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亨利的“时间魔法”

2014-12-01龙翠翠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短篇小说亨利

摘 要:叙事时间是小说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小说鉴赏的新视角。欧·亨利擅长通过协调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改变叙事速度的精妙技巧,达到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叙事时间 欧·亨利 短篇小说

与空间艺术,如建筑、雕塑和绘画相比,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由于文学的字、词、句等语言单位不能瞬间呈现给读者,而必须在线性的时间轴里动态呈现,因而使文本具有“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双重特质。作为一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作品一度为文艺批评界广泛关注,但大都是从作品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幽默的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欧·亨利独特的叙事策略,尤其是叙事时间的艺术性却鲜有关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善于协调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使物理时间为心理时间服务,改变叙事顺序,巧妙运用加速叙事和减速叙事把握叙事节奏,从而强化叙事动力,取得了极佳的表达效果。

“故事时间”类似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衡量时间的方式,是不可人为改变的物理时间,总是依照钟表的时间按先后顺序发生。“所谓叙事时间,则是它们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加工改造提供给我们的现实的文本秩序”[1]。故事视角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日常生活的逻辑将它重建起来,小说作家为了建构情节、揭示题旨等动机,“常常在话语层次上任意拨动时间、调整时间,展现了叙述行为的叛逆和想象,使得文本妙趣横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旨趣”[2]。

热奈特作为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在《叙述话语》一书中,对“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提出了“时序”“时距”“频率”三个重要概念。通常,“自然”的叙述顺序应当与话语时间一致,叙述者依照故事的实际进展叙述,在整体上呈现为线性特征,编年史式的故事、典型的纪实文本就体现出这一特点。但欧·亨利常常打乱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运用顺、逆、倒、插多种方法,将事件安排在一个新的、人为的时间次序中来讲述,使得文本叙述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凸现故事的某种特殊的含义,取得特殊的叙事效果。

一、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统一

根据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人为地将故事原本的时间叙述顺序变为一个全新的时间叙述顺序,具体可分为闪回、闪前和交错三类。闪前即把将来发生的事情提前进行叙述。闪回又称“倒叙”,将先前发生的故事重新按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交错是倒叙、预叙的混合运用,把小说中过去、现在、未来交错在一起的叙述方式。《带家具的出租屋》讲的是一个到纽约寻找女友的年轻人,在出租屋里开煤气自杀了,文章结尾,通过女房东们的闲聊,读者明白,这位年轻人所要找的爱人在一星期前的同一天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文章开头作者提到“在这么多漂泊过客掀起的余波中找不出一两个鬼魂,那才是怪事哩”,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实则充满着隐喻性和预示性,为小说今后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预示了年轻人的命运和结局。

《带家具的出租屋》原文大约2500字,共42段,文本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段如下:

A:对故事发生背景的一般介绍。(第1-2段,120字)

B:年轻人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寻找自己的女友。(第3段,50字)

C:年轻人问到第12家,在这里他租了一间房子。(第4-11段)

1.年轻人对女房东的印象。(第4段,40字)

2.年轻人在楼梯上的印象。(第7段,130字)

3.女房东冗长对房间的介绍。(第6、8、10段,130字)

4.简洁地描述年轻人的言语和行动。(第5、9、11段,30字)

D:年轻人向女房东描述女朋友的特征,询问是否有她的信息,得到否定的回答。(第12段,40字)

E:年轻人回忆五个月来自己寻找女朋友的经历,猜测她的下落。(第14段,100字)

F:对房间的家具等幻想。(第15段,600字)

G:他闻到强烈的气味,木犀草甜的气味,搜索他的女朋友的灵迹,神经质的,叫了几句诸如“什么,亲爱的?”“她一直在这个房间里。”“是的,亲爱的!”(第20-24段,500字)

1.寻找女朋友的痕迹。

2.沉浸在幻想中。

H:赶紧下楼去问谁曾住在这个房间,却得到失望的答案。(第25—32段,200字)

I:陷入绝望,自杀。(第33—34段,100字)

J:房东之间的对话使读者明白,一周前年轻人的女朋友在他自杀的这个房间自杀了。(第35-42段,240字)

根据文本线索推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故事顺序应该是:

