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在麻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12-02滕召宏陆香桔张志代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10期
关键词:麻阳稻飞虱杂交稻

滕召宏,陆香桔,张志代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技术推广中心,湖南麻阳 419400)

深两优5814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龙岗研究所用 “Y58S”与自选恢复系 “丙4114”组配而成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16)。2011年引入麻阳县进行示范推广,2013年麻阳县种植面积1 867hm2,自2011年引入麻阳来累计推广面积达3 120hm2,几年种植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是一个集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完美结合的超级杂交中稻新组合,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2012年以来连续几年成为麻阳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主推的主导品种。适合在麻阳作一季中稻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深两优5814在麻阳县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秕谷少,产量高。2011年参加麻阳县杂交稻评比试验,平均产量为9.52t/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的8.38t/hm2增产1.14t,增幅13.6%;其中在长潭乡长潭溪村示范3.3hm2,平均产量为9.37t/hm2,高产丘块产达9.81t/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的8.36t增产1.45t,增幅17.3%;在隆家堡乡步云坪村示范33.3 hm2,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同熟期品种增产 1.27t,增幅 15.9%;2012年参加麻阳县杂交稻品比续试,三个重复平均产量为10.29t/hm2,比对照粤优 938的单产 9.18t/hm2,增产1.11t,增幅12.09%。两年评比试验平均单产9.905t/hm2,比对中浙优1号、粤优938的单产8.78t/hm2增产1.125t,增幅12.8%。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麻阳县农业局在兰里镇所住村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主推品种 (组合)为深两优5814,经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龙山县水稻高产创建验收组进行测产验收,深两优5814平均单产为9.506t/hm2,比对照增产13.2%。

1.2 特征特性

深两优5814在麻阳县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1天左右,比粤优 938长 2.1天。株高 121.7cm,穗长28.6cm,每穗总粒数208.5粒,实粒数173粒、结实率83%,千粒重25.7g。每667m2有效穗数18.1万穗,株叶形态好,穗粒结构协调。该品种苗期分蘖力较强,苗期起发快,叶片较三系杂交稻窄、短,看似生长较弱,至抽穗前普遍株高较三系杂交稻同期矮10cm左右;抽穗后,剑叶挺直,叶色深绿,瓦状、较短,长度一般在30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较细,叶片直挺,后期青秆黄熟,熟相好。

1.3 稻米品质

深两优5814米粒颜色晶莹透亮,腹白少,品质优良。经农业部稻米及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0,垩白粒率13%,垩白度2.0%,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6.3%,达到国家 《优质稻谷》 (GB/T17891-1999)标准2级。

米质优。据测定,深两优5814米质优,符合国家优质米 (三等)食用标准,不仅外观漂亮,而且,整精米率可达65.8%,米饭柔软,适口性好,清香爽口,适合大众口味。

1.4 抗性表现

1.4.1 抗倒性强

深两优5814抗倒性强。株型适中,叶片上举,谷粒有芒,剑叶短而直立,籽粒饱满,成熟期青枝蜡杆,抗倒性强,在麻阳种植的几年中未发生倒伏现象,适宜机械收割。

1.4.2 抗病虫性

据国家等区试抗性鉴定:该组合稻瘟病综合指数3.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全群抗性频率77.6%;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田间发病中等偏轻,抗病性表现为中抗稻瘟病和感白叶枯病。几年来,在麻阳县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纹枯病中等发生,稻瘟病轻微发生,白叶枯病未见发生,田间抗病虫性表现较好。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2.1.1 适时播种

深两优5814耐寒、抗高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麻阳县作一季稻栽培宜在4月10日前后播种,兰里、吕家坪、黄双采取旱育秧的乡镇可适当提前播种,保证在8月底前齐穗;保证田间用种量,每667m2用种量不少于1㎏,浸种前视天气情况晒种1~2天,浸种时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8小时,进行种子消毒杀菌处理,防止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采用温水 “三起三落”或少浸多露催芽法浸种催芽,采取软盘和旱育保姆拌种进行旱育秧的待种谷破胸后即可播种。炼芽后每1㎏种子用25%的吡虫啉可湿粉剂6g拌芽谷防止秧田稻飞虱危害,防止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2.1.2 培育壮秧

