并未将所研究现象冠以“互文性”之名,甚至不作为学者理论体系的要点加以全面系统论述;然而强调无限文本网络之中文与文的影响互涉关系的互文思想却在自19世纪中叶至今的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传统中得以延续。我们称其为俄罗斯互文性问题研究的一条“暗线”。现对其发展脉络做一简单梳理。

在“俄罗斯比较文学之父”А.Н. Веселовский(1838-1906)的论著中,我们可以发现互文主义的光芒。他的“历史诗学”理论将文学史与文化史乃至社会意识史联系起来,对包括巴赫金在内的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诗学语言的理解是基于某种历史的、无意识的对思想和形象的相似性联想;而诗学创作受限于代代相传的某种共知的公式与固定主题。“任何诗人,莎士比亚或其他人,都纳入了既成诗学语言的领域,他们与著名情节的旨趣相关,进入诗学流行的轨迹,并最终现于某种诗学类型的发展时期。为确定诗人的个性首创程度,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看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援用了什么。”(Веселовский 1989:17)

与Веселовский同时期的А.А. Потебня(1835-1891)被认为是俄罗斯探讨艺术理解问题的第一人(Арнольд 2010:4)。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语言,作为“构建思维的工具”,正如词语一样,并非传达给他人既成的思想,而仅仅是唤起他人的自身思想。因此艺术作品的内容,在结束之时已不存在于艺术家处,而是在读者、听者的意识中得以发展:“作品的本质和力量并非寓于其作者,而在于作品如何对读者或者观众施加作用,在于其内容的无限可能”(Потебня 1976: 8)。这与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理论以及Roland Barthes以读者为指向、强调文本无限阅读的互文性理念异曲同工。

Ю.Н. Тынянов(1894-1943)因其对文学作品中戏拟文(пародия)的研究而被认为是互文性理论的3个重要来源之一(Ямпольский 1993:32)。Тынянов在戏拟文中发现了文学系统中将已有文本转换生成新文本的普遍性原则,认为戏拟文带有某种双重性,可以通过新的表达透露出先前文本的痕迹。Тынянов将文本结构元素的功能划分为自体功能(автофункция,指与其他系统元素的关系)以及联合功能(синфункция,指与同系统内其他元素的关系)(Тынянов 1977:273);其中,戏拟文的意义构建机制与自体功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意义产生于阅读时同先前文本发生关联之际。

同样对戏拟文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Бахтин,他在1924年发表的论文《文学创作中的内容,材料和形式问题》是Kristeva提出互文性概念的直接理论先声。在文中Бахтин描写了文学存在的辩证法,他指出:除了艺术家所处的现实之外,他还与过去及当代的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关联;他存在于一种恒常的“对话”之中,这种对话被理解为作者与存在的艺术形式之间的交锋。Бахтин的这种理念无疑受到了俄罗斯历史诗学研究传统的滋养,他本人曾一再强调“Веселовский的长处就在于此”,即发现了“文艺学与文化史的联系”,揭示了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符号学涵义”(维谢洛夫斯基 2003:12)。这种文化历史经典在后世中的传承影响作用被学者凝练为“对话性”理论,并从文学史及文化史的研究推及语言学研究的对话交际之中。因而Бахтин的对话理论又被称为“最广义的互文”(秦海鹰 2004:26)。