E→J→B→C(4)→D→G→H→I

在C部分,第4到第11段,大约330字的篇幅,作者只用了30字描述年轻人的言语和行为,却耗费大量的笔墨,浓墨重彩地描述恶劣的环境:地毯已破得不成模样,甚至连织出它的织布机都认不出它了,在阴暗的空气中退化为茂盛的地衣或蔓延的苔藓贴在楼梯上,东一块西一块的,脚踩上去粘糊糊的,让人触目惊心。“然而欧·亨利对主人公的心理独特的刻画却有一针见血之效。当房东正要离开时,年轻人又提出那个盘旋在他舌尖、曾问过无数次的问题[3]”。这里物理时间为心理时间服务,虽没有对年轻人的心理进行细腻刻画,年轻人寻找女友的急切、对女友的感情却跃然纸上。全文用大量的信息干扰、占用心理活动的时间,其中B、C、D、H是属于“我”(年轻人)的物理时间,只有250个字符的行动描写,而C、E、F、G的描写多达1500字,可见心理时间多于物理时间,欧·亨利简化了故事情节和强调心理描写活动,旨在强调故事的悲剧主题,构建一个令人沮丧的气氛,深化主题。

二、加速和减速叙事

在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有时用长达数章的篇幅来叙述一天的事件,用很少的篇幅概述较长时间段里发生的事件。在加速叙事里,一段很长的故事,被还原成文本中的一段,而在减速叙事里,短短的故事被表述成文本中很长的一段。这种艺术的处理会使小说产生一种起伏参差、错落有致的美感。endprint

最快的叙事速度是省略,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省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确省略”,用“很多年过去了”,“多年以后”这样的模糊时间概念省略提醒读者开始故事时间中下一个时期的叙述,或者通过强调人物对事件的不同感知描写时间流逝。另一类是“隐含省略”,读者通过逻辑推理推测故事事件时序中某一段时间的省略。

最慢的叙事速度是停顿,当故事外的叙述者为了向读者提供某些信息,从自己的视角而不是从人物的视角来描述人物外貌或场景、暂时停止故事世界里实际发生的连续过程时,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概述、场景的叙事速度介于二者之间。

欧·亨利充分运用了这四种不同时距的叙述手法——适当改变叙事速度的技巧,加速叙事与减速叙事相互变换,刻画典型场景等——构成了叙事文本中的不同节奏,使得文本犹如音乐一样随着话语模式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运动方式,充满参差、错落有致的美感。《麦琪的礼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说在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加速叙事的手法。文中有几次运用了“省略”的手法。开篇交代德拉在数钱,钱少的可怜,从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生活非常拮据,而下面作者说“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引起读者的猜想,德拉会送什么礼物呢?送给谁礼物?巧设悬疑,引起读者的兴趣。

当德拉买好圣诞礼物回到家后,“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 这是故事中一个不重要的情节,不必要的彻底叙述,进行了省略,但一个句子足以表达德拉的聪明,完美和无奈。

小说的结尾,也进行了加速描写。德拉满心欢喜地拿出礼物时,吉姆却微笑着告诉她这礼物现在用不上了,为了给她买玳瑁梳子,他把金表卖了。短短几句,笔锋急转,而德拉却卖掉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银表链的故事后,并没有进一步讲述两个可怜的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荒诞的日子的,仅以吉姆的一句话结尾:“现在请你煎肉排吧。”这看似无结尾的结尾不由得引起读者深思,引导读者探讨作品的深层意蕴,赞叹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

欧·亨利也善于运用概述对故事背景进行交待,使读者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这段话里,对一元八角七进行了两次重复,德拉重复数了3遍,对一元八角七的得来,作者简要进行了概括,但读者可以想象德拉与菜贩子、杂货店老板讨价还价的日复一日节俭生活,想象德拉只有一美元八十七美分过平安夜的尴尬,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温也指出:“时间在小说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凡小说家们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无一例外地都会对时间加以充分利用的。”[4]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信息量却很大,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名,之所以能突破小说篇幅在读者审美心理中的局限性,是因为作者合理安排了叙事时间,运用“时间魔法”,塑造了神秘莫测的气氛,暗设悬念,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注释:

[1]罗纲:《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3]赵莉,黄春妮:《欧·亨利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4]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世界文学,1979年,第1期。

(龙翠翠 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短篇小说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结缘《短篇小说》
找找看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大公鸡亨利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找找看
短篇小说没有问题
王齐君主要作品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