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旗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研究与评价

2014-11-24吴自刚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鄂伦春遗迹火山

吴自刚

[摘 要]鄂伦春自治旗的地质遗迹主要是稀有性的火山景观,另外兼有冰川和火成岩洞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对广大公众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这是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基础。火山及其地貌景观,尤其是第四纪更新世以来的火山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已得到国内外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鄂伦春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研究与评价

一、地质背景及地质遗迹特点

(1)地质遗迹典型性

鄂伦春地质公园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自然环境优良,生物类型多样,物种丰富。野生动物人类和谐共生存,构建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诺敏河园区内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壮美、奇特,火山、火口湖天池、石塘、石海及大峡谷等保存完好。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地质现象记录了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量的自然变迁信息,对研究近代大兴安岭构造和环境演化意义重大。

(2)观赏性

诺敏河火山群绝大部分区域仍然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植被覆盖率几乎达100%。这里山峰耸立,群山环抱,水量充足,水系发育,河流纵横,碧水澄澈,波光万点,林海浩瀚,河谷草甸植被茂盛,林荫间山花艳丽,气候宜人,没有污染,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大自然赐予的群山峻岭,翠绿欲滴的树林,是人们旅游观光的理想地之一。

(3)系统性和完整性

鄂伦春境内众多的景观资源中,不仅有内涵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多彩的生物景观资源、绚丽多姿的水体景观等众多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还有众多浓郁的民风民俗、古人类遗址和传奇迷人的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资源。这两种景观相互组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鄂伦春的整体景观资源系统。峡谷与多级瀑布互成一体,意境深远;山谷与地质遗迹互为补充,趣味迥异。鄂伦春众多的景观资源,不仅单个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科学性,而且它们所构成的景观组合群,配套类型多样,组合好,既体现了单个景观的价值,又使其原有的景观价值得到了升华,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景观资源的整体优势和价值。

(4)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

合理、有效地开发鄂伦春地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能够提高公园的科学含量,带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地质遗迹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则无可挽回。所以在体现地质遗迹的经济、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避免对地质遗迹的破坏造成无法弥补的环境损害。

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现状

区内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但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主要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1980年1:100万《黑龙江省及其邻区地质图》资料较系统,大致建立了区内基本地层系统及侵入岩序列。1993年由黑龙江地矿局区调一队对1:20万达来滨幅进行过部分区域地质调查,但资料零星,未正式出版。2005年黑龙江省地调院完成的1:25万诺敏河幅地质图,对区内地层、侵入岩及构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本区的构造格架,资料较系统,将第四纪玄武岩,经区域对比,均归为晚更新世大黑沟组,并对火山岩岩石和火山口构造进行了一定研究,反映了对新生代火山岩的最新成果。但对火山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很少。保护区由于地处大兴安岭深处,属原始森林区,通行困难,以往工作程度低,加之人员稀少,人类活动有限,因此,区内火山地质遗迹基本上还是原始状态,未遭受破坏。另外,火山群大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也使火山地质遗迹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保护。但近年来,有些地方已被开发成旅游点,故应立即实行有效地保护,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达到地质遗迹生态环境保护、开发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配置。

三、地质遗迹保护存在问题

(1)地质遗迹现状

鄂伦春自治的的地质遗迹、地质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并于2010年申报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自治区级地质公园。景点的地质遗迹保护和规划建设基本未开展,因而基本尚无保护措施。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分布于宜里~乌尔其汗林区公路沿线的景点也开始有游人涉足。个别景点,如四方山多有游人前往,地质遗迹也面临着人为破坏。分布于其它地点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虽然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未得到有效开发,但部分地段亦然有游人光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位于旅游线路上的地质遗迹遭受人为破坏的威胁将会增加。鄂伦春火成岩洞穴(嘎仙洞)现已做为文物进行了一定保护,但没有做为地质遗迹进行过调查研究,因此,其地质特征和成因均不清楚。也未按火成岩洞穴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保护,局部如洞口已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应尽快开展调查研究,合理规划、科学保护。“冰川”遗迹尚未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是否为冰川还有待研究,加之通行困难,保护工作还未开始。火山地质遗迹的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刚起步,至今未列入国家或自治区保护范围。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人们渴望对火山资源有更多的了解,根据国内对火山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建立保护区,才能实施有力的保护。

鄂伦春地质遗迹处没有污染,没有喧嚣,有的只有大自然赐予的形态奇特的火成岩洞穴、冰川遗迹、火山和翠绿的原始森林,是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生态学家等开展科学研究的圣地,也是大众旅游观光的理想地之一。

(2)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园区内地质遗迹、地质景观资源的现状,当前急需开展地质遗迹区的资源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工作,以期发现新的地质景观点和提升火山及冰川专题研究水平,同时加大对园区内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的开发建设,并针对资源开发而可能导致的人为破坏,严格要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对地质遗迹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详细规划,对一些具有重要科研及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必须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并针对性地实施适当的保护工程。保护工程的实施应当首先进行,并严格按照地质遗迹保护规划逐步实施。

猜你喜欢

鄂伦春遗迹火山
沙海遗迹
有趣的火山图
海底火山
第五届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开幕
火山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我是火山
鄂伦春的明月
凝望鄂伦春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