《俄语修辞学百科辞典》中将“互文性”、“文际关系”(межтекстовая связь)与“文中之文”3组术语视为同义词(Баженова 2006:104;Баженова, Котюрова 2006:532)。当代符号学大师Ю.М. Лотман(1922-1993)对术语“文中之文”的定义是将文本作为多种符号空间——进入当前文本的外部文本——的系统(Лотман 1998: 429)。“进入‘传统’的文本……并没有死去:而是进入‘现代’的语境中,这些文本展示着先前隐藏了的意义潜力,从而重获新生。”(Лотман 1996: 99)“文中之文”正是用以描述作为开放作品的文本与作为“他人言语”的文化空间的关系。Лотман“将结构主义观点同Гумбольдт — Потебня — Бахтин传统相结合”(Кузьмина 2009:15);在结构诗学的语境中重读Бахтин,继承并发展了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传统。《俄语修辞学百科辞典》将其归为从广义上理解互文性的代表而与Kristeva、Barthes、Jacques Derrida相并列(Баженова 2006: 105)。因为在Лотман的理论中,前文本不仅仅是具体文本的总和,还是全部代码和意义系统的总和。虽未直接使用术语“互文本”和“互文性”,Лотман理论中的核心术语如符号域(семиосфера)、符号空间、文化记忆等,却阐释了相通的理论事实,旨在将个体的历史文化经验带入文化的互文性空间。

我们可以在Е.Е Бразговская的论著中看到Лотман理论的影响。Бразговская在2004年的著作中对“文际关系”进行了逻辑和语义层面的探讨。她认为文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对象在于文本“与其外部所指——其他的文化空间文本——间的关系,及其在文本阐释结构中被现实化的方法”(Бразговская 2004: 5)。文际关系“首先是作为本体论问题,作为间性存在(бытие-между)的方式之一。文本通过意识的理解而存在,而其存在于意识中的唯一可能性方式为存在于(与其他文本的)‘交叉中’……存在于交叉中的文本包含痕迹,通过这些痕迹,其他先前文本的集合被纳入文本之中。在离散的单元中先前的集合被实现”(Бразговская 2004:7-8)。在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了学者同Barthes(“已有话语的痕迹”)与Лотман(“文化空间”)理论间的对话。

同样,对文际关系问题进行探讨的学者还有П.Х. Тороп,早在1981年学者就指出,“关于文本间接触的研究至今缺乏科学严谨性,理解和分析该问题的科学模型尚未建立”(Тороп 1981:40)。为此他主张在解释那些将当前文本(данный текст)(或文本部分)与其他文本(或文本部分)联系起来的语言表达时,必须弄清其在当前文本中的功能,并确定它与源文本(исходный текст)间的现实联系。Тороп进而提出了“内文本”(интекст)概念,将其视为文本的语义填充单位。应该说,术语“内文本”可被看作探讨具体文本(及其部分)之间关系的“互文本”的同义词。学者强调功能的观点体现了俄罗斯研究传统,其对内文本所进行的分类尝试具有启发意义。

我们将以术语“互文性”进行的研究称为俄罗斯互文性问题研究的一条“明线”。当代俄罗斯学界在继承和发展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新术语环境下的互文性理论内涵,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特征。下面我们将从理论译介、对文学文本的互文性分析及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分析3个方面对俄罗斯互文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И.П. Ильин在1989年发表的《互文性修辞:理论观点》一文收录于《现代修辞学问题》论文集,是较早的对西方互文性理论进行全面评介的学术论文。Ильин基于德、法、英、俄语的四十多部文献,对互文性理论的各派观点及其流变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概述这一理论思潮在西方后现代社会中对文学、艺术、传媒甚至人认识自我与世界方式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学者认为Kristeva提出的互文性理论的真义直到Derrida取消符号的所指功能后才得以明确。Ильин指出,互文性构成“后现代主义的内部修辞”(Ильин 1989:204)。这篇论文几乎成为俄罗斯互文性理论研究者的必引文献。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翻译出版了法国学者Pié-gay-Gros的专著《互文性理论入门》(2008),该著作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有关互文性作为诗学分支的观察分析类专著”(Пьеге-Гро 2008:4)。另一部对互文性理论进行整体性论述的专著是2011年出版的新书《互文性:概念机制。实现手段,体裁,风格》。这是一部材料详实、论证清晰的学术著作,学者В.П. Москвин在厘清互文性理论的某些关键概念以及对互文性各实现手段进行区分性、细节性描写上做出了有益尝试;其中有关15到19世纪“互文”(intertexere)一词出现在拉丁语文献中的资料举证在俄罗斯学界也属首见。这两部新近出版的理论著作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俄罗斯学界对互文性问题研究的热情日渐升温。

