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公务员:“领导认可”更重要?

2014-11-25刘辉张世杰

公务员文萃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公务员群体

刘辉++++张世杰

尽管公众对公务员群体有诸多质疑,但这一群体对自身的认同感仍然较高。不过,超半数人也承认,他们的工作效率确实较低。

近年来,青年公务员成为颇受关注的群体,但一些媒体对这个群体的报道,有片面、零碎之嫌。为了解青年公务员的真实生活,笔者制作了网络调查问卷,通过电邮、论坛、QQ群、微信等方式,对北京、天津等16个省区市20~40岁的青年公务员2013年的生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3万份。

既不是无所事事,也没有不堪重负

数据显示,受访公务员人均月收入为3067.85元,比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高出605.6元。其中,公务员收入随机关级别的升高而增加,中央机关公务员月收入高出乡镇公务员1435元;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收入最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收入最低;各地区公务员收入差别较大,排在前三名的是北京(4230.8元/月)、广东、天津三省市,收入最低的是与北京相邻的河北公务员,只有2500元/月。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时常被社会公众诟病。而此次结果显示,公务员能享受到的单位福利较为单一,拿得到交通补助、住房补贴、交通用车的公务员在10%~20%之间,只有6.17%的公务员有低价购房的机会。

其中,所在单位行政级别越高,享受低价购房的福利越多;享受低价购房比例较多的有北京市(23.08%)。95.47%的公务员除了工资外,没有其他正当收入,在物价不断上涨、房价持续走高的环境下,67.9%的公务员感受到生活压力很大。与身边朋友比较,73.25%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收入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身体方面,“疲于应酬”是外界长期对公务员的印象,但调查表明,年轻公务员目前已经渐离“觥筹交错”的生活状态。被调查者一周内因工作喝酒的平均天数为1~2天。

尽管如此,但这一群体的身体状况仍不乐观,受访者中,身体无疾病的只有32.1%,27.2%的公务员患有疾病,另有40.7%不确定自己是否患病。这种矛盾或许能在公务员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答案,他们每周的运动时间仅为2小时。另外,公务员生活压力较大、工作的压抑感较强(比例为64.2%)等心理因素也可能损害其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健康比例明显高出其他公务员。

公务员的工作到底累不累?调查发现,公务员每周平均加班8.82小时,相当于每天加班1小时多。其中,专业技术类加班较少,为每周4.95小时,行政执法类加班较多,为每周10.64小时。从地域看,加班最多的是山东公务员,每周累计达12小时,相对最轻松的是天津公务员,平均每周加班2.4小时。

可见,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既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不堪重负”,他们几乎都需要加班,但程度在可承受范围内。

公务员的业余时间都去哪儿了?71.6%选择上网,看电视的占55.97%,读书看报的占46.9%,找朋友聊天的占38.7%,玩游戏的占27.2%;30岁以下的主要消遣方式是上网,30岁以上则主要是看电视。

调查也显示,公务员读书学习的时间普遍不长,平均每天48分钟。调查显示,父母为科研人员的公务员最喜欢读书,每周读书时间达11小时;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每周读书时间比乡镇公务员多4小时;年龄越大,读书时间越少。

近半数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快乐

在被问及选择公务员职业的原因时,选择最多的四项分别是工作稳定(62.96%)、满足父母或家人期望(51.58%)、大家都在考公务员(29.22%)、社会地位高(18.93%)。

在择业时,男性公务员对社会地位、面子、当领导的机会、获得权力等方面的考虑要明显高于女性公务员,女性公务员则更倾向于满足家人期望且对职业选择有更大的盲目性,这为他们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出现心理落差埋下了隐患。

调查发现,对职业的期望上,可以分为“功利型”(给自己带来现实利益)、“成长型”(增加自身能力)和“奉献型”(服务社会)三种类型,其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34.57%、44.58%和44.44%,比例大致相当。

结果还显示,农民家庭出身的公务员更希望服务社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员工家庭出身的公务员、中央机关公务员、男性公务员、博士学历的公务员则更希望获得晋升。

进入官场后,除了生活压力较大外,一些年轻公务员还为自身发展感到忧虑。调查中近七成公务员担心自己一事无成,在工作中能够体会到快乐的公务员为53.91%。

部分调查结果可为这种忧虑提供一些解释,仅33.74%的公务员认为自己处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赞同“如何表现工作效果比工作成绩本身更重要”的公务员占76.55%。可见,公平机制的欠缺是引发公务员忧虑的重要因素。

愿意做出何等牺牲?

尽管公众对公务员群体有诸多质疑,但这一群体对自身的认同感仍然较高。他们高度认同党政机关的重要性。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很重要,认为党政机关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更高达83.58%;认为上级领导常做不正确决策的,只有3.7%。

近年来诸多公务员违法乱纪被曝光,但近八成受访青年公务员仍认为,这一群体总体来说是忠于职守的,不过,超半数人承认,这一群体工作效率确实较低。

他们对自身也比较认同。超九成公务员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工作,与同事们相处也很融洽;在描述与群众的关系时,感觉到自己被群众质疑和讨厌的,只有3.29%。

调查中还有一个有趣选项是,当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大多数青年公务员的选择是,表达自己意见,同时执行领导决策(63.37%)。此外,选择不表达自己意见就执行领导决策的有34.57%,不执行领导决策的仅为0.82%。

尽管调查中,选择有约九成人认同大局观念、勤奋工作等七项公务员行为准则,但他们也有思想觉悟与奉献意识不匹配的问题。当被问及愿意为国家、民族或社会做出何种牺牲时,55.56%的人选择时间,39.09%的人选择金钱,愿意牺牲家庭幸福的仅为2.47%,还有26.34%的公务员不愿做任何牺牲。

另一个例证是,公务员愿意在县级以下基层工作的平均时间为3.7年,且所在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愿意在基层

工作的时间就越短,这种思想,加大了不同层级间干部交流的难度。

同时,学历越高,愿在基层工作的时间越短,专科学历的公务员愿在基层工作的平均时间为6.4年,博士学历公务员则仅为2.8年。当然,这里除了奉献意识不够,也有基层党政机关吸引力弱、难留人才的因素。

探究这一矛盾的成因,可以从他们对现实的认知中找到答案。在对影响公务员个人发展的14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中,排前4位的分别是领导认可、人脉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背景,而道德素质、工作成绩、知识水平和努力程度等只排在第9~12位,只比相貌、酒量排名靠前。在这里,他们被道德认同和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所撕裂。

至此,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当前部分青年公务员的群画像:和普通上班族一样,公务员的光环并未使其成为特殊群体;面对择业有些许盲从,面对现实有些许无奈;他们中的很多人发自内心地想为社会服务,但党政机关的生存环境又使他们的行为带了几分功利;他们有着较高的道德觉悟,但当触及到自身利益时,其行动又打了几分折扣。

调查中,54.73%的青年公务员透露,在近期有换工作的想法,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务员队伍面临“洗牌”的传言不是危言耸听。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公务员群体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给“精致的实用主义”画像
广东省纪委规范党政机关人员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