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19世纪末城市化对美国的影响

2014-11-24王玢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城市化

王玢

[摘 要]“南北战争”后,美国南北双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因战火而满目疮痍,美国还是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国。但“南北战争”结束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美国似乎经历了一个“大爆发”似的发展过程,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促成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带动尤为显著。

[关键词]城市化;西进运动;美国崛起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从这种定义上理解,城市可以被认定是“现代工业之家”。[1]189伴随着工业化、工业革命的发展,至19世纪末,在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而从美国的政党政治、经济重心、人口流向和城乡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随着美国城市化鼎盛时期的到来,城市促使大量人员流向城市,促进城市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城市大规模兴起,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尖锐社会矛盾。本文分为三部分,美国城市起源、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和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正确、全面看待美国在19世纪末城市化问题。

一、美国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按照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美国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港城市、商品贸易城市和河流沿岸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内战爆发前(1612年—1861年),美国建立以前,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甚至在内战爆发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中的多数。这是由于美国此时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较少。所以城市较多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比如纽约、波士顿、费城、洛杉矶等。这些城市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贸易业进一步刺激了城市的发展,甚至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发展,最终城镇发展成为“卫星城”,比如纽黑文、法尔茅斯等。随着交通运输,尤其是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密西西比河流域、五大湖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比如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立多半是由于农村人口的聚集而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的城市更像是“城镇”。第二阶段:内战爆发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61年—1900年)。内战结束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国家内拥有更有利的地位。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奥尔良等城市就是这一时期从若干分散的中小城镇发展成为美国的主要城市地区。由于美国南部刚刚经受了战火的蹂躏,城市的重建比较缓慢,而且内战前铁路就很少,这一时期南部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的其他地区。新奥尔良、亚特兰大、路易斯维尔等南部大城市规模虽然在南部地区属于较大城市,但是无论是城市基础建设还是城市人口都不能与中西部城市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得益于美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城市化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不仅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比重从19.8%升至39.6%,[2]54而这种发展仅用40年。

二、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第一、城市化进一步促进美国公共运输的修建。随着西部淘金热的兴起,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向西部矿井,这些因为采矿业而兴起的城市相对比较零散,同时开采的矿石也需要运输,这就带动了公共交通,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这时期铁路的修建在美国大平原和西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铁路修建的里程数超过了历史上美国铁路修建的各个时期。其原因分为三点:第一,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等矿产,随着兴起的“淘金热”使得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东部地区涌向中西部、西部地区,迫切需求政府修建、改善横贯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交通、运输条件。第二,东、西部的开发业的发展,急需把西部的矿产资源运抵工业体系更为健全的东部,商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也向联邦政府进言,促成了联邦政府在内战时期的1862年颁布《太平洋铁路法》,由此拉开了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的序幕。交通运输的便捷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带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城市化进一步促进了美国金融行业的壮大、金融垄断组织出现。由于城市的扩大,所容纳的城市居民人数的增多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这就要求城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和铁路网的建设。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铁路修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银行贷款主导的融资行为。此外,城市的修筑、养护需要大量人员,按照联邦政府的政策,西部的土地新开发的土地可在一定年份后归属开发者所有,移民为了获得土地,就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为了进一步节省工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开始发展。在同一个城市中,同类型的企业往往形成集群效应。用类企业的相互竞争促使一些企业脱颖而出,各个联系比较密切的相关企业为了争夺利益,又结成利益同盟,最终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美国东北部和西部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关系。

第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外国移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桎梏。较为密集的居住环境,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口聚集在一起。共同的经济生活使得人们之间相互隔阂减少。虽然在内战以后,黑人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地位仍然很低,黑人开始不再局限于种植园的农业工人身份,开始走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生活地位。妇女虽然并没有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政治地位,但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妇女也开始参与到工厂的劳动中,妇女不在是家庭主妇的形象,经济地位的提高势必会使得妇女要求自己权益的保护和政治地位的提升。

三、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扩大带来了问题

第一,城市化的发展那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城市的无序建设和城市规划上缺乏长远眼光,使得自然生态遭受灭顶之灾。在西部“淘金热”开始之前,西部地区生活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生活来源是猎杀野牛。野牛肉可供给食物,野牛皮毛可以做为帐篷和衣服的来源。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印第安人知道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西部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牧场的建立。农产的扩建不仅使得印第安人的领地缩小,也影响了野牛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野牛遭到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第二,城市化的扩大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联邦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自由放任政策对一些大企业的压榨工人行为持一种纵容态度。大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剩余价值,不断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时间。一些工人在简陋、肮脏的工作环境中身染职业疾病却被不到企业赔偿。这加剧了工人阶级和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工人罢工现象的屡屡发生也使得工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东部铁路工人罢工就几乎导致了东北部、东部铁路运输的瘫痪。还有大企业开始寻求政治层面的庇护,开始在市政府寻求代理人。使得政府贪污成风,也使得握有实权的带恶业更加肆无忌惮,市政建设弊端丛生。

第三,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民更加贫困,贫民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使得一些城市问题并没有得到尽快解决,最终积重难返酿成惨痛教训。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一些用人单位在短期内并不能吸收如此之多的待就业人口,这些人员不得不游离在城市的贫困线上。政府也并不愿意在交通,改造贫民窟、医疗卫生条件、城市消防上花费支出。为了更多地获得经济效益,建筑公司在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短刀等公共设施上偷工减料,杂乱无章的市政管理也加剧了城市问题,各城市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芝加哥1871年特大火灾就暴露了城市问题,城市木质建筑较多,电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低劣电线,消防设施陈旧等原因酿成火灾的发生。最终芝加哥市区三分之二的居民楼被焚毁,超过半数人员无家可归。

综上所述: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新兴城市在美国内战后出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企业的增多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不仅因为东部的优良海港和东北部的五大湖的内河航运发达,也因为新兴的城市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农业产品和生活必需品,这也促使了原有城市附近城镇人口集中,最终形成新的城市中心或者卫星城。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工业化发展相对较晚,但是随着铁路网络的覆盖和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中西部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内战结束后,东部的企业家、金融资本的投资,形成了新企业出现的热潮,中西部随着成为全国工业中心。南部地区,由于一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北方相对较低,又由于内战后重建南方的政策一波三折,使得南方是全国城市化最低的地区。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畜牧业和工业资源的集中、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转型。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应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开始改革市政、政党政治甚至国家政策,美国社会开始了贫民窟改造、社会福音运动等民间改革。可以认为是城市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政建设的改革,为美国20世纪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新途径,打开了美国进入进步时代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克莱·G·瑞恩著、程农译:《道德自负的美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旭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李剑鸣:《美国奠基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美]托马斯·索维尔著、沈宗美译:《美国种族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医保制度完善策略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周口川汇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研究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农村可以走就地城市化新路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测度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