可查资料中最早以“互文性”为研究对象的俄语专著是И.П. Смирнов的《互文本的产生(以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为例的互文性分析原理)》(1985年初版在维也纳发行,1995年第二版在圣彼得堡发行)。书中探讨了文学作品中互文本的生成、互文本的序列及聚合体的原理。学者认为对文本的解读要综合文本间(互文)的与文本内的阅读以及主题的、符号的、交际的不同维度进行(Смирнов 1995:124)。Смирнов试图借助数学工具,从逻辑的角度穷尽所有的作品间关系,从而建立一种“互文性逻辑”。在著作的最后,Смирнов提出互文性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与记忆理论(теория памяти)相融合,这预示了互文性研究从语言的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转变的趋势。

И.В. Арнольд是较早关注文学文本中互文性现象的俄罗斯学者,她试图将俄罗斯研究传统中的对话理论与互文性、解释学以及解码修辞(стилистика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理论相结合。其理论逻辑在于:互文性概念的产生基于Бахтин的对话理论,而解释学作为现代读者在阐释文学文本时诉诸的科学,对其的理解构成了互文性机制的内容。Арнольд还将理论研究应用于教学实践,在1995年为专题课出版的《对话主义、互文性及解释学问题(在文学文本阐释中)》一书中,学者以英文小说为例,分析列举了有关“插言”(включение)的12点特征。Арнольд的研究以英美文学文本为分析材料,既有西方研究的开阔视野,又立足于俄罗斯特有的语言文化研究传统,是有俄罗斯特色的互文性研究代表之一。

Н.А. Фатеева所著《互文本世界中的互文本:互文性的复调》(第三版)一书被视为“目前最为全面的一部研究俄罗斯文学中互文性问题的著作”(Кузьмина 2011: 23)。学者将互文性区分为读者(研究者)方面的互文性与作者方面的互文性。前者是指通过考量当前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的多样性关系,读者或研究者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或者克服误解;后者则是指通过构建同其他作者文本间关系的复杂系统,作者形成自有文本并且确立自身创作个性。作者互文性可视为读者互文性的补充(Фатеева 2007: 16-17, 20-21)。Фатеева以大量俄罗斯文学作品为例,对其中的互文性元素及互文性功能进行了分析描写;深入探讨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创作的个人言语风格(идиостиль)演变中的互文性问题。

Н.А. Кузьмина是近年来成果颇丰的互文性问题研究专家,她在世纪之交出版的著作《互文本及其在诗学语言演进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版)现已再版5次,在俄罗斯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Кузьмина认为,“互文本理论本质上是螺旋线上新一轮的对文学演进、传统和创新、借用和影响等问题的回归,这一回归要在语言学诗学和文学史领域中进行审视。互文本的现代理论,一方面是以一系列个人言语风格的语言学构拟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是以对诗学语言具体现象的历时描写为研究对象”(Кузьмина 2011:25)。Кузьмина基于诗学语言演进的俄罗斯研究传统,试图在现代的融合背景下将自然科学的基础性概念(如能量、熵、共振等)纳入文化语言学框架,探讨演进过程中的互文性作用机制。她提出的“互文本协同性理论原则”(принципы си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теории интертекста)、“强力文本”(сильный текст)、“互文性储备”(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ый тезаурус)等术语,已成为俄罗斯学界互文性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概念。

互文性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Г.В. Денисова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互文本的世界:语言,记忆,翻译》是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探讨性范例。该书以文学翻译中互文性的功能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纳博科夫的双语现象(билингвизм)条件下的自我翻译(автоперевод)问题,补充了后现代文本的翻译策略理论;并特别探讨了原始作品的“民族文化记忆”(этнокультурная память)问题,以及对外国读者期待的改造。同样从事文学翻译中互文性现象研究的学者还有莫斯科大学的М.В. Вербицкая以及А.А. Гусева,她们在2009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下述3个“互文主义范畴”(категории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измов):源文本的知名度范畴,互文优控功能范畴,以及互文性元素功能化水平范畴(Вербицкая, Гусева 2009:9-18)。学者们以各自的研究拓展了互文性理论的应用空间。

