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腔外引产的临床分析

2014-12-01吴景翠宋书岚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利凡诺娩出胎膜

吴景翠,宋书岚

(当涂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安徽 当涂 243100)

人工流产是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临床上对于终止12~16周妊娠常采用危险性较大的钳刮术,或等到妊娠16周后行利凡诺引产术,易发生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和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亦有利凡诺腔外引产术后行钳术及行催产素或前列醇类药诱导引产的报道。本文选取我站2008年1月~2012年12月孕妇病例,利凡诺腔外引产术同时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为观察组,采用利凡诺腔外引产术同时应用米非司酮以终止12~16周妊娠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引产方法在引产疗效、引产后出血量、宫颈撕裂、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引产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109例孕妇,年龄17~45岁,平均(28.3±6.1)岁;妊娠 12~16周,平均(14.1±1.6)周;初产妇89例,经产妇20 例。对照组100例孕妇,年龄19~44岁,平均(29.3±5.3)岁;妊娠12 ~16 周,平均(13.7 ±1.4)周;初产妇83例,经产妇17例。所有孕妇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胎盘位置正常。两组引产孕妇的平均年龄及孕周、经初产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两组孕妇均先给予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100 mg连服2 d,第2天给予利凡诺腔外引产术。利凡诺给药方法:常规消毒下自宫颈口插入9号橡胶导尿管于宫壁与胎膜之间,为宫腔深度2/3(约10 cm),并经导尿管注入利凡诺(广西和丰药业责任有限公司生产)50 mg及无菌注射用水40 ml,注药结束后末端反折,气门芯扎紧后用无菌纱布包裹放于阴道内。观察组于给予利凡诺24 h(即第3天)取管后,放置米素前列醇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400 mg于阴道后窟窿,无菌纱布堵塞,并嘱其卧床休息,以防药物脱落影响效果。对照组不用米素前列醇。为预防子宫出血过多均常规行清宫术,检查清出物并记录。

1.2.2 观察指标 ①引产效果。其评价标准完全流产:胎儿及胎盘完整排出者;不完全流产: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滞留者,两者合计为成功率;失败:注入利凡诺48 h后继续妊娠者。②疼痛程度。根据孕妇临床表现及主诉分为Ⅳ级[2],Ⅰ级:无疼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出汗或微出汗;Ⅱ级:轻度疼痛,可忍受,微出汗,合作;Ⅲ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出汗伴肢冷,合作欠佳;Ⅳ 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出汗伴肢冷。③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后即以弯盘收集阴道出血,记录胎盘娩出后2 h出血量。④宫颈撕裂情况。清宫后仔细检查宫颈,有1处撕裂无论是否出血均为宫颈撕裂。⑤不良反应作用。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泻、强直性宫缩等情况。

1.2.3 数据分析 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引产疗效 两组孕妇引产的疗效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娩出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

2.2 引产相关指标 两组孕妇引产出血量、腹痛、宫颈撕裂等相关指标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观察组引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宫颈撕裂情况两组无差异(P=0.108)。腹痛情况,两组均以轻、中度腹痛为主,但观察组腹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7)。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17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腹泻,均自行缓解,无强直性宫缩;对照组有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3例腹泻,自行缓解,无强直性宫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586)。

表1 两组孕妇引产疗效比较

表2 两组孕妇引产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利凡诺可使胎盘胎膜变性坏死,蜕膜剥离而使胎儿死亡;还可使蜕膜细胞中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增加,引起宫颈软化、扩张及子宫收缩,而未临产的宫颈管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相对延长致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增加;同时利凡诺属吖啶类药物的衍生物,为强力杀菌剂,对组织有一定的腐蚀性,这是可能引导胎膜质脆,易致胎膜残留机会增加的原因之一[3]。

米非司酮属于甾类化合物,是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有很好的促宫颈成熟作用而没有并发宫缩过频、过强的危险[4]。利凡诺联用米非司酮,既能保留利凡诺的优点,又能缩短产程及排胎时间,减少子宫操作等并发症。米素前列醇为前列腺素衍生物,具有兴奋子宫肌和扩张宫颈作用[5-6]。上海市进行的药物终止妊娠10~16周妊娠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米素前醇阴道给药流产率高,副作用小[7-8],徐燕等[9]研究报道米非司酮100 mg连服2 d再服米素前列醇600 mg用于终止妊娠10~16周,完全流产率达90.04%。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凡诺腔外引产术同时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孕妇痛苦,且出血量少,无宫颈撕裂伤,效果明显优于利凡诺联用米非司酮,且副作用小,安全可靠,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5-1027.

[2]何孔源.分娩镇痛法的临床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1):12-13.

[3]周加林.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对中晚期引产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8):1038.

[4]别荔,李莉,蒋不霞.3种不同中期引产方法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8,37(22):2607 -2608.

[5]张惠敏.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米素前列醇配伍终止14-26周妊娠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9,29(7):62 -63.

[6]郭晓燕,钟海梅,周晓莉,等.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J].现代医学,2009,9(7):59 -60.

[7]上海市药物终止妊娠10~16周妊娠协作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临床多中心随机对比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5):268.

[8]王英,黄丽丽.米非司配伍米素前列醇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9):644 -646.

[9]徐燕,黄卓敏,黎颖雄,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终止妊娠临床研究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12 -213.

猜你喜欢

利凡诺娩出胎膜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