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M ood le平台的共建共享

2014-12-02肖年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8期
关键词:园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肖年志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苏州215006)

一、项目背景

2009年前后,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苏州工业园区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课程理念认识不足,对新技术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缺乏认识;二是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一个很好的实现先进课程教学理念的手段。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仍然缺乏一种简便、高效的实践策略和方法。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条件处于领先水平的园区,不仅要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更要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开好信息技术课程。为此,构建区域性Moodle平台,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园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项目主要做法

1.强化学习培训,引领课题研究

在项目研究之初,我们组织了“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Moodle应用入门”等培训活动,重点在理解研究的思路,了解Moodle能为教学带来什么,形成对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思想基础。此后又分别组织10多次专题活动,变“事务性”活动为“学习型”活动,增强了活动的“科研含量”。每次活动均“集培训、主题研讨于一体”,引导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统一研究思路,汇集研究智慧,分享研究成果。

2.组织教学研讨,深化课题研究

园区先后组织了十几次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基于Moodle平台的高效互动课堂建构”、“基于Moodle平台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基于Moodle平台的多样性评价实施”等主题开展研讨,项目成员纷纷执教研讨课,为Moodle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摸索经验,取得良好效果。

3.开展竞赛活动,促进专业发展

园区先后组织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基于Moodle平台的专项教学设计比赛、优质课评比,以及说课、评课与程序设计三个项目的基本功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了教学展示、交流学习的机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各种比赛中,教师大量采用Moodle平台,把教学实践和体会融入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选送的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省、市的各项比赛,成绩斐然。

三、项目绩效评价

1.形成了区域性共建共享教学平台的格局

首先由星海实验中学进行了技术攻关,组建了园区最早的Moodle平台——“星海明灯”,并积极开展教学应用研究,然后带动园区星港学校、星湾学校、园区十中、苏大附中等骨干学校进行Moodle教学平台的搭建,再以每一个平台辐射若干所学校,完成了区域性的平台应用的布局。各校教师在平台上获得大量的初始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再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优化与重组,形成个性化的资源服务于本校教学,既做到了共享,又体现了学校特色。经过几年的积累,基于区域性Moodle平台的一个开放型与学习型并举的教学共同体逐步形成,区域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2.构建Moodle平台课堂功效参考模型

我们以挖掘Moodle平台的课堂功效为抓手进行探索,提出了Moodle平台的课堂功效参考模型(见下图)。

3.提出了M oodle平台支持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六步法

一是“议一议”,即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二是“理一理”,即分解学习任务。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既理清学习思路,又明确学习路径,真正知道该“怎么做”;三是“做一做”,即实施学习任务。学生借助Moodle平台提供的文本、声音、视频等多样性学习支架,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尝试着解决问题,体验“学与做”的过程;四是“导一导”,即开展过程性评价。教师利用Moodle平台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引导和评价。个体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体评价,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让每个学生明白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五是“评一评”,即组织成果展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看“做得怎样”。学生通过互动性评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技能;六是“拓一拓”,即明确下一步方向。师生小结课堂,并明确课后利用Moodle平台探讨“还可以怎么做”。

“六步”教学法,结构清晰,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其合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园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4.提升了课堂,发展了教师,成功了学生

通过区域性Moodle平台的共建共享,园区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身临其境不但学到了知识,更知道了为什么要学。在明确的方向性的指导下,他们学习兴趣大增;再借助Moodle平台提供的学习支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分层次学习,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近五年来,园区初中信息技术期末抽考合格率均为100%;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提升,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成绩也相当喜人,获得国家级奖项30多人次、省级奖项120多人次、市级奖项近200人次。

四、项目创新启示

1.园区Moodle平台要服务好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区域联动,个性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要去建设平台,但要让区域内所有的学校都用起来,既要有资源共享,又要有个性化的开发与应用。其实,教学平台的建构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涉及硬件配置、Linux操作系统管理、Myslq数据库、Php开发、Nginx、Linux系统优化等诸多技术问题。另外,如何应用好Moodle教学模块,对其进行二次发与重组,使其适应课堂教学需求,提升课堂教学功效也需要深入地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一所学校都研究如何搭建平台,都去开发教学模块势必受到技术层面以及组建意识等方面的制约,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无法体现教学平台的共享优势。因此,我们提出了“依托骨干,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

2.“构建、应用、推广”成为我们多年研究Moodle平台的关键词,“服务课堂、辅助应用、共享推广”也是我们的三大抓手。我们坚持“充分挖掘平台的课堂功效,充分发挥平台的课堂辅助功能,充分利用平台整体推进共享推广”,实现了Moodle平台在全区域层面的普及。

3.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法是Moodle的重要理论支撑。师生在使用平台的同时,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从这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自然的,原生态的。他们融入其中,进行“思维碰撞”和“头脑风暴”,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体验着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园区整体推进Moodle平台的原因所在。

点评: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肖年志老师领衔的区域Moodle平台的共建共享项目,在我国各省市近年来开展的基于Moodle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共建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建构的Moodle教学环境,不仅坚持的时间长,涉及的区域广,参与教学改革的实验学校多,而且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在Moodle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使用Moodle资源支持课堂教学,基于Moodle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结合Moodle的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给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容。

肖老师的Moodle项目取得的成功,反映了目前在中国国情的条件下,一个地区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领导重视,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并能够长期坚持、不断学习、重视实践,最后形成一种常态化的运用。

结合项目平台的检查和使用体验,我认为《区域Moodle平台的共建共享》项目已经达到了课题预定的目标,这是一个在国内教学中长期坚持使用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提高办学质量的优秀案例,可以作为如何使用新技术改变教育的样例,推荐给国内其他地区学习。

猜你喜欢

园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