В.Е. Чернявская有关互文性作为文本构建基础在科学言语中的一系列研究。她在1999年出版的《互文性联系作为科学交际的基础》一书中分析了互文性在科学文本中的语言外基础及语言学参数,探讨其实现形式和手段,并在互文性视角下对科学文本(文章、专著)的意义和组织结构进行了描写。在2010年出版的《科学文本的解释》一书中则对科学交际中引文、间接引语、背景援引(фоновая ссылка)这几种主要的互文性形式进行了较细致描写(Чернявская 2010:61)。

近年来逐渐有学者关注俄罗斯传媒空间中的互文性现象,如Кузьмина在其专著《互文本:主题变奏曲。互文性解释下的语言和文化现象》(第二版)中进一步拓展了互文性的理论适用性,用以分析现代大众传媒发展中的互文性现象。基于一系列的社会调查问卷数据,Кузьмина得出结论:俄罗斯传媒空间中的互文性现象具有以先例文本为主导的特征。以Кузьмина的互文性能量理论(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теория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и)为指导,М.В. Терских在其副博士论文(2003)中探讨了广告文本作为互文性现象的构建和功能化过程。她对广告作为影响力文本(тексты влияния)以源文本形式进入其他文本从而实现功能化的机制探讨具有启发意义。而Б.Н. Головко新近出版的专著《大众传媒话语中的互文本》(2012)则旨在探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的新方向”:在互文本空间中拓展并统一新闻创作技术的边界(Головко 2012: 7)。该书立足于新闻工作实务,对俄罗斯传媒空间的互文性策略进行了举例分析,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俄罗斯将互文性理论从文学文本分析引入其他艺术领域的先驱是学者М. Ямпольский. 他在1993年出版的专著《忒瑞西阿斯的记忆:互文性和电影艺术》是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电影艺术分析的重要著作。Ямпольский发展了“文化记忆”的俄罗斯研究传统,将其与互文性等同。他以希腊神话中双性的忒瑞西阿斯来隐喻“理想读者”,以“忒瑞西阿斯的记忆”隐喻互文性:“文化的记忆,或曰忒瑞西阿斯的记忆,应该与文本相连结,从而实现‘连接开端与结尾’的求索,从而产生历史”(Ямпольский 1993: 9)。Ямпольский特别强调读者/观众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每个读者或观众在不同程度上掌握这种先见的记忆”(Ямпольский 1993:10)。

3 结束语

通过对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的梳理我们发现:互文性问题一直处于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内。如Кузьмина所言,俄罗斯互文性研究的学术传承从未发生断裂,而是遵循普遍的“演进法则”(закон эволюции),在“斗争与更迭”(《борьба и смена》)中恒久发展(Кузьмина 2011:7)。总体上我们认为,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具有起步早、研究多样且分散的历史面貌,并未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自上世纪末引入西方互文性理论之后,学者们在新的学术语境之下结合俄罗斯语言文化实践在理论的探索与拓展适用性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然而客观地讲,在俄罗斯学界尚未形成有关互文性的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互文性作为一种较新兴的理论,其理论架构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即使在西方学界也处于探索之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互文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因其在内容上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而成为一个“运用起来非常复杂的概念”(Москвин 2011:5)。

因此当下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历史诗学、对话理论、文化符号学等俄罗斯研究传统与舶自西方的互文性理论相结合,面对西方强势话语,发展并完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研究道路。这一点对于我国互文性研究同样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秦海鹰.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外国文学评论, 2004(3).

王一川. 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J]. 外国文学评论, 1993(3).

