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014-11-25郜慧英高洁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恶性

郜慧英,高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包括囊肿、腺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增生等引起的结节改变及甲状腺癌,是最多见的甲状腺疾病。在体检人群中进行普查发现甲状腺偶发结节的患病率为36.2%。甲状腺结节分良性及恶性两大类,可单发或多发,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临床上也不乏会见到甲状腺癌,如何识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医生的仔细诊断和评估。目前诊断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临床评估、颈部触诊和超声、CT、MRI、放射性核素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临床医生认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仍然是目前最准确的判断方法,而且操作简便、快速、设备简单、安全可靠。但是临床上会出现患者诊断前恐惧、害怕的情绪,不能很好的配合完成检查,导致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本研究对9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其中48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检查前进行了心理护理,效果良好,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甲状腺结节患者96 例,男32 例,女64例,年龄12~72 岁,平均37 岁。患者均有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96 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8 例和对照组48 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对实验组48 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1)带领患者参观检查室,了解检查室的布局与环境,并介绍术中所需物品的性能及作用;(2)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FNAB 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检查所需大概时间;(3)操作者与患者检查前进行交流时态度要和蔼、有耐心,将距离和患者拉近,有利于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4)交谈过程中注意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对极其畏惧检查者要耐心的做心理疏导,消除心中疑虑,顺利进行检查;(5)有意强调操作者技术娴熟,消除患者恐惧心理;(6)个别心理承受力差的患者可有家属陪同完成检查。

1.2.2 检查方法 穿刺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颈前区,先用手触摸甲状腺肿块或在B 超定位下了解肿物性质(大小、位置、软硬度、活动度等),然后确定好进针部位、角度及深浅,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一次性注射器(7 号针头20 mL),边进针边调整针头深浅及角度,当穿入结节后,将注射器抽成负压,向不同方向抽吸6~9 次,即朝向3 个不同方向穿刺抽吸,每个方向均抽吸2~3 次,直到针梗内有细胞碎屑物,快速拔针,用无菌棉球按压5~10 min,将吸出物涂片1~3 张。如取材不够或取材已经稀释应更换部位再行穿刺抽吸。涂片完成后待自然干燥后用瑞氏和姬姆萨(简称瑞-姬氏)混合染色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2 结 果

2.1 试验结果 将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96 例患者中有(1)神情镇定的完成检查者23 例:对照组4 例,实验组19 例;(2)紧张、心情烦躁、畏惧者59 例:对照组36 例,实验组23 例;(3)面色苍白、极度恐惧者13 例:对照组7 例,实验组6 例;(4)不能克服恐惧未完成检查者1 例,为对照组患者。

表1 术前心理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影响

2.2 诊断结果 细胞学诊断结果按照Lowhagen 方案分为4种类型 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和涂片不满意。本组次试验中细胞学诊断良性76 例 (79.20%)、恶性8 例(8.33%)、可疑恶性4 例 (4.2%)、涂片 不满意8 例(8.3%)。96 例甲状腺FNAB 中除去涂片不满意8 例外,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性为(71.0%),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为(95.0%)。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率仅为5%左右,有文献报道,近十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约为4%~7%。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以及疾病谱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体检,做到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提前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因此鉴别良恶性结节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很重要。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诊断方法,有文献称甲状腺FNAB 的敏感性为65.0%~98.0%,平均83.0%;特异性为 72.0%~100.0%,平均92.0%。本次实验敏感性为71.0%,特异性为95.0%,与上述文献结果相符。在进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前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都有存在,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后,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提高病人对疾病及手术过程的认知,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理解病人,建立互信关系,使患者在术前对手术过程进行了解,把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告诉患者,使患者做好思想准备,主动配合,顺利完成穿刺。通过穿刺术前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患者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提高了患者配合检查的积极性,在进行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王芳.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 (4):24-25.

[2]周爱萍.心理护理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 (5):64-65.

[3]吕珂,姜玉新,张晋熙,等.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 (5):285-286.

[4]贾支红,李仁达,刘晓霞,等.55 例甲状腺疾病的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 (2):172-173.

[5]刘晓梅,韦智晓,谭晓丹.甲状腺细针穿刺术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5 (1):223.

[6]方国恩,李莉.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 (3):135-137.

[7]王英,邱玉贞.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12):1184-1185.

[8]钟有旭.甲状腺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2,6:407.

[9]高翠霞,黄葶,关小燕.不同护理方法对甲状腺穿刺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4)1345-1346.

[10]凌瑞,李南林,张震,等.甲状腺癌术前辅助检查对于病理分型和术式的选择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18):1673-1674.

[11]王瑶,蔡晓频,李光伟,等.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3):148-149.

[12]施秉银,赵媛.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180-181.

[13]陈云.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403-405.

[14]李瑛,张华,赵芳.1201 例甲状腺细针穿刺术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3 (8):721-722.

[15]赵孟君.甲状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12 (4):143.

[16]李芳.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1,5:475.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恶性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