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嘌醇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与心血管危险中的作用

2014-11-25谭玥狄伟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肾脏病高尿酸血尿酸

谭玥,狄伟南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肾内科,江苏苏州 21500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常存在着尿酸排泌的减少,最终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出现,同时血尿酸的升高,可导致相关性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的增加[1]。本研究观察了CKD 患者中,别嘌醇的应用对于降低炎症指标、心血管风险及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授权批准,并且每一位受试患者,均在入组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间,在我院肾内科门诊诊治的135 例患者,为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病患者。入选标准:(1)存在肾脏疾病,定义为eGFR 低于60 mL/min;(2)处于临床稳定期,即在筛查前3 月内,未曾住院或发生心血管事件;(3)稳定的肾功能状况(在筛查前3 月内,基线血肌酐水平未出现50%的增幅)。排除标准:既往不耐受别嘌醇治疗的患者,已接受别嘌醇治疗,存在活动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患者。

1.2 方法 选择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135 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根据肾功能调整别嘌醇剂量:eGRF 50~90 mL/min,200 mg/d;eGRF 10~50 mL/min,100 mg 每2 天1 次;eGRF <10 mL/min,100 mg 每3 天1 次。入选患者原使用氯沙坦降压者改用其他ARB 类药物,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均维持原剂量不变,所有患者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并随后根据患者个体的临床状况再作相应调整。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别嘌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 月、12月和24 月时血压、血尿酸、超敏C 反应蛋白、胱抑素-C 和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当两组间的几项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时,采用ANOVA 检验方法。用Cox 回归分析计算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5 例患者患者中共有113 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肾脏病病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差异。56 例患者被随机分入对照组,另57 例患者被随机分入别嘌醇治疗组。两组患者在肾脏病理分型,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脑血管病、利尿剂的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应用和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上无显著性差异(P >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hs-CRP、胱抑素-C 和eGFR 比较 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相似,随访期间并未发现,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上存在任何显著组间差异(P >0.05)。治疗组血尿酸浓度、hs-CRP 浓度和胱抑素-C 浓度在治疗后6 个月、12个月和24 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05),组间比较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05),见表1。治疗组中,eGFR 水平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而对照组中,在随访24 月后,eGFR 水平显著低于基础值 (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随访12 个月和24 个月时eGFR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3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所有患者中有两例患者需透析干预,1 例来自对照组,1 例来自治疗组。在24 个月的随访期后,有22 例患者罹患心血管事件,15 例来自对照组,7 例来自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具体为:8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7 例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5 例脑血管意外,1 例外周动脉病,1 例心律失常。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相对较低(对数秩检验:4.25;P 值=0.039)。经年龄、eGFR 变化值和尿酸水平校正后的,Cox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P=0.004),CRP 水平(P=0.031)和此前的冠状动脉病(P=0.005)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别嘌醇的治疗可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降低71% (P=0.026)。

2.4 其他不良反应 本研究过程中并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肝功能检测并未发现有任何与别嘌醇治疗相关的异常改变。在随访期研究中,并未发现有任何与别嘌醇相关的,血液学改变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hs-CRP、胱抑素-C 和eGFR 比较

3 讨 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GFR (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减退,逐渐出现高尿酸血症。几项不同的小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别嘌醇的治疗可改善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和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2-4]。本研究显示,别嘌醇的治疗可降低尿酸、CRP 和胱抑素-C 水平,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

已有研究发现,CRP 是一类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亚临床性炎症指标,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联系。尿酸,与诸如CRP,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 之类的炎症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独立相关性联系。此外,还有动物试验的研究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本身,可通过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途径,影响内皮功能依赖性的血管舒张[5]。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 个月的别嘌醇治疗后,可显著降低hs-CRP 的水平。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的增加,显著相关。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血压的升高,肾入球动脉的硬化,增加肾小球的静水压,导致肾纤维化。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的大鼠,存在着更严重的蛋白尿、高血压和更高的血肌酐水平[6]。我们的研究显示,别嘌醇可在24 个月的治疗后,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同时并未观察到,有由别嘌醇治疗所导致的血压的改善。尽管,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确存在着相关性联系,但是迄今为止,以别嘌醇降低血尿酸的治疗,是否有助于改善那些长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尚不明确。仅有一项在青少年初发高血压患者中的研究显示,别嘌醇的治疗,可降低血压[6]94-132。

别嘌醇的治疗,可能是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间接降低肾小球静水压的途径,从而发挥其缓解肾损害作用的。我们的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eGFR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负相关性联系。有鉴于此,别嘌醇的延缓肾脏病进展的疗效,可能是源于其对血尿酸水平的降低作用。近期的研究提示,降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在那些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这一作用尤为明显。Kanbay 等人报道了,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可改善肾脏的功能[7]。同样的,Siu 等人的报道也指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展[4]51-59。我们的研究结果与这些研究相似,但是我们的研究病例数以及随访时间均高于该两项研究。对于普通人群中,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危险之间关系的认识,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研究结果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 I)提示两者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联系[8]。但也有的研究发现,在对利尿剂的应用作校正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性[9]。对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研究的亚组分析也表明,在非-CKD 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以及病死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联系。然而,CKD 的存在,削弱了尿酸与病死率之间的联系[10]。

事实上,迄今为止尚无任何研究数据显示,在普通人群或CKD 患者人群中,别嘌醇具有降低心血管危险的作用。本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别嘌醇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并未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但是别嘌醇的治疗确实 可造成严重的反应,例如:Stevens-Johnson 综合症(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症),并且目前尚缺乏证据支持,在所有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此类药物治疗。

总之,别嘌醇的治疗,可减少炎症反应,并延缓中度CKD 患者中肾脏病的进展。此外,别嘌醇还可减少心血管危险。上述研究结果,尚须未来更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确证。

[1]Gagliardi A,Miname M,Santos R.Uric acid:A marker of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J].Atherosclerosis,2009,202:11-17.

[2]Farquharson CA,Butler R,Hill A,et al.Allopurinol improv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heart failure [J].Circulation,2002,106:221-226.

[3]George J,Carr E,Davies J,et al.High-dose allopurinol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by profoundly reducing vascular oxidative stress and not by lowering uric acid [J].Circulation,2006,114:2508-2516.

[4]Siu YP,Leung KT,Tong Mk,et al.Use of allopurinol in slowing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isease through its ability to lower serum uric acid level [J].Am J Kidney Dis,2006,47:51-59.

[5]Khosla UM,Zharikov S,Finch JL,et al.Hyperuricemia induc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vasoconstriction [J].Kidney Int,2005,67:1739–1742.

[6]Feig DL,Soletsky B,Johnson RJ.Effect of allopurinol on the blood pressure of adolesc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JAMA,2008,330:94-132.

[7]Kanbay M,Ozkara A,Selcoki Y,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of hiperuricemia with allopurinl on blood pressure,creatinine clearance,and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J].Int Urol Nephrol,2007,39:1227-1233.

[8]Fang J,Aderman M.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J].The NHANES 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1971-1972.JAMA,2000,283:2404-2410.

[9]Culleton BJ,Larson MG,Kannel WB,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Ann Intern Med,1999,131:7-13.

[10]Navaneethan SD,Beddhu S.Associ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moderat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9,24:1260-1266.

猜你喜欢

肾脏病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