每667m2秧田播种量以不超过7.5㎏为宜,做到稀播、匀播,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为1∶5左右,秧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烂秧和培育壮秧。采用旱育秧的要加强苗床水分管理,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cm的表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浇足底水后直到出苗一般不须浇水,如果出现床土发白、叶片内卷时,可在早晨或傍晚适当浇水,要一次浇透,切忌天天浇。秧田每隔5天打一次药防治稻飞虱,重点防控南方黑条矮缩病。

2.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当秧龄达到25天左右,叶龄4.5~5.0叶时,开始移栽,移栽规格以18㎝×24㎝为宜,每蔸插2粒谷秧,保证每667m2插足9万基本苗,栽插时做到浅水平田、浅水插秧、栽插不宜过深,栽插深度不超过2cm,以秧苗不倒为宜。旱育秧抛栽秧龄控制在20~25天,叶龄3.5~4.5叶时进行,抛栽规格为抛栽 21~23蔸/m2,通过露晒田每667m2控制最高苗数27万~29万。

2.3 测土配方施肥

深两优5814生育期长,耐肥抗倒,需肥量大,根据麻阳土壤养分检测结果,施肥要掌握 “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必须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看苗补施穗粒肥。底肥以猪、牛粪等农家肥为主,化肥配合施用,中等肥力水平的稻田,施用腐熟的猪、牛粪10~15t/hm2,袁氏超级稻专用肥450kg。分蘖肥分两次施,在移栽后5天追施尿素75~90kg/hm2作分蘖肥;栽后15~18天追施尿素60kg/hm2、氯化钾75kg/hm2。抽穗扬花期用磷酸二氢钾3.75㎏/hm2兑水叶面肥喷施,防早衰、增大穗,养根保叶,保持叶片养分供给、促进灌浆结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2.4 科学管水

按照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态对水分的需求,保持稻田水分处于一种比较适宜的状态,发挥科学灌溉的增产效益。在水分管理上,以湿润灌溉为主,干湿交替,做到浅水抛、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分蘖末期群体总茎数达所需穗数80%左右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拔节期至抽穗期采取浅水勤灌的灌溉方式,抽穗成熟期采取干湿交替、湿润为主的间歇灌溉方式。做到以水吊肥,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青棵活秆,籽粒饱满。收获前一周排水,避免断水过早,保证成熟期有2片左右绿叶。

2.5 病虫害防治

麻阳水稻上的病虫害以 “两病两虫”为主,即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在防治上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虫害的防治上主要是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其次是二化螟以及其他虫害,根据害虫田间发生情况和县植保植检站的预测预报,当稻飞虱百丛虫口基数达到1 000头以上,可用吡虫啉和噻嗪酮等药剂交替使用,施药时要用足水量,常规喷雾每667m2药液量不得少于50kg,禁止使用高压直管喷头。生长后期用药时要注意喷药重点部位为水稻中下部,喷药时要将水稻中、下部打透。最好进行1.5~2m开箱,便于喷雾均匀、遗漏死角。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 当稻纵卷叶螟的百丛虫量有100~200头时,在卵盛孵期可用40%或48%毒死蜱或康宽等药剂兑水喷雾稻株中上部。

病害主要是抓好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其次是稻曲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防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30g兑水50㎏喷雾防治。防治稻瘟病:每667m2用75%三环唑35~40g加水50㎏喷雾防治叶瘟;每公顷用雷爽40~60g或碘加碘45ml兑水50㎏喷雾防治穗瘟;防治穗颈瘟在始穗、齐穗时分别喷1次效果好。用18%壮谷动力WG对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兼治稻曲病都有明显的效果,在水稻破口前和齐穗后每667m2用18%壮谷动力WG40g对水50kg均匀喷雾,防效达90%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猜你喜欢

麻阳稻飞虱杂交稻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