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单快乐地学习——记《小数的初步认识》微课程和电子书包实验

2014-08-15徐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电子书小数环节

徐娟

(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小学,江苏 苏州215028)

“电子书包”、“微课程”这几个新兴词正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尝试开展着。虽然笔者也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培训,但感觉终究是纸上谈兵。电子书包的出现,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促使学生利用信息化的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在其中将扮演何种角色?这将对老师提出怎样的要求?学生相比于传统课堂,又会有哪些变化?会多一些收获吗?带着这些疑惑,在颠倒课堂理念的支持下,笔者尝试开展了一次微课程与电子书包相结合的数学课——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的变革中更重要的不外乎教师的教如何“变”和学生的学如何“变”,结合这节课,笔者想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变化。

一、微课程支持学生课前学习

1.教师

(1)设计课前学习小研究,制作微课程

以往的小研究是把课上的重点内容设计成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次和一般的小研究、任务单不同的是,微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足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支架和资源平台,明确知道学习的内容,给孩子学习的方向,使孩子能够带着准备进教室。

微课程的设计和小研究是相辅相成的,都分为小数的读写、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三部分。小数的读写和生活中的小数比较简单和易理解,预设学生通过微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够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微课程的设计中只是举了两个例子让学生感受0.1的意义,然后给学生自己思考创作的空间举例其他的零点几,进一步感受小数的意义。

(2)精心设计“变”的教案

由于有了小研究和微课程,必须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小数的读写、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虽然和微课程的设计三个部分是一样的,但是重点不同。微课程的重点放在小数的读写,而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小数的意义,因为读写在课前微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已经掌握,只需要快速地进行及时检测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出题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调整教学;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课前的初步感知、课中的交流讨论来理解。

由于有电子书包,在本节课的最后笔者还设计了自主选择拓展内容阅读的环节。精心选择了几个关于小数的故事,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拓展。

2.学生

在课前,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微课程并在微课程的指引下完成课前学习小研究。由于每个孩子知识掌握的速度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微课学习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不理解的地方或在小研究中遇到困难可以重复看几遍,直到掌握为止。微课程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支架和资源平台,明确知道学习的内容,给孩子学习的方向,使孩子能够带着准备进教室。

二、电子书包支持课堂评价

1.教师

笔者一直在想,如果课前自学足够充分,那么课堂究竟做什么呢?由于有了微课程,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果课前功课完成得不错,那么课堂上就应该以展示、评价、交流、巩固、拓展为主。为此,课中环节笔者分了以下几步:

(1)小数读写的检测反馈

本堂课重点要突破的是小数的读写和小数的意义两个部分。小数的读写内容比较简单,通过课前微课程的学习,课堂中笔者进行及时的检测反馈,利用平台里的检测反馈功能,来验收旧知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出题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调整教学。如果掌握率达90%及以上,那么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如果掌握率不足90%,那老师将花一定的时间在此巩固。

(2)生活中小数举例展示

课前已经请学生收集了生活中小数的例子,所以在课堂上只要进行集体的展示交流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3)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在微课程的学习中,举了两个例子让学生明白0.1是如何得到的,然后由学生自由来涂写创造其他分数,在课堂的交流中,生成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然后进行小数在生活中应用的教学。

(4)巩固拓展

在这个环节,由于课前老师已将新知部分的教学资源分享与学生,在这个环节,在平台里设计了不同程度的分层任务,在不同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理解与掌握新知。课堂新授知识学生部分已经在课前掌握,利用电子书包及时反馈统计的功能,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2.学生

通过课前的微课程和小研究的自学,学生们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做好了准备走进教室。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学习,所以他们知道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课上可以带着自己的疑惑重点听。

在展示环节中,他们大方得体、从容优雅展示他们课前的收集成果;在交流环节中,他们把自己的课前学习成果、自学疑惑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答疑解惑,教学相长;在巩固环节中,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迅速完成一道又一道的练习题,并能及时知道自己的问题主动思考;在拓展环节中,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三、课后

课堂上,通过练习题的及时反馈统计,教师能了解班级孩子对于新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能针对个别掌握不到位的孩子及时进行单独辅导和巩固,并能根据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调整自己下一节课的教学。

这一次在颠倒课堂理念指导下的电子书包与微课程的尝试,让笔者感受颇多。

1.在这样知识量密集的课堂中,后进生如何能有所收获

在上完这一节尝试课后,笔者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课堂上的后进生跟不上,会不会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样的课堂难道只适合优生?让笔者想到了对这样的孩子,应该先给他们“喝鸡汤”。在学习微课程时,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课前学习小研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先教一教。在喝完鸡汤后,学生可以带着准备进教室,对于这次的课有了底气,学生会充满自信。通过课堂的再一次巩固后,相信学生能够掌握得更好。

2.怎样的课适合用电子书包和微课程设计教学

大家对于电子书包和微课程的课堂评价很高,效率高、学生感兴趣、节约资源、互动教学等等,但笔者思考的是:是否所有的课堂都适合用电子书包和微课程设计教学?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尽管电子书包和微课程为我们的教学变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如何设计还是需要因材施教,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上完课,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快乐”、“开心”、“数学很简单”“效率很高”......是啊,学习如果变成一种简单和快乐的事情,那还会有不愿学的孩子吗?这一次的电子书包和微课程实验课的尝试让笔者找到了教与学的目标:简单快乐。简单快乐地教,简单快乐地学,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电子书小数环节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谈谈电子书
电子书渲染的对象、要素及思路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