维谢洛夫斯基. 历史诗学[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张 冰. 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变奏——《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读后[J]. 读书, 1991(8).

Арнольд И.В. Проблемы диалогизма,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и и герменевтики (в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M]. СПб.: Образование, 1995.

Арнольд И.В. Семантика. Стилистика.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 2-е изд.[M]. М.: Книжный дом 《ЛИБРОКОМ》, 2010.

Баженова Е.А.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 Кожина М. И.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2-е изд., испр. и доп. [Z]. М., 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06.

Баженова Е.А., Котюрова М. П. Текст. Кожина М. И.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2-е изд., испр. и доп. [Z]. М., 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06.

Бразговская Е.Е. Текст культуры: от события к событию (лог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межтекстовых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й) [M]. Пермь: ПГПУ, 2004.

Вербицкая М.В., Гусева А.А. Проблема перевода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категориальный подход[J]. Вестник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9(2).

Веселовский А. Н.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поэтика[M]. М.: Высш. шк., 1989.

Головко Б. Н. Интертекст в массмедийном дискурсе. 2-е изд., испр. и доп.[M]. М.: Книжный дом 《ЛИБРОКОМ》, 2012.

Денисова Г. В. В мире интертекста: язык, память, перевод[M]. М.: Азбуковник, 2003.

Ильин Н. П. Стилистика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и: теаре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A]. Проблемы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стилистики: Сборник научно-аналитических трудов[C]. М.: ИНИОН АН СССР, 1989.

Кузьмина Н. А. Интертекст и его роль в процессах эволюции поэтического языка, 5-е зд. [M]. М.: Книжный дом 《ЛИБРОКОМ》, 2009.

Лотман Ю. М. Внутри мыслящих миров: Человек — Текст — Семиосфера — История [M]. М.: 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6.

Лотман Ю. М. Текст в тексте [А]. Об искусстве [С]. СПб.: Искусство — СПБ, 1998.

Москвин В. П.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 понятийный аппарат. Фигуры, жанры, стили[M]. М.: Книжный дом 《ЛИБРОКОМ》, 2011.

Потебня А. А. Эстетика и поэтика [M]. М.: Искусство, 1976.

Пьеге-Гро Натали. 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и[M]. М.: Изд. ЛКИ, 2008.

Смирнов И.П. Порождение интертекста (Элементы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го анализа с примерами из творчества Б.Л. Пастернака[M]. СПб.: Языковой центр, 1995.

Терских М.В. Реклама как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ый феномен. Автореф. дисс. канд. филол. наук[D]. Омск, 2003.

Тороп П.Х. Проблема интекста[А]. Текст в тексте. Труды по знаковым системамXIV. Ученые записки Тартуского гос. ун-та. Вып. 567 [C]. Тарту: 添加出版社, 1981.

Тынянов Ю.Н. Поэтика. Ист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Кино[M]. М.: Наука, 1977.

Фатеева Н. А. Интертекст в мире интертекстов: Контрапункт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и. 3-е Изд.[M]. М.: КомКнига, 2007.

Чернявская В. Е.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е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как основа науч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M]. СПб.: изд. СПбГУЭФ, 1999.

Чернявская В. Е.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научного текста, 5-е изд.[M]. М.: Книжный дом 《ЛИБРОКОМ》, 2010.

Ямпольский М. Память Тиресия: 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 и кинематограф[M]. М.: РИК 《Культура》, 1993.

Ярцева В. Н.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Z]. М.: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90.

【责任编辑李洪儒】

OntheStudyofIntertextualityinRussia

Liu Shi-y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lthough the term “intertextuality” was first proposed by Julia Kristeva in 1967, “ text in the text” phenomenon has long been revealed by Russian schola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textual study in Russia, analyses the main ideas and works,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Russian research.

intertextuality; text in the text; text study

H052

A

1000-0100(2014)03-0023-5

2013-09-21

猜你喜欢

互文性诗学学者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背诗学写话
学者介绍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