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应用型视野下的文艺学考核改革

2014-12-01郑艳林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艺学考核改革

郑艳林

内容摘要:应用型视野下的文艺学考核的目的是:建立以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反思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为重点的综合考评机制,通过科学多样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能力全方面的考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文艺学 考核 改革

文艺学课程是汉语言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由于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特性,长期以来,僵化保守的考核方式已经成为其课程考核的既成事实。在这种教师主导的考核体系中,学生多以应付的心态完成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热情,也无探究式学习一说。对文艺学理论课程的冷漠甚至抵触,是汉语言专业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研究型高校如此,应用型高校更为甚之。其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理论的艰深决定了考核的难度。第二,考核缺少现实性和开放性。第三,知识和能力的欠缺造成学生对考试力不从心。对于改革者来说,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文艺学考核改革的成败。

一、文艺学考核的改革理念

1、推动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效果、考核效果的双提高。通过建构以文学理论基本知识为基础、以“理论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反思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等)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文艺学系列课程综合考评机制,改变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

2、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实现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的结合。发挥形成性考核的优势,加强对平时学习效果的监控,弥补终结性考核在信度和效度方面的不足。同时,加大对学生批判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实现更加全面、科学、灵活、实时的考核评价模式,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二、文艺学课程的考核内容

1、以基础性知识的考核为切入

文艺学课程的考核涉及了《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西方文论》、《古代文论》、《文学批评》、《中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等课程。《文学概论》课程介绍了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板块,阐述文学的特点、属性和规律。《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介绍了文本解读的基本常识,阐述了文本解读的具体要求、策略。《西方文论》课程介绍了从古希腊到当代的重点文艺理论家的代表观点和著作。《古代文论》课程介绍了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的重点文艺理论家的代表观点和著作。这些既是文艺学课程中最为基本的常识,也是学生掌握文艺学学科基本框架,了解中西方文学理论发展演变轨迹,总结概括中西方文学理论特性的的立足点,是考核最为基本的内容。

2、以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为参照

文艺学课程以提高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为目标,具有抽象性、反思性、逻辑性的特点。《文学概论》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对文学的本质、属性,作品的内在构成,文学的传播接受就行了阐述,而《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分别对中西方文论家在这方面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课程虽有不同,但在“形而上层面的问题循环中形成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现出穿透文艺现象而去洞察文艺本质与规律的哲学性思维特点。”[1]在考核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的考查,这种考查能够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敏锐度,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不能因为理论课程的难度,降低考核难度,减少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去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另外,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考核内容和难度的逐渐提升。

3、以知识体系的把握为主线

本文探讨的知识体系并不是本质主义意义上的,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前判断,而是强调对整个“大文化”、“大文艺”知识体系的把握。文艺学从学科体制上被赋予了自成一体的“国内外学者相近似的看法从学科体制上赋予了文艺学以自成一体的知识疆域和独立存在的知识对象,以及普遍有效的理论原理。”[2]于是,对文学的总体性知识被分解到文艺学的各个学科中,学科界限被严格限定,研究对象、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被统一规定,排斥一切体制外的研究因素,在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下,文学理论脱离文学现象而高高在上,成为了预设的自足体系,学科壁垒形成,理论的开放性荡然无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学科的文艺研究的开始盛行,这种研究提倡学科的互涉,打破了理论的封闭、本质和体系,在更高层面实现了对知识体系的重构。文艺学的考核应当重视对这种知识体系的把握。

4、以实践应用的能力为重点

文艺学课程的特殊性造成考核的理论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欣赏和批评能力的检验,导致源于文学实践的理论和文学实践的渐行渐远。理论从来不是灰色的,灰色的理论必然无法指导文学实践。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文学的生产、消费和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商业化创作模式的出现,大众化消费语境的流行,文化工业的兴盛,日常生活审美的强调,经典和通俗界限的模糊,这些现象极大改变了我们对文艺的既有理解,动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文艺观念,给传统的文艺学教学、考核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文艺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丰富的文艺现象,打破本质主义对理论的先验假设,改变理论课程僵化保守的既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学批评实践的能力。

三、文艺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的问题弊端较多,主要表现为: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能力测试少,终结性考试多,形成性考核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改革应当强调考核与教学的同步性,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应用能力的考核,突出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1、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文艺学课程考核中多以标准化的终结性期末考核为主,方式以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为主。实践证明,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既不能有效覆盖课程内容,也不能实现对学生能力、学习态度的考查。虽然,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一定预测,但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积极监控。并且,这种追求通过率和成绩正态分布的终结性考核,也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逼迫他们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代替主动学习的态度,将理论学习当成突击复习的任务,无助于独立思考能力、评判反思能力的提高。在《文学概论》的标准化试卷考核中,题型多由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只实现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核,并不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核,考查层面极其单一,既难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控,也不能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真实的参考。

相比而言,在形成性考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习性考核显得更加合理,相比前者,后者更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考查。学习性考核的核心理念是:第一,评价贯穿考核的始终。完整的考核应包括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和结果五个方面,终结性考核在这方面相对缺失。第二,加大对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全身心投入学习,能否理解教师行为,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评价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重视对学习学习态度和动机的评价。第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即对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对文艺学考核而言,培养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才是目的所在。

2、考核方法的改革

形成性考核、学习性考核意味着考核方法的多样和多元。除了常用考核方法外,口试、小组讨论、档案袋评价、案例分析法、一页开卷法等方法也应当引入。

以口试法为例。口试法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在这种考核方法中,通过双方的辩论,一问一答,不断揭露出对方的漏洞,迫使对方最后承认错误。这种对话多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或现象来引导后面出现的问题,将对一般现象的探讨引入一个更高层面的思考。口试法要求学生对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每个问题都要做具体的分析,既不能含混应对,也不能避而不答。总之,口试并非聊天,而是以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为基础,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评判反思能力的检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以小组讨论为例。小组讨论即集体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考核方法将若干学生随机编成一个小组,共同面对一个问题。小组成员以讨论的方式,汇集各种观点,并得出一个最佳答案。此考核要求每个学生均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传统考核方法而言,互动性、竞争性和趣味性更强,对团队合作、领导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更加是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

只有实现多样高效的考核方式,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使之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 (项目编号:JY2013013)]

参考文献:

[1]周强.大学文艺学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冯黎明.文艺学的知识属性与课程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艺学考核改革
文学学:一门研究话语艺术的学问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美丽的碎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