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2014-12-01朱栋雷一帆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诗题用典

朱栋+雷一帆

摘 要:用典是唐代试律诗诗题的典型特点之一,诗题对历史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以史为鉴”的治国策略,更是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尚史之风。

关键词:试律诗 诗题 用典 史鉴思想

隋朝的迅速灭亡,特别是隋炀帝因奢华与暴政招致亡国的惨痛教训极大地触动了唐代的统治者。他们意识到采取怎样的治国思想、实施怎样的治国策略,直接决定着王朝的兴衰。而“以史为鉴”就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期盼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的经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便更加有效地维护自身统治。正是受这种史鉴思想的影响,在唐代试律诗的命题中,命题者就往往选择蕴涵着治国思想的历史典故来进行出题。

试律诗诗题《归马华山》,出典于伪古文尚书《周书·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1]

周武王灭商后,把军用的牛马放养于桃林,以示不再用兵。这种偃武休兵的政策,不仅是饱经战乱的唐朝初民所向往的,更是与唐初所奉行的“文德之治”的政治策略相统一的。唐代统治者虽然是以武力夺得天下,但在政权建立之初,更多的却是尊奉儒术,敦于教化,追求一种“文质彬彬”的政治状态和社会文明,力求以文德治理天下,使国家休养生息。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典命题,可以说,既顺应了民心,又顺应了唐初“文德之治”的治国策略,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试律诗诗题《闻击壤》,出典于东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尧时已有井矣。[2]

相传帝尧治理天下时,天下太平,百姓无事,但五十之民却不觉其力。这是圣君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更是唐代君王所向往的。唐代试律诗的出题者以此典命题,就反映了唐代君王的这一追求。

试律诗诗题《临渊羡鱼》,出典于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交画不畅,连环不解,其解之不以解。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3]

此例典故常用来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出题者以此典命题就是要劝诫统治者,对先王圣君的治世伟业不能只有敬仰与羡慕,更要身体力行,勤恳为政。

试律诗诗题《吴宫教战》,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列传》。天下太平,国家大治,不但需要开明的人治,更需要严格而公正的法治,只有法律面前君民平等,国家才会秩序井然。此处以孙子于吴宫教战之事为题,就是为了强调法治严明的重要性,对唐代统治者有明显的警示意义。

试律诗诗题《焚裘》,出典于唐·房玄龄等《晋书·武帝本纪》:

咸宁元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4]

这是一则赞美帝王抵制豪奢的典故。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典为题,是要告诫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抵制“奇技异服”,摒弃奢华,崇尚简朴。

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以蕴含治国思想的历史典故为出题来源的还有很多,如出典于旧题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的试律诗诗题《冬日可爱》和《夏日可畏》、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试律诗诗题《亚父碎玉斗》、出典于《战国策》的试律诗诗题《骐骥长鸣》,等等。

唐代的史鉴思想,还表现在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尊敬和赞美上。唐代的试律诗诗题常以涉及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典故为出题来源,命题者希望通过这些人物的高尚形象和崇高品格来感召世人,以培养淳朴的民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维护当权者的有效统治。

试律诗诗题《云母屏风隔坐》,出典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弘传》:

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也。……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元和元年代邓彪为太尉。时举将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弘曲躬而自卑,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5]

这一典故借东汉·郑弘受太守第五伦举荐,得以入朝为官,后官职高于第五伦,但每次正朔朝见时,郑弘总是对第五伦曲躬而自卑的故事,赞扬了其为人知恩图报、不忘旧恩的高尚品格。唐代试律诗诗题的命题者以此典为诗题来源,就是想借郑弘的这一优秀品德来教育世人,以营造重情重义的淳朴民风。

唐代统治者一直特别重视和珍惜人才,唐太宗早在贞观二年(628)就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6]唐代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类人物典故为题,一方面表现了唐代统治者对理政清明、造福一方的优秀地方官吏的赞美,一方面更是体现了唐代统治者想以此来激励当朝官吏的良苦用心。

试律诗诗题《齐优开笼飞去所献楚王鹄》,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於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於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7]

此典故是关于俳优淳于髡的故事,淳于髡受齐王差遣出使楚国献鹄于楚王,但在途中却“飞其鹄”,到楚国后,他通过巧编诈词不仅取得了楚王的信任,而且得到了楚王的重赏。整个故事中贯穿着淳于髡的高超智慧和他对齐王的无限忠诚。唐代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典为出题来源,不仅表现了他们对淳于髡高超智慧和崇高品格的肯定与赞赏,更是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对这类人才的深切期盼。

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以此类与优秀历史人物故事相关的典故为出题来源的还有几例,如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的试律诗诗题《桃李无言》,就体现了出题者对李广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凌然正气、忠实诚信人格的高度赞赏;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试律诗诗题《夫子鼓瑟得其人》,则体现了命题者对孔子虚怀若谷、勤恳好学精神的高度认同;出典于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的试律诗诗题《澄心如水》,则表现了出题者对汉朝谏臣郑崇“澄心如水”、刚正严直、有礼有节高尚品格的高度赞扬。

在体现唐代史鉴思想的试律诗诗题中,有些还表现了对历史上重要人物失败原因的反思,试律诗的出题者希望时人能从这些人的失败当中汲取教训。如出典于《金谷诗序》的试律诗诗题《石季伦金谷园》(贞元六年)(790)、《金谷园花发怀古》(元和六年)(811)和《金谷园怀古》,三例诗题就均体现了出题者对石崇因豪奢而灭亡的深切反思,告诫时人应以此为戒。

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蕴含史鉴精神的诗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唐代统治者出于巩固自身政治统治的客观需要,但实际上,是与唐代社会的尚史之风相一致的。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基金项目“唐代试律诗与应制诗用典比较研究”[13YSYJB01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白居易诗歌自注研究”[2014SJB715]。)

注释:

[1][西汉]孔安国传,[唐]陆德明音义:《尚书》,四部丛刊景宋本,卷六。

[2][东汉]王充撰:《论衡》,四部丛刊景通津草堂本,卷五。

[3][西汉]刘安撰,[东汉]许慎注:《淮南鸿烈解》,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卷十七。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三帝纪第三。

[5][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百衲本景宋绍熙刻本,卷三十三。

[6][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贞观政要》,四部丛刊续编景明成化刻本,卷七。

[7][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一百二十六。

(朱栋 江苏盐城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224002,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200433;雷一帆 安徽亳州 蒙城六中 233500)

猜你喜欢

诗题用典
找找古诗里的“趣味点”
岂曰“无题”:《本朝无题诗》制题艺术考论
用典犹如用比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品味诗歌情感四密码
论李白对魏晋人物的接受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谈用典手法的鉴赏教学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