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超文本新词认知分析*

2014-12-03李德志

外语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超文本义项新词

李德志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网络文化超文本新词认知分析*

李德志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本文以基于网络文化超文本新词“微博”、“微信”为例,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超文本新词汉译中的作用,阐释认知语境和词语发展的关系,加深了解超文本语言的隐喻学。在此基础上,探索加强理解和预测网络文化超文本中新词语发展趋势的策略。

网络文化;超文本;隐喻;认知

1 引言

当人们发现新事物,遇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出现新思想的时候,便需要运用新字和新词来表达。移动互联网的诞生和智能手机的流行为上述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移动终端的出现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旧有的、沿袭使用的表达方法已经不适合或不敷应用了。一方面,由于以英语作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遍及全球,而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这必然会出现不同表达形式和用语。另一方面,相应词汇逐渐吸收进汉语词典,比如“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汉语的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实时交流。这样,网络文化创造出自己的语言,产生新语体,也出现许多新的网络文化用语,而且这些网络文化用语使我们的网络文化交流更有时代特色。

“博客”、“微博”、“彩信”这样的新词汇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信息载体形式。这种信息传播技术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带来极大的方便,克服信息传输在时空方面的制约性,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像“微博”等词汇不仅家喻户晓,也成为国家正式媒体的信息交流平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也将“微博”这类词汇收入其中。这说明,“微博”、“博客”等也已成为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但是,从来源上说,这些词汇从英语翻译而来。新词汇总表示一种新概念,代表新技术发展的潮流,体现一种新文化、新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对词汇发展的角度出发,尝试分析这些有助于不同文化认知和理解的新词,预测该类产生的趋势。研究发现,认知语言学对于词汇学、传统隐喻研究以及超文本新词新义产生具有重要价值。在当下的社会、科技语境中,传播文化与翻译实践密切联系。

2 micro-blog类词的汉译探源

“微博”来自英语micro-blog,即使在英语中,micro-blog也是一个新词,是由前缀micro-(微)与blog(博客)构成的复合词“微型博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缩写,表示“内容简短,一般不超过140个字的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2:1351)。“博客”来自英语的blog,而后者是由web(网页)和log(日志)构成的缩略词blog(网络日志)。从web-log到blog,再到micro-blog,体现出网络文化的魅力,也体现出网络技术对语言文化的作用。“博客”进入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表明,网络文化已扎根于富饶的汉语沃土,既体现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相同之处,也突显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根据词性的不同,英语的blog有不同用法。(1)作名词用:它表示“网络日志”,发表个人构想、日记等,也可以表示个人在互联网上注册的一个发表“网络日志”的空间的称稩。例如,可以说:He runs a blog about China’s media industry(他经营一个关于中国媒体产业的博客)。(2)作为动词用:blog具有动词的各种时态特征,表示“写博客”。例如,She blogs daily about fashion trends(她每天都在博客上写一些时尚的潮流)。(3)构词情况:blog通过后缀-er派生出blogger(写博客的人);blog通过前缀micro-构成micro-blog(微型博客),不过添加前缀micro-后,改变了“博客”的一些属性特征——“微博”的容量有一定限制,一般指不超过140个字的信息,“博客”的注册人只是信息发布者而不是管理者。

3 汉语语言文化结构的认知

blog翻译成汉语的boke,主要取自英语字母b和g的读音。但是,汉语bo、ke读音的字很多,在汉字的选取上既体现汉语的文化特征,也是隐喻认知的结果。汉语的“博”可表示“广泛、丰富;获取、通晓”等意义。汉语的构词文化很重视“音步”结构,基本的音步结构为双音步,3字组合词为2+1,4字组合词为2+2结构(鲁川 2001:20)。例如,博览、博识、博古等等。汉语中的“客”主要表示做某件事的人。例如,旅行的人称为“旅客”,买东西的人称为“顾客”。blog翻译成“博客”,既体现汉语的语言结构文化,也体现汉语的认知文化和隐喻文化,还体现汉语词语结构的功能文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博客”表示“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图片等;指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图片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2:100)。当“博客”表示义项“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图片”时,人们认知的焦点在“博”上,表示“广泛丰富的知识”,“客”只是因为汉语词语结构的音部需要才出现,并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是,“博客”还有一个现代汉语没有给出的义项:表示“在互联网上注册发表个人网络日志空间”。当“博客”表示“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图片的人”时,人们的认知焦点主要在“客”上,表示“经营或发表博客的人”,“客”由结构中的音步结构转为实指结构,获得实际所指意义。在这一点上,英语的“博客”滋生出义项“经营、撰写博客的人”,而英语的blog不具有这个义项,要通过后缀-er构词方式获得blogger(撰写博客的人)。但是,英语的blog有动词用法,而汉语的“博客”一般只作为名词使用,如果要表示“从事这一活动的行为”,则要用相应动词构成动宾结构,比如经营博客、写博客、浏览博客等等。这是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结构、认知结构上的差异:“博客”由注册人申请注册,并由注册人经营、使用,而“微博”由注册人申请注册、使用,但并不由注册人经营、管理。此外,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它们意义结构的变化上:“博客”在汉语中有3个义项(见上文),而“微博”只有两个义项,不能表示义项“经营、撰写微博的人”。“微博”不仅仅是在“博客”的基础上加限定语“长度在140个字以内”,在管理权限上也发生变化,而在受众面上比“博客”的受众面更加广泛、方便、快捷。之所以不具有义项“经营、撰写微博的人”,是因为“博客”两个义项中的“客”只是汉语音步结构的需要,没有实质意义。构成“微博”时,“客”自然脱落,因为汉语中只有2+1的音步结构,如“计算机”、“办公室”等,不具有1+2的音步结构,不能构成“微博客”的音步结构;另外,当“客”表示意义“从事某种活动的人”时,不宜与“微”组合。这是汉语语言文化结构的强制性作用,必须遵守。

4 隐喻理论框架

英语metaphor一词源于拉丁语的metaphora和希腊语metapherein.英语词metaphor意指一种修辞格(a figure of peech)。在该修辞格中,metaphor字面上指表示一种类型的体或观念的一个词或词组用来代替另一个词或词组,从而暗示它们之间具有相似关系(likeness或者analogy)。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空间》一书中认为,隐喻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Lakoff & Johnson 1980),也可以说隐喻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这种传播方式。人们已经习惯形象化思维,并且具有推理能力,因此人拥有从相似规则推导我们不熟悉规则的能力。有鉴于此,不同学者把隐喻界定为:隐喻化联系是人们对不同事物某些相似性特征的阐释。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metaphorical language),认为隐喻与明喻一样,都是一种修辞性的语言在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使用现象(韩模永 2010)。束定芳认为,隐喻是因为所用语言字面意义与语境发生冲突时所选择的与语境相符的另一种理解(束定芳 2000)。

认知活动是隐喻的本质。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中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是本体思维(本体和喻体发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一般用间接言语行为作为其表现形式。隐喻的目的在于通过熟知的经验来概括未知的事物,以寻求话语和语境的关联,即让听话人在推理联想中领会说话人的意向含义。听话人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新事物或经验的认知活动,是隐喻的理解过程。说话人创造新词所依据的心理基础是联想,听话者接受新词依据的心理基础是演绎和推理联想。

隐喻由主体(tenor,被比的对象)、喻体(vehicle,用来比作的对象)和其内核(ground)构成。相似性是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利用一种借助于表示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因此,在隐喻结构认知领域中,可以从毫无联系的事物产生相似联想,并利用对二者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以表达真实感受。

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加工是语言产生、发展的根源之一。多种因素影响认知隐喻的运作机制,需要从人类思维的高度来分析隐喻的认知功能。人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反映世界的过程是一种映射过程,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隐喻认知化的本质。隐喻机制是根据这一核心原则构建,即很多主观认识最终源于客观现象,也就是隐喻从“具体、可见、客观”映射为“抽象、隐现、主观”。在这个过程中,源域根据固有原则向目地域映射来完成单向认知世界。我们通常在不经意中获得基本隐喻关系。而隐喻关系又会形成多种联结,正是这些联结产生的隐喻使人类主观和感觉经验相匹配。这种匹配在概念融合的作用下产生无数的分子隐喻,这个过程是源域转移到目地域的特殊的结构或相似性意义的意象效果。

认知隐喻的功能在认知科学机制中,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隐喻也是相似性的基础。实质上是两种机制的共现(亚里士多德 1991)。其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这种认知隐喻可分为显性相似性隐喻和隐性相似性隐喻。Lakoff 和Johnson在MetaphorsWeLiveBy中指出,概念隐喻的功能是跨概念域映射,再通过概念(事物)隐喻使人们不断理解和经历事物间的各种新联系,这是构建新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认识本体的单向推理的基本形式(Lakoff & Johnson 1980)。

隐喻具有普遍性,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认知过程中,人类通过隐喻感知和认识世界。语言通过隐喻建立和重塑人类的认知。语言概念意义的获得和概念体系的结构源于人们最初的身体经验的隐喻投射,是人类的身体经验本身直接的、有意义的结构。

5 超文本新词词义意义与隐喻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认知隐喻任意性特点:隐喻思维内在机制认为,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决不是完全任意性的创造,而是受认知环境(包括人的生理环境、认知能力等)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的词或词组的过程中,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和句子)中,是有动因有理据的。即这种从熟悉的、旧的认知域向不熟悉的、新的认知域的投射形成词义变化。

隐喻认知构成词义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域(具体域)到目标域(抽象域)的投射。新词的构成绝大部分通过这种直接或间接投射构成。可以看出,这些词或表达法不是通过我们知道的任何一种构词法形成的。但每种表达法中都有隐喻认知的因素,即通过从熟悉的、旧的认知域向不熟悉的、新的认知域的投射,从而形成新的词义。

6 结束语

我们既可从这些表达法的构成上推测英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也可看到隐喻认知在词义发展中的作用。这对于研究词汇发展和英语教学都十分重要。或许可以大胆预测,未来词汇的发展会随着人类科学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产生,但最终会因人类认知和主观“高频”使用而发展变化。

韩模永. 隐喻的“网络”——论超文本文学与西方后现代文本理论的会通[J].理论学刊, 2010(7).

李德志. 广告类超文本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J]. 外语学刊, 2013(3).

鲁 川. 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D].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责任编辑孙 颖】

NetworkHypertextCultureCognitiveAnalysisofNewWords

Li De-zh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hypertext Internet culture’s new words “micro blog”, “micro letter”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etaphor in Chinese translation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ve context and new words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rie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he metaphor of hypertext language, strengthen the hypertext Internet culture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words.

Internet culture;hypertext;metaphor;cognitive

H030

A

1000-0100(2014)03-0070-3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探析”(12C020)的阶段性成果。

2013-06-19

猜你喜欢

超文本义项新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学诗偶感
基于新闻翻译试析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
对超文本版《喧哗与骚动》的解析
思维的模拟外化:概念超